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荣
- 作品数:5 被引量:85H指数:4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复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康复治疗意识障碍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康复治疗对意识障碍患者促醒和改善痉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21年4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入院的42例意识功能障碍患者,根据是否给予患者tDCS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tDCS,阳极置于左侧初级运动皮质区(M1),阴极置于右肩部,刺激电流强度2 mA,20 min/次。2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5 d,共治疗6周。2组治疗前后采用改良昏迷恢复量表(CRS-R)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估患者的意识水平,应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估患者右侧屈肘肌肌张力的改变。结果:治疗前2组CRS-R和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而且观察组CRS-R和GC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反应者为13例(61.90%),无反应者为8例(38.10%);对照组反应者为2例(9.52%),无反应者为19例(90.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右侧屈肘肌M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屈肘肌的M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屈肘肌的M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屈肘肌M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意识障碍患者的意识水平和痉挛状态。
- 程晓荣孙登娟张义宝马玉梅鲍英存李群张芳
- 关键词:痉挛
- 子午流注纳甲法联合康复治疗促醒重型颅脑损伤植物状态: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2
- 2020年
- 目的:比较子午流注纳甲法联合康复治疗与单纯康复治疗促醒重型颅脑损伤植物状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予药物、高压氧、专科护理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康复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每日1次,留针30 min,每周治疗5 d,两组均治疗3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0、20、30 d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改良国际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及治疗30 d后的清醒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0、20、30 d后GCS、CRS-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30 d后观察组清醒率为20.0%(10/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0%(6/50,P<0.01)。结论:子午流注纳甲法联合康复治疗可有效促醒颅脑损伤植物状态患者,改善患者意识水平,疗效优于单纯康复治疗。
- 鲍英存张芳李群刘美程晓荣张义宝邱宾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植物状态子午流注纳甲法康复治疗
- “醒脑开窍”针法对脑外伤植物状态患者的促醒效应被引量:30
- 2021年
- 目的:在综合康复训练基础上,观察"醒脑开窍"针法对脑外伤植物状态患者的临床促醒疗效。方法:将100例脑外伤植物状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对照组予康复和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法,穴取内关、水沟、三阴交、尺泽、委中、合谷、太冲。均每天1次,每周治疗5 d、休息2 d,连续治疗3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0、20、30 d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改良国际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清醒率。结果:治疗10、20、30 d,两组患者GCS评分、CRS-R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清醒率为16.7%(8/48),高于对照组的12.0%(6/50,P<0.01)。结论:在综合全面的康复促醒治疗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法可促进脑外伤植物状态患者意识水平恢复。
- 鲍英存张芳李群刘美程晓荣张义宝邱宾
- 关键词:植物状态脑外伤醒脑开窍康复治疗
- 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4年
- 有研究发现约50% ~ 70%脑卒中患者会出现认知障碍,一般在卒中后12个月内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较大,部分患者可于脑卒中发生数年后发病.目前通过运动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功能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关于认知训练是否能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还存在争议.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拟通过对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及认知训练,并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认知及运动功能进行评价,从而探讨认知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 张芳程晓荣
- 关键词:脑卒中
- 认知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观察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合并认知和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合并吞咽障碍及认知障碍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治疗组给予吞咽训练(包括摄食训练和电刺激疗法)和认知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吞咽训练。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治疗后)进行认知功能(MMSE量表)和吞咽功能(洼田饮水试验分级)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MMSE和洼田饮水试验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MMSE评分和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分别为(21.95±2.42)分和(1.95±O.88)分,与对照组治疗后的(17.45±2.46)分和(2.60±0.88)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训练可促进脑卒中后合并吞咽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 张芳程晓荣
- 关键词:吞咽障碍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