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敢

作品数:14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武警陕西总队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手术
  • 4篇麻醉
  • 3篇舒芬太尼
  • 3篇术后
  • 3篇芬太尼
  • 2篇手术麻醉
  • 2篇外科
  • 2篇小儿
  • 2篇腹部
  • 1篇单肺
  • 1篇单肺通气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胆囊切除术后
  • 1篇动力学影响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听诊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机构

  • 9篇武警陕西总队...

作者

  • 9篇蒋敢
  • 9篇杜文涛
  • 9篇王军
  • 8篇王警卫
  • 7篇常江
  • 5篇曹艳

传媒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武警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3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腹部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腹部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全身麻醉耐受能力(ASA)Ⅰ~Ⅱ级择期行腹部手术的88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两组术后分别复合0.2%罗哌卡因行硬膜外PCA,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16、32小时的静息、咳嗽、活动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实际镇痛时间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尿潴留,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果:舒芬太尼组术后16、32小时的静息、咳嗽、活动时的VAS评分与芬太尼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镇痛不良反应中,芬太尼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为17.8%,舒芬太尼组发生率为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实际镇痛时间:舒芬太尼组为(46.51±1.32)小时,芬太尼组为(36.24±2.28)小时,两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腹部术后硬膜外PCA较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王军曹艳王警卫常江杜文涛蒋敢
关键词:舒芬太尼罗哌卡因芬太尼腹部手术镇痛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用于脑外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本研究观察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双通道TCI用于脑外科手术的麻醉过程,并与芬太尼进行比较。以评价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用于脑外科手术的可行性。方法:一般资料:ASAⅠ~Ⅱ级,择期行开脑手术的病人28例,无长期服...
王军曹艳王警卫常江杜文涛蒋敢
关键词:靶控静脉麻醉丙泊酚外科手术
文献传递
舒芬太尼在小儿先心病手术麻醉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本文在小儿先心病手术中实施舒芬太尼麻醉,观察麻醉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并与传统的芬太尼麻醉进行比较,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病例及分组:72例拟于体外循环下行先心病矫正手术的患儿分为两组,组Ⅰ使
常江王军曹艳杜文涛王警卫蒋敢
关键词:小儿先心病手术麻醉
文献传递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591例麻醉处理
2007年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麻醉处理。方法212例房间隔缺损(ASD)、57例动脉异管未闭(PDA)、322例室间隔缺损(VSD)患儿行导管封堵术,以静推咪唑安定0.1 mg/kg、氯胺酮2 mg/kg诱导,力蒙欣4 mg.kg-1.h-1维持麻醉。结果所有患儿均保留自主呼吸,顺利完成先心病封堵术。结论此麻醉方法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麻醉满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患儿麻醉恢复更快。
常江王军王警卫杜文涛蒋敢
关键词:麻醉
盐酸格拉司琼预防全麻腹部外科手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目的:手术后的恶心呕吐(PONV)是麻醉和外科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可达70~80%,引起误吸、吸入性肺炎、窒息等。本研究预防性给予高选择性5-羟色胺(5-HT3)受体拮抗药盐酸格拉司琼以预防全麻拨管后恶心呕吐。方法:病...
王警卫王军常江蒋敢杜文涛
关键词:盐酸格拉司琼手术后恶心呕吐
文献传递
双腔支气管导管行肺隔离术用于胸科手术麻醉22例体会被引量:1
2011年
肺隔离技术(1ung isolation technique)是胸外科手术常用呼吸管理方法,其将左、右两侧肺通气路径分隔开,可选择性进行单肺通气(one—lungventilation,OLV),并能防止病侧肺血液、痰液流人健侧,同时术侧肺萎缩可为术者提供良好的暴露。
王警卫王军蒋敢杜文涛
关键词:肺隔离术双腔支气管导管胸科手术单肺通气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过度通气综合征1例报告被引量:1
2013年
患者女,24岁,因胆囊结石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访视,患者一般情况可,心肺听诊无异常,ASAI级,术前检查及检验结果无异常。无手术史及药物过敏史。患者入手术室后较紧张恐惧。全麻静脉诱导用药:咪达唑仑2mg,芬太尼0.2mg,东莨菪碱0.3mg,阿曲库铵40mg,依托咪酯18mg,诱导过程顺利,插入7.0号气管导管。机控呼吸,调整呼吸参数:潮气量:475mL,呼吸频率:14次/min,吸呼比为1:2。
蒋敢王军杜文涛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过度通气综合征药物过敏史入手术室后术前访视心肺听诊
颈神经丛阻滞致全脊麻一例报告
2007年
患者,男,34岁,于2007年1月10日在本院因左侧锁骨骨折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术前血压为136/77mmHg,心率84次/min,体重94kg,心肺功能正常,在进入手术室前30min肌注安定10mg,阿托品0.5mg。患者入室后首先建立静脉输液通路,监测心电图、血压、心率。麻醉仰卧去枕,头转向健侧,选择左侧颈神经丛阻滞,双上肢紧贴两侧,常规消毒皮肤后用7号针头于左侧第四颈椎横突进针,
常江王军杜文涛曹艳王警卫蒋敢
关键词:颈丛
双穿刺点法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对肾移植受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双穿刺点法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DST-CSEA)对肾移植术受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术中、术后对植入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需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单点硬膜外麻醉组(EA组)(n=68)和DST-CSEA组(D-CSEA组)(n=52).EA组行T12L1椎间隙行硬膜外麻醉;D-CSEA组先于T11,12或T10,11行硬膜外穿刺并置管,再于L2,3行脊椎麻醉,术中由硬膜外导管追加局麻药.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术中移植肾见尿时间,术后24 h尿量并分析.结果:两种麻醉方法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移植肾血流开放时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别,两组移植肾功能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局麻药总用药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T-CSEA具有局麻药总用药量少,麻醉效果确切等优点,可安全用于肾移植手术.
王警卫王军常江杜文涛曹艳蒋敢
关键词:肾移植血流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