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玮
- 作品数:16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卫生厅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贵州省首例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发现及处理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分析贵州省首例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发现及处理情况。方法访视病例发病前后的相关知情人,查阅临床病历,对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采集病例脑脊液、血液以及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标本,采用乳胶凝集试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病例标本进行检测。结果2007年在遵义县发现贵州省首例C群流脑。病例的脑脊液、血清标本检测结果为C群脑膜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病例脑脊液标本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用PCR复核,证实为C群Nm。在其密切接触者中未分离到相关菌株。该病例于2006年6月接种过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无外出史。结论采取了包括主动搜索、主动监测、预防服药和健康教育等多项措施,未造成流行。此例C群流脑的出现,对贵州省流脑的预防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 张丽周晖周朝霞瞿兵邵祝军詹玮叶绪芳刘航栾荣生
-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贵州省2001~2006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6
- 2008年
- [目的]分析贵州省2001~2006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趋势,为制定流脑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疫情信息监测管理系统的监测资料及个案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6年全省累计报告1398例流脑病例,年均发病率为0.62/10万;累计死亡92人,年均死亡率为0.41/10万;年均病死率为6.58%;遵义、毕节、铜仁和安顺流脑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66.17%;病例中以学生为主(63%),其次为散居儿童(21%);10岁以下病例占51.22%;高发季节为冬春季,发病高峰是2~4月。[结论]贵州省应以实时监测、现场快速反应、适时加强信息沟通为流脑防控的主要策略,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通过采取加强疫情监测,开展流脑疫苗的预防接种以及健康教育和宣传动员等一系列综合措施,以降低流脑发病率和死亡率。
- 张丽栾荣生陈甘讷詹玮刘航周晖叶绪芳刘淳婷
-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描述流行病学控制策略
- 贵州省不同社会经济地位成年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对糖尿病发病影响
- 2024年
- 目的 了解贵州省不同社会经济地位(SES)成年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对糖尿病发病的影响,为糖尿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于2010年11月—2012年1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贵州省抽取9 280名≥18岁常住居民进行基线调查,并于2016年12月—2021年6月进行随访,排除基线有糖尿病病史和患病情况不明者以及失访和随访结局不明人群后最终纳入4 747名成年居民,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同SES成年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对糖尿病发病的影响。结果 贵州省4 747名成年居民随访0.10~9.52年,平均随访(6.98±1.44)年,随访期间糖尿病发病560例,糖尿病发病率为11.80%,发病密度为168.90/1 000人年。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居住地、有无糖尿病家族史和SES后,贵州具有3种、4种和≥5种健康生活方式成年居民糖尿病发病风险分别较具有≤2种健康生活方式成年居民分别降低34.5%(HR=0.655,95%CI=0.517~0.830)、38.1%(HR=0.619,95%CI=0.479~0.800)和70.8%(HR=0.292,95%CI=0.184~0.465);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居住地、有无糖尿病家族史和具有健康生活方式数量后,贵州省SES评分≥12分成年居民糖尿病发病风险较SES评分≤8分成年居民降低28.7%(HR=0.713,95%CI=0.541~0.940);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居住地和有无糖尿病家族史后,贵州省具有≥5种健康生活方式SES评分≤8分成年居民糖尿病发病风险较具有≤2种健康生活方式SES评分≤8分成年居民降低60.4%(HR=0.396,95%CI=0.198~0.788),具有3种、4种和≥5种健康生活方式SES评分9~11分成年居民糖尿病发病风险较具有≤2种健康生活方式SES评分9~11分成年居民分别降低42.0%(HR=0.580,95%CI=0.397~0.848)、36.6%(HR=0.634,95%CI=0.424~0.947)和78.0%(HR=0.220,95%CI=0.094~0.514),具有4种和≥5�
- 王艺颖陈敏张列强王鑫詹玮潘昀熙赵小登刘涛
- 关键词:糖尿病发病健康生活方式成年居民前瞻性队列研究
- 贵州省2011-2013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了解贵州省流脑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流脑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3年贵州省流脑的发病资料,并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贵州省2011-2013年共报告流脑病例31例,死亡5例,发病率0.025 9/10万~0.034 4/10万。3、4月为发病高峰;发病数居前3位的地区分别是黔西南州、毕节市和遵义市;发病年龄为5月龄~16岁,发病年龄中位数9岁;学生占61.29%,散居儿童占35.48%,农民占3.23%;未完成脑膜炎球菌疫苗基础免疫、否认免疫史及免疫史不详的占93.55%。实验室病原分群C群占66.67%,A群占33.33%。全省2011-2012年未发生流脑聚集性疫情,2013年发生2起聚集性疫情。结论贵州省流脑的预防和控制效果显著,A群、C群脑膜炎奈瑟菌是全省流脑主要的致病菌群,应重点提高学生和散居儿童A群、C群脑膜炎球菌疫苗接种率。
- 蒋凤张丽詹玮王寅寅吴升伟刘铭朱青
-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特征脑膜炎奈瑟菌
- 贵州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的季节性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张丽詹玮陈甘讷王颖刘航
-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季节性分析发病呼吸道传播聚集性病例圆形分布法
- 贵州省首例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调查被引量:1
- 2008年
- 2007年7月11日贵州省遵义县人民医院报告1例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贵州省CDC实验室检测及复核,证实该病例为C群脑膜炎奈瑟菌群引起的流脑病例。
- 张丽周晖周朝霞瞿兵邵祝军詹玮叶绪芳刘航栾荣生
- 关键词: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调查C群医院报告
- 贵州省3市县高血压患者身体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贵州省3市县高血压患者身体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多阶段随机抽取贵州省3市县基本公共卫生管理且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2230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身体活动情况以及高血压家族史、病程、合并疾病等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身体活动的影响因素。结果2230名高血压患者中身体活动达标825人(37.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镇患者身体活动达标比例为农村的4.722倍(95%CI:3.522~6.332),小学、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患者身体活动达标比例分别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1.587倍(95%CI:1.247~2.019)、1.914倍(95%CI:1.434~2.556),非农民患者身体活动达标比例为农民的1.909倍(95%CI:1.448~2.516),中心型肥胖患者身体活动达标比例为非中心型肥胖的1.284倍(95%CI:1.009~1.632),汉族患者身体活动达标比例为少数民族的0.606倍(95%CI:0.486~0.755),5~10年、10年及以上病程患者身体活动达标比例为病程5年以下的0.714倍(95%CI:0.587~0.869)、0.603倍(95%CI:0.420~0.865)。结论贵州省3市县高血压患者身体活动达标比例较低,居住地、文化程度、职业、是否中心型肥胖、民族、病程是高血压患者身体活动达标的影响因素。
- 赵小登宋成江詹玮张列强莫倩罗敏潘昀熙熊迎春陈敏
- 关键词:高血压身体活动基本公共卫生健康生活方式
- 一起因聚餐引起的腹泻暴发调查
- 2011年
- 2009年5月20日T17∶00,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接到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该市金阳新区金华镇蒿芝村发生约100例不明原因腹泻病例,为了进一步核实疫情、查明原因,我们进行了相关的调查。下。
- 詹玮黄艳李昭毅杨丽平芮丽萍
- 关键词:腹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聚餐
- 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生活方式对超重肥胖发病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了解社会经济地位、健康生活方式与超重肥胖发病的关系,为超重肥胖人群的干预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11月—2012年12月,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贵州省12个县(市、区)的48个乡镇≥18岁9280名常住居民进行基线调查。2016年12月—2020年6月对该队列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运用χ^(2)检验进行超重肥胖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社会经济地位、健康生活方式对超重肥胖发病的影响。结果本研究纳入2672人,其中超重肥胖786人,中位随访6.42年,人群发病密度41.68/1000人年。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低社会经济地位相比,高社会经济地位人群超重肥胖发病风险为0.68倍[风险比(hazard ratio,HR)=0.68,95%CI:0.58~0.79];与健康生活方式≤4种的人群相比,具有7种、≥8种健康生活方式人群发病风险分别为0.70倍(HR=0.70,95%CI:0.55~0.89)、0.67倍(HR=0.67,95%CI:0.50~0.90)。与低社会经济地位且健康生活方式≤4种的人群相比,社会经济地位高且具有≤4种、5种、6种、7种、≥8种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群发病风险分别为0.69倍(HR=0.69,95%CI:0.49~0.98)、0.67倍(HR=0.67,95%CI:0.48~0.92)、0.65倍(HR=0.65,95%CI:0.47~0.89)、0.40倍(HR=0.40,95%CI:0.28~0.57)、0.46倍(HR=0.46,95%CI:0.31~0.67)。结论健康生活方式对贵州省低社会经济地位人群超重肥胖发生风险无显著性影响,仅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无法减少社会经济不平等造成的健康差异,应更加注重解决社会不公平因素。
- 张小丹林深荣陈敏詹玮赵小登张列强刘涛
- 关键词:健康生活方式超重肥胖队列研究
- 累积脂质蓄积指数与高血压发病相关性: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 2025年
- 背景高血压是造成全球疾病负担和死亡的主要因素,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累积脂质蓄积指数(LAP)可反映腹部和内脏脂肪蓄积程度,多项横断面研究表明,LAP与高血压有显著相关性,但这些研究并没有充分考虑长期暴露下LAP对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影响,LAP与高血压发病因果关系的研究仍较为少见。目的评估累积LAP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探讨该指标对高血压发病的预测能力。方法采用贵州省自然人群队列研究数据库,于2010-11-20—2012-12-19纳入研究对象,收集基线资料,并于2016年4月—2020年10月进行随访,最终纳入3548例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累积LAP分为4个水平(Q1~Q4组),Q1组(累积LAP≤14.54,n=887),Q2组(14.54<累积LAP≤24.35,n=887),Q3组(24.35<累积LAP≤39.21,n=887),Q4组(累积LAP>39.21,n=887)。并依据是否有新发高血压将患者分为非高血压组(n=2696)和高血压组(n=852)。采用Cox比例回归模型评估累积LAP与高血压的关系。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评估累积LAP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量效关系。绘制累积LAP预测高血压的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排除随访时间<3年、高血压前期人群。结果纳入的3548例成年人中男1607例(45.3%),女1941例(54.7%),平均年龄(42.5±14.1)岁,随访期间有852例(11.2%)新诊断为高血压。非高血压组和高血压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高血压家族史、油摄入过量、盐摄入过量、新鲜水果摄入不足、缺乏睡眠占比、BMI、舒张压、空腹血糖(FPG)、累积L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与Q1组比较,在调整了潜在协变量后,Q2组(aHR=1.330,95%CI=1.053~1.681)、Q3组(aHR=1.706,95%CI=1.364~2.134)、Q4组(aHR=2.339,95%CI=1.869~2.928)高血压发病风险均逐渐升高(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结果显示,累积LAP与高血压风险呈非线性量效关系(P_(非线性)<0.01),新发高
- 梅景雁陈敏张列强潘昀熙王鑫赵小登詹玮刘涛王艺颖
- 关键词:高血压队列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