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骏
- 作品数:25 被引量:46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一种钴锰异核双核原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钴锰异核双核原子催化剂,包括CoMn异核双原子结构,其结构为:(CoMn)N<Sub>6</Sub>C<Sub>12</Sub>。所述CoMn异核双原子位点被锚定在碳基底上形成催化剂:CoMnNC。其制备...
- 朱潇锋赵增谣王骏王珩易玲玲江磊
- 基于GIS的岷江上游聚落易损性评价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2
- 2016年
- 针对在区域易损性评价中广域数据库提供数据量较少、数据精度较低以及专题图出图步骤复杂的问题,通过数据模型的选取以及新数据库框架的应用对其进行改善。选取区域易损性评价模型为主,结合Geo Database模型为该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并使用Arc Catalog对数据库进行有效管理。该数据库框架主要由原始数据库与成果数据库两个子库构成,原始数据库存储原始采集数据,并具有数据备份功能,成果数据库存储分析处理后的成果数据。以岷江上游作为研究区,在该数据库的辅助下进行专题地图制作,结果表明,岷江上游山区聚落易损性评价数据库完整保存了易损性评价因子数据,提高了区域易损性评价效率与精度,简化了专题地图制图步骤,提升了专题地图出图效率。该数据库的应用,可为岷江上游山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 周鹏丁明涛佘涛王骏
- 关键词:专题地图岷江上游
- 基于FLO-2D的联合溪沟泥石流运动特征及防治对策被引量:6
- 2016年
- 湖南省岳阳县联合溪沟无泥石流灾害历史,但于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暴发特大型泥石流。在实地调查中取得了该泥石流沟的地形、物源、水源等基础资料,并重点分析沟内堆积物颗粒粒径分布规律,总结了该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在地形因素的主导下,沟道水动力条件不断变化,泥石流呈现出冲刷—淤积—运动—堆积的特点。利用FLO-2D模拟泥石流的活动范围及掩埋深度,并进行灾情验证,结果表明FLO-2D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灾情基本一致。针对该泥石流沟的复杂性、独特性,提出以拦挡坝、桩林式格栅坝、清淤护岸工程相结合的泥石流工程治理措施。
- 王骏丁明涛黄英
- 关键词:泥石流
- 云南蒋家沟泥石流运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被引量:8
- 2015年
- 根据蒋家沟1965-2005年的泥石流运动观测资料与会泽气象站1965-2005年日降水资料,应用Hurst指数分析泥石流的运动要素,研究发现:泥石流年输沙量的Hurst指数为0.682时,年输沙量呈较强的正持续性,未来呈增长趋势;降雨量的Hurst指数0.605时,降雨量呈较弱的正持续性,未来呈较弱的增长趋势。同时,运用小波分析方法,发现泥石流输沙量具有多时间尺度周期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第8、14和24年分别为其第1、2和3活动周期;结合小波方差图分析可知:在未来15a以上,年输沙量将呈减少趋势,泥石流活跃程度弱;而15a以内,未来将会保持较短时间的增加趋势,泥石流活跃程度强。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蒋家沟泥石流具有规模巨大,作用强烈,类型齐全等主要特征。
- 黄英丁明涛庙成王骏周鹏
- 关键词:泥石流
- 一种基于泥石流演化进程的层次预警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泥石流演化进程的层次预警方法,其演化进程主要分为启动前泥石流和启动后泥石流两种状态,该预警方法可分为三个层次:数据采集,应用实地调研与RS解译技术,获取历史泥石流灾害数据,采用无线传感网络采集实时监测...
- 丁明涛周鹏庙成王骏
-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和GPRS的泥石流短临预警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和GPRS的泥石流短临预警方法,属于地质灾害风险分析技术领域。该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定位系统传感节点位置;(2)设置压力传感器和雨量计;(3)改装北斗卫星导航手机;(4)进行监控:结...
- 丁明涛颜竟周鹏黄龙阳王骏庙成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泥石流演化进程的层次预警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泥石流演化进程的层次预警方法,其演化进程主要分为启动前泥石流和启动后泥石流两种状态,该预警方法可分为三个层次:数据采集,应用实地调研与RS解译技术,获取历史泥石流灾害数据,采用无线传感网络采集实时监测...
- 丁明涛周鹏庙成王骏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和GPRS的泥石流短临预警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和GPRS的泥石流短临预警方法,属于地质灾害风险分析技术领域。该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定位系统传感节点位置;(2)设置压力传感器和雨量计;(3)改装北斗卫星导航手机;(4)进行监控:结...
- 丁明涛王青程尊兰颜竟王骏黄龙阳
- 文献传递
- 一种合成CuBi<Sub>2</Sub>O<Sub>4</Sub>基胶体材料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CuBi<Sub>2</Sub>O<Sub>4</Sub>基胶体材料的方法。它是首先通过溶液配制,得到含蒸馏水/无水乙醇体积比为1/1~3,溶液中的Bi/Cu原子比为2/0.75~1.25的前驱液;接...
- 何辉超黄吉杨定明杜谨言周勇董发勤柯改利王骏
- 过渡金属氧化物/硫属化合物用于电化学氧还原制过氧化氢
- 2024年
- 利用两电子路径的电化学氧还原反应来合成过氧化氢已成为一种极具潜力和低碳新型化工技术。过去的研究和成果主要致力于开发新型的碳基电催化剂。然而,碳基催化材料的合成过程复杂、高电位选择性不稳定且活性位点不明确等问题一直被广泛诟病。基于此,催化稳定性较高且材料微结构调控性较好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硫属化合物在两电子氧还原上的应用开始加速涌现。因此,本综述对此类材料用于氧气-过氧化氢电化学转换的金属氧化物和硫属化合物发展进行前瞻性讨论。首先,针对其多样性和催化活性,从实验合成和理论模拟的角度进行综述。同时,根据其形貌、相组成、掺杂和缺陷调控,对氧化物和硫属化合物的拓扑结构和化学特性与两电子选择性的潜在关系进行剖析。进而,对金属氧化物和硫属化合物的活性位点和反应机理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讨论和总结。最后,对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硫属化合物在两电子氧还原制取过氧化氢上的应用挑战和前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本综述提供了金属氧化物/硫属化合物在两电子氧还原上的基础研究及分析,以推动其在能源相关产业上的实际应用。
- 朱潇锋肖兵兵苏家欣王帅张清然王骏
- 关键词:氧化物硫属化合物氧还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