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辉
- 作品数:21 被引量:84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血清NGAL在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时段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时段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表达并探讨其在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意义。方法:建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和模型组(M组),每组分为5个亚组,包括2h、6h、12h、24h、48h,每亚组大鼠5只。观察各组血NGAL,β2-微球蛋白及血尿素氮,肌酐的变化。结果:M组血NGAL于再灌注损伤后早期(2h)即开始升高,于24h达高峰,至48h仍高于正常(P<0.05);β2-微球蛋白于12h升高至48h达高峰(P<0.01);尿素氮于6h升高于48h达高峰(P<0.01);而血肌酐则于48h才显著升高(P<0.05)。病理显示:M组2h时可见受损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管腔扩张、刷状缘消失,至6h时少量上皮细胞脱落、变性甚至坏死,管腔内可见坏死脱落的细胞碎屑,蛋白管型出现,12h时可见间质水肿压迫至管腔明显狭窄,于24h、48h可见蛋白管型显著增多。结论:血NGAL可作为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敏感的生物标志物。
- 李香敏白光辉梅峰田静马振华徐海琦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 脂联素与肾脏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 2010年
- 曹飞白光辉
- 关键词:慢性肾脏疾病脂联素抗动脉粥样硬化脂代谢异常多肽激素
- 半永久双腔静脉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 2006年
- 研究血液透析中血管通路的合理利用。半永久性双腔导管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临床使用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 陈碧琴白光辉谢玉贤阿怀红李祥武
- 关键词:血液透析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研究的意义及进展被引量:49
- 2010年
- 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炎症反应,微炎症状态是以促炎性细胞因子释放为中心的缓慢发生和持续存在的轻微炎性反应,与患者感染、营养不良、贫血及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血管病变等密切相关。微炎症状态对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阐述微炎症反应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
- 焦占峰白光辉
- 关键词:肾衰竭血液透析微炎症状态细胞因子生物相容性
- 胰激肽原酶对阿霉素诱导大鼠慢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 刘楠楠白光辉
-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血液流变学变化被引量:7
- 2009年
-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的流动性、黏滞性、变形性和凝固性。慢性肾功能不全时肾小球进行性损伤,出现健存肾单位的代偿及矫枉失衡、毒性物质积聚、蛋白质及脂质的代谢紊乱等,且其血液流变学亦出现全血黏度下降、血浆黏度升高、红细胞变形性下降、红细胞聚集性增强等异常。
- 杨艳燕白光辉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流变学发病机制
- 胰激肽原酶对阿霉素大鼠慢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 2010年
- 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对阿霉素慢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大鼠阿霉素慢性肾损伤动物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观察各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血一氧化氮(NO)及血β-2微球蛋白的变化。并摘取肾脏进行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干预组血BUN,Cr,及血β-2微球蛋白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而NO显著升高(P<0.05)。病理显示干预组较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病变不明显,少数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肿胀;炎性细胞浸润也较模型组减少。结论:胰激肽原酶能改善肾功能,延缓慢性肾损伤的病程进展。其机制可能与NO含量增加,肾脏中组织激肽释放酶水平升高有关。
- 刘楠楠白光辉
- 关键词:胰激肽原酶阿霉素
-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非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贫血的系统评价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系统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非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按照纳入标准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并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 Handbook5.0推荐的文献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的研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纳入13篇文献(包括17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与安慰剂组相比,血红蛋白(P=0.003)、红细胞比容(P<0.00001)、血压(收缩压P=0.0003,舒张压P=0.001),血清铁(P=0.05)、转铁蛋白饱和度(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肾功能(尿素氮P=0.09,肌酐P=0.09)无明显改善,可致头晕(P=0.003);促红细胞生成素不同剂量、不同用法组间比较,血红蛋白(P=0.06)和尿路感染(P=0.58)无明显差异。结论当前证据表明,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非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贫血有效。限于可合并的报道指标有限,还需要大样本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评价。
- 田静白光辉许海琦李香敏
-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非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贫血随机对照试验
- 高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肾衰竭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被引量:18
- 2011年
-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体内蛋氨酸代谢生成的一种含硫氨基酸,也是一种反应性血管损伤氨基酸,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性疾病。近年来证实Hcy已成为预测心脑及外周血管疾病重要指标,同时还发现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高Hcy与慢性肾衰竭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影响着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预后,是其独立危险因素。我们就Hcy与慢性’肾衰竭的相关性及对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进行综述。
- 白光辉巴应贵
-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心血管并发症含硫氨基酸独立危险因素血栓性疾病
- 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活性氧(ROS)产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分别以不同时间在含有5.5 mM D(右旋)-葡萄糖(正常糖对照组)、25 mMD-葡萄糖(高糖组)和20 mML(左旋)-葡萄糖+5.5 mMD-葡萄糖(渗透压对照组)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用化学发光法特异性检测细胞内H2O2水平。将细胞用荧光染料CM-H2DCFDA标记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活细胞中总ROS水平。用荧光染料Hoechst33258对细胞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细胞凋亡率。用AnnexinV-FITC/碘化丙锭双染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在高糖组中同时加入30 mM的抗氧化剂牛磺酸,观察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化学发光法检测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显示高糖可明显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与其他两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显示高糖可明显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发生,与其他两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显示抗氧化剂牛磺酸可明显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管细胞凋亡,与高糖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高糖可通过促进细胞内生成过量ROS而诱导肾小管细胞凋亡发生,抗氧化剂可阻断高糖诱导的肾小管细胞凋亡。
- 马玉香白光辉白雪源李作祥冯哲傅博
- 关键词:高糖肾小管凋亡牛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