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瑞芳

作品数:12 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当代中国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历史地理
  • 3篇水利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新中国
  • 3篇建国
  • 3篇建国初期
  • 2篇中共
  • 2篇水利建设
  • 2篇农村
  • 2篇农民
  • 2篇农田
  • 2篇农田水利
  • 2篇农田水利建设
  • 2篇教育农民
  • 1篇大跃进时期
  • 1篇第一代领导集...
  • 1篇新民主主义
  • 1篇新中国建立
  • 1篇蓄水
  • 1篇治黄
  • 1篇治黄方略
  • 1篇治水
  • 1篇治水思想

机构

  • 12篇当代中国研究...
  • 3篇河南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12篇王瑞芳
  • 3篇王瑞芳
  • 1篇于小然

传媒

  • 1篇人民长江
  • 1篇当代中国史研...
  • 1篇人民黄河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第八届国史学...
  • 1篇第五届国史学...
  • 1篇第十届国史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世纪以来治黄方略与流域管理体系演变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20世纪初,国家江河管理体系从传统向现代变革。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成立,开启了现代黄河管理新阶段。黄河治理经历了从以工程措施为主,到将黄河水沙视为资源,在全河和流域的层级进行用水量的强制性调配,最终走向以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为终极目标的流域综合治理之路的发展过程。从治黄方略演变入手,结合自然与社会背景,对20世纪以来黄河管理体系的发展进行阶段划分,分析各阶段治黄方略与管理体系互动的特点。指出,流域管理体系作为治黄方略推进的政治保障,其演变与发展以治黄方略为标,不断调整完善;治黄实践中对黄河水沙从控制到利用的认知,决定了流域管理视野的扩展与综合统筹能力的提升。
陈方舟王瑞芳
关键词:治黄方略流域互动
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建国初期中共克服“李四喜思想”的成功经验
土改后农村出现的农民埋头生产不问政治及乡村干部松气退坡思想,是全国各地带有普遍性的现象。毛泽东在建国前夕就曾强调:“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华北局书记薄一波也提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和教育农民出身的党员和干部。”19...
王瑞芳
关键词:乡村干部建国初期
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建国初期中共克服“李四喜思想”的成功经验
后农村出现的农民埋头生产不问政治及乡村干部松气退坡思想,是全国各地带有普遍性的现象。毛泽东在建国前夕就曾强调:“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华北局书记薄一波也提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和教育农民出身的党员和干部。”1951...
王瑞芳
关键词:建国初期思想教育
黄河安澜:新中国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
2025年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及人民政府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仅仅用了短短70多年的时间,就保障了黄河安澜,根本解决了中国数千年来的黄河水患问题。这既是新中国水利建设事业成就的重要体现,更是新中国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黄河治理工作,体现了卓越的领导能力;高效协调黄河治理各方面各环节关系,体现了党和政府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善于从治理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强的自我革命和自我完善能力;积极探索治理黄河的根本办法,体现了党和政府突出的创新能力;全流域统一规划、统一治理与统一调配水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势,创造了伟大的历史奇迹。
王瑞芳
关键词:黄河水利工程中国共产党
蓄水还是排水:新中国治水思想的新突破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改变了中国数千年延续的单纯"以排为主"的治水思想,逐渐确定了"以蓄为主"的新治水方针。这是对中国传统治水思想的突破和创新,并且在治淮工程建设和"大跃进"时期水利建设中得到了检验,取得了巨大成效。但片...
王瑞芳
关键词:新中国蓄水排水
统购统销政策的取消与中国农村改革的深化
本文在梳理相关资料基础上,对农村统购统销制度改革中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揭示中国农村改革的曲折性与反复性,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矢志改革的坚定决心、追求国强民富的信心及冷静处理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的能力。
王瑞芳
关键词:农村经济统购统销制度
“大跃进”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得失问题研究述评
一、1957冬~1958年春农田水利建设的成绩及其局限性1.1957冬~1958年春水利建设与整风反右运动的关系李锐认为,1957年冬至1958年春的兴修农田水利和积肥运动,"是在批判反冒进的高压气氛下动员和展开起来的。...
王瑞芳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灌溉面积
文献传递
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新民主主义过渡问题的理论探索
在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中共中央在实践中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在认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中共中央对新民主主义过渡问题最初是怎样设想的?毛泽东及中共中央为什么会改变最初的设想而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如
王瑞芳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工商业毛泽东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改造第一代领导集体
文献传递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长效化研究被引量:12
2021年
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上下游生存权与发展权矛盾、实现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目前,全国首个跨界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已进入到第三轮,仍面临着如何向长效机制转化的难题。通过对生态补偿的理论框架、实践过程与效益的研究,分析了生态补偿的运转机理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基于共享共建理论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科学可行的,但现阶段也暴露出水质保优难、资金链短缺、公众参与度低等问题,需要尽快建立国家层面的第三方平台,研究、统筹协调多方权益,探索多元化补偿机制,促进新安江试点向可推广的新安江模式转变。
陈方舟王瑞芳
关键词:流域生态补偿共享共建新安江流域
试论陈云的企业管理思想
2011年
作为长期主持国家财经工作的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陈云十分重视企业的管理问题。从建国前接收东北解放区的敌伪企业到建国后主持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他先后提出了正确对待接收企业职员、贯彻企业化和管理民主化、推广定息制、依靠群众、改进企业管理体制和建立企业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原则,并十分重视公私共事关系的改进和产品质量的提升。这些思想不仅在建国前和计划经济时期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于小然王瑞芳
关键词:企业管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