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
- 作品数:136 被引量:315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腹部术后患者发生重症监护室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腹部术后患者发生重症监护室(ICU)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3年8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273例腹部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腹部术后首次入ICU。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对患者的谵妄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是否发生谵妄将273例ICU腹部术后患者分为谵妄组(n=52)和非谵妄组(n=221)。分析腹部术后患者发生ICU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情况、手术时机、感染情况、睡眠障碍及BUN水平均与腹部术后患者发生ICU谵妄可能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合并高血压、急诊手术及睡眠障碍均是腹部术后患者发生ICU谵妄的独立无为危险因素(P<0.05)。结论针对腹部手术患者根据易患因素进行危险分层,可能有助于合理配置预防相关的医疗资源,减少谵妄的发生。
- 任静葛万里张宇星王蓉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谵妄腹部手术
- 血清抗核抗体阳性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阴性预测价值
- 孙倩王莉朱华渊缪祎吴微梁金花曹蕾夏奕吴佳竹王琰王蓉范磊徐卫李建勇
- 瘦素干扰他莫昔芬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作用的机制
- 2011年
- 目的:检测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的表达,并探讨瘦素(leptin,LEP)对他莫昔芬(tamox-ifen,TAM)抑制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法检测MCF-7细胞中瘦素受体的表达。以100 ng/ml的LEP及1 000 nmol/L的TAM同时处理MCF-7细胞,用MTT法检测LEP及TAM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用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作用前后雌激素受体(ERα)表达水平的变化。合成人雌激素反应元件(estrogen response ele-ment,ERE)的核心片段,并将其插入pGL3-promoter载体的多克隆位点,构建成含有ERE报告基因的质粒pERE-LUC,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该质粒瞬转到MCF-7细胞中,用LEP及TAM处理后检测荧光素酶的表达,以探讨其对ERα转录的影响。结果:MCF-7细胞呈瘦素受体的阳性表达。100 ng/ml的LEP能够削弱TAM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能够通过上调ERα的转录及表达水平来干扰TAM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LEP能够干扰TAM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LEP与乳腺癌患者TAM治疗的疗效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 朱婷婷赵万王凯王蓉殷咏梅
- 关键词:乳腺癌瘦素他莫昔芬雌激素受体Α
- 血清游离轻链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轻链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20日156例初治CLL患者,其中男106例,女50例,年龄60.7(53.4,66.0)岁。采集患者血清,检测血清游离轻链,并根据是否存在治疗指征,将患者分为治疗组(106例)和随访组(50例),通过说明书参考范围及ROC曲线界定血清游离轻链(sFLC)的阈值,使用血清游离轻链比值(sFLCR)、血清游离轻链之和[sFLC(κ+λ)]及受累与未受累游离轻链的差值[sFLC(κ-λ)]3个指标,将患者分为sFLCR正常组(n=61)与异常组(n=95)、sFLC(κ+λ)低值组(n=88)与高值组(n=68)、sFLC(κ-λ)低值组(n=64)与高值组(n=92)。异常组与高值组作为实验组,正常组与低值组作为对照组,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Kaplan-Meier分析患者的中位无治疗生存期(TFS),Cox回归筛选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结果sFLCR、sFLC(κ+λ)、sFLC(κ-λ)的实验组在Rai分期Ⅰ~Ⅳ比例(χ^(2)=8.16,P<0.05和χ^(2)=7.63,P<0.05和χ^(2)=5.45,P<0.05),Binet分期B~C比例(χ^(2)=4.11,P<0.05和χ^(2)=9.43,P<0.05和χ^(2)=7.34,P<0.05),β2微球蛋白>3.5 mg/L比例(χ^(2)=5.13,P<0.05和χ^(2)=18.3,P<0.05和χ^(2)=12,P<0.05),ATM基因突变率(χ^(2)=6.21,P<0.05和χ^(2)=4.88,P<0.05和χ^(2)=5.19,P<0.05)及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HV)无突变率(42.3%)(χ^(2)=18.9,P<0.05和χ^(2)=24.6,P<0.05和χ^(2)=10.4,P<0.05)均高于对照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FLC(κ+λ)(HR=1.615,95%CI 1.012~2.576,P=0.044),β2微球蛋白(>3.5 mg/L)(HR=2.103,95%CI 1.356~3.262,P=0.001)及TP53缺失和/或突变(HR=1.892,95%CI 1.082~3.308,P=0.025)是影响患者首次治疗时间(TF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游离轻链比值异常及轻链之和与差值的增高可预测早期治疗的风险,在初治CLL患者中具有较好的预后判断意义。
- 王慧王蓉谢而付史晓姣范磊乔纯仇海荣王琰
- 关键词:血清游离轻链预后
- 血清抗核抗体阳性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阴性预测价值
- 孙倩王莉朱华渊吴微梁金花曹蕾夏奕吴佳竹王琰王蓉范磊徐卫李建勇
- 2016WHO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单系病态造血亚型临床确认
- 杨永张建富王蓉王琰徐敏黄琨朱雨何广胜李建勇
- 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负性情绪的调查分析与干预被引量:3
- 2021年
- 为了调查在指定地点接受医学隔离观察的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的情绪状况,探讨在隔离观察初期实施干预的措施及意义。通过微信线上发放问卷调查表,密切接触者填写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结果显示所有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在接受医学观察初期负性情绪发生率较高。隔离点工作人员通过稳定隔离者情绪,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鼓励其情绪宣泄,发现并及时调整负性情绪等措施,有效缓解了在指定地点接受医学隔离观察的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的负性情绪。
- 贾艳王蓉李惠芬曹海红倪春燕
- 关键词:密切接触者负性情绪心理干预
- 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六例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间隔穿孔(VSR)经导管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对6例明确诊断的患者按常规方法行VSR封堵治疗,并根据病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结果VSR发生至封堵的时间为3~30d。6例中2例封堵失败,住院期间因心源性休克死亡,余4例成功封堵的患者随访0.5~4年,心功能较术前改善。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AMI合并VSR安全可行,可以改善预后。
- 周陵谢渡江董静吴成权田乃亮李小波王蓉陈绍良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室间隔穿孔
-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护理被引量:1
- 2013年
- 对48例病人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通过术后指导病人用药、给予摆放合理的体位、指导病人术侧肢体康复训练及术后饮食、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等护理措施,48例病人无一例发生低血压、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 王蓉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桡动脉并发症护理
- 间期双色双融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成人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费城染色体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成人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qineag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中费城染色体(Philadelphia chromosome,Ph染色体)的发生率。方法应用针对BCRABL的双色双融合探针和间期荧光原位杂交(dual—color dual—fusion interphas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DDFISH)技术前瞻性检测112例初诊成人B-ALL患者染色体标本中Ph染色体,并与常规细胞遗传学(conventional cytogenetics,CC)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成功进行CC检测的89例患者中有16例(17.98%)检出Ph染色体,而DD-FISH检测112例发现35例(31.25%)Ph染色体,阳性细胞率为18.50%~99.00%(平均66.23%)。35例DD-FISH检测出Ph+的成人B—ALL患者中,10例未能成功进行CC检测,5例核型正常,16例检出Ph染色体,20例核型异常患者中13例为复杂异常。结论Ph染色体在成人BALL中以DD-FISH检测发生率为31.25%;用BCR—ABL探针进行DD-FISH为检测Ph染色体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是细胞遗传学检查的重要补充;对成人B-ALL患者应常规进行DD-FISH检测。
- 田甜钱思轩徐卫仇海荣王蓉乔纯洪鸣张建富缪扣荣李建勇
- 关键词:费城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细胞遗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