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兰军

作品数:23 被引量:111H指数:5
供职机构:阜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出血
  • 7篇颅内
  • 6篇脑出血
  • 5篇动脉瘤
  • 5篇疗效
  • 4篇血管
  • 4篇手术
  • 4篇颅脑
  • 4篇脑损伤
  • 3篇预后
  • 3篇神经内镜
  • 3篇颅脑损伤
  • 3篇颅内动脉
  • 3篇颅内动脉瘤
  • 3篇脑室
  • 3篇内镜
  • 3篇介入
  • 3篇高血压
  • 3篇高血压脑出血
  • 2篇引流

机构

  • 15篇阜阳市人民医...
  • 8篇安徽省阜阳市...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3篇谢兰军
  • 14篇钱令涛
  • 8篇郭景鹏
  • 7篇王永志
  • 7篇宁亮
  • 6篇梁卫东
  • 5篇陈彬
  • 4篇杨春春
  • 3篇李严
  • 3篇李琦
  • 3篇郭红军
  • 3篇高志波
  • 2篇高心保
  • 2篇许辉
  • 1篇孙鹏举
  • 1篇王虎山
  • 1篇李乃玉
  • 1篇谢军
  • 1篇宋坤
  • 1篇张坤

传媒

  • 6篇立体定向和功...
  • 2篇安徽医学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弥漫性轴索损伤早期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测与恢复期注意力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2012年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研究患者早期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与恢复期时注意力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对12例DAI患者(伤后4.1±1.7d)和1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MRI弥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及神经心理测评量表评估。使用感兴趣区域方法对两组DTI图像的下纵束、上纵束、胼胝体膝部和胼胝体压部的FA值进行比较;分别对恢复期的DAI患者(20.9±7.3 M)与健康志愿者行认知量表评估,并对DAI组的FA值与神经心理测评量表的总分行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DAI患者全部感兴趣区的FA值显著降低(P<0.05)、注意力功能显著降低(P<0.05)。DAI患者中的上纵束和下纵束与注意力量表总分呈负性相关(P<0.05),胼胝体膝部和胼胝体压部与注意力量表总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利用DTI技术检测早期白质纤维束的损伤可以预测DAI患者在恢复期中的注意力功能障碍,为临床上DAI患者的认知障碍的诊断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谢兰军钱令涛王永志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注意力预后
双额叶脑挫裂伤42例治疗体会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42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非手术治疗18例,手术治疗24例。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0.5~1年,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良好35例,中残4例,重残2例,病死1例。结论:对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要高度重视,严密观察意识、瞳孔情况,必要时进行颅内压监测及动态头颅CT复查,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积极的综合治疗是治疗关键。
李严钱令涛陈彬王永志谢兰军宁亮
关键词:脑损伤双额叶
脑室置管颅内压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持续颅内压监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90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患者,术前随机分为颅内压(ICP)监护组(45例)和常规治疗组(45例),ICP监护组根据颅内压的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常规治疗组根据经验进行常规神经外科治疗。结果 ICP监护组术后甘露醇应用时间、剂量及电解质紊乱、急性肾功能损害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应激性溃疡和颅内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ICP初值对预后评估有指导作用。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持续ICP监护有利于及时调整治疗措施,对降低并发症、改善和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钱令涛王永志宁亮谢兰军李严
关键词:颅脑损伤颅内压监护脑室置管预后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意义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脑室内置管监测颅内压在老年颅脑损伤救治中的意义。方法对57例老年颅脑损伤患者(重型52例,中型4例,轻型1例)采用脑室内置管监测颅内压,根据监测结果控制颅内压,指导脱水药物应用和开颅手术。结果57例中死亡19例,GCS评分3~5分29例中,死亡13例,死亡率45%;GCS评分6。8分23例,死亡6例,死亡率26%。出院后6个月GOS评分:1分19例,2分1例,3分2例,4分14例,5分21例。结论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持续有创进行颅内压监测,有助于及时了解颅内压的变化,有利于早期诊断及调整治疗方案,并对判断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钱令涛杨春春王永志宁亮谢兰军李严
关键词:颅脑损伤老年患者颅内压监护
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治疗的近远期疗效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治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颅内动脉瘤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20例,采用显微手术夹闭治疗,观察组20例,采用血管内介入动脉瘤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短期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年,观察组Rankin量表评分及SF-36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动脉瘤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中可发挥积极作用。
谢兰军梁卫东宁亮杨春春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近远期疗效
自制简易三通脑室外引流装置
2010年
脑室内出血或者脑内血肿行置管外引流时,多数情况下因为血肿不能很快引出需要进行注射尿激酶溶解血块。引流管使用不当或者术后注药时操作不当容易引起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作者自2006年以来自制一种简易三通脑室外引流装置操作方便,大大降低了颅内感染的发生率,现介绍如下。
高志波陈彬钱令涛郭红军谢兰军
关键词:颅内出血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CTA与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对比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本研究评价CTA及3D-DSA在颅内动脉瘤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临床怀疑为颅内动脉瘤病例。比较CTA及3D-DSA在颅内动脉瘤检出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以及在显示动脉瘤细节上的优劣性。结果:利用CTA方法共检出颅内动脉瘤41个,CTA法对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为88.89%,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80%,在检出率方面CTA方法与3D-DSA比较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3D-DSA法在对动脉瘤细节及瘤颈显示方面,明显优于CTA,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D-DSA法在动脉瘤细节描述及动脉瘤颈的显示方面,则优于CTA法。
谢兰军钱令涛李乃玉谢军
关键词:动脉瘤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miR-148b-3p通过调控Wnt信号通路对胶质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miR-148b-3p对胶质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胶质瘤U251细胞株,采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将miR-148b-3p模拟物或阴性对照转染至U251细胞,分别记为miR-148b-3p组和阴性对照组,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转染效果,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U251细胞的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各组U251细胞的迁移能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上清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qRT-PCR显示,miR-148b-3p组U251细胞中miR-148b-3p的表达水平为2.45±0.25,高于阴性对照组(0.97±0.10)和空白对照组(1.00±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ranswell实验显示,miR-148b-3p组侵袭细胞数为(50.62±5.36)个,与阴性对照组[(108.84±10.14)个]和空白对照组[(113.40±10.06)个]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miR-148b-3p组细胞的迁移率为(23.19±2.50)%,与阴性对照组[(51.81±5.25)%]和空白对照组[(52.06±5.3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过表达miR-148b-3p能够抑制MMP-2和MMP-9的表达,下调Wnt1和GSK-3β蛋白的表达。结论:miR-148b-3p能够通过抑制Wnt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人胶质瘤U251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许辉沈杰谢兰军
关键词:WNT信号通路胶质瘤细胞迁移
腰大池引流预防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脑积水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对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脑积水的预防效果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100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腰大池引流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行腰椎穿刺引流,腰大池引流组术后行腰大池引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速度、格拉斯哥(GOS)预后评分及术后脑积水、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情况。分析影响腰大池引流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腰大池引流组治疗后脑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腰大池引流组预后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腰大池引流组术后6月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年龄≥60岁、动脉瘤偏大、Hunt-Hess分级Ⅲ~Ⅴ级、术后脑积水、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的预后不良率更高(P<0.05)。结论腰大池引流可有效预防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脑积水的发生。患者年龄、动脉瘤大小、Hunt-Hess分级、术后脑积水、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宁亮谢兰军梁卫东朱司阳刘俊
关键词:腰大池引流脑动脉瘤破裂出血脑积水预后
一种基于3D打印的脑出血穿刺引流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脑出血穿刺引流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包括由3D打印制成的定位贴合板,定位贴合板的两侧连接有限位套,定位贴合板的顶部设置有拱形的定位架,定位架的中部设置有定位座,穿刺针管贯穿定位座延伸至定位架内,...
潘笛笛郭红军高志波谢兰军王永志郭景鹏李琦王哲张玉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