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泉

作品数:17 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人乳
  • 5篇人乳头瘤
  • 5篇人乳头瘤病毒
  • 5篇乳头
  • 5篇乳头瘤
  • 5篇乳头瘤病毒
  • 5篇瘤病毒
  • 5篇宫颈
  • 5篇宫颈病
  • 5篇宫颈病变
  • 5篇病变
  • 4篇基因
  • 3篇危型
  • 3篇基因分型
  • 3篇宫颈病变患者
  • 3篇高危
  • 3篇高危型
  • 2篇弹力
  • 2篇蛋白
  • 2篇心病

机构

  • 16篇徐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6篇王泉
  • 10篇丁静
  • 7篇范友谊
  • 3篇高立勇
  • 3篇李玉强
  • 3篇赵莉
  • 2篇王庆国
  • 1篇王丽
  • 1篇赵建斌

传媒

  • 6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江苏科技信息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检验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现代保健(医...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亚型在宫颈病变患者中的检测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宫颈病变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其亚型分布,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对622例宫颈病变患者宫颈脱落细胞进行21种HPV亚型的检测。结果宫颈病变患者中HPV感染306例,感染率49.2%,高危型HPV感染278例,感染率44.7%;各高危亚型在HPV阳性患者中的栓出率由高到低排序为:HPVl6、58、18、52、31、68、59、39、56型,其他各高危亚型未检出。宫颈病变I~Ⅱ期与Ⅲ~Ⅳ期之间及病变细胞分化程度之间,HP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疾病患者中有相当的比例感染HPV,由于高危亚型与宫颈病变关系密切,加强HPV检查对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丁静范友谊王泉
关键词:宫颈疾病核酸杂交人乳头瘤病毒
1762例红细胞输注患者的疗效分析
2019年
目的评估红细胞输注后临床疗效,分析无效输注的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762例红细胞输注的输血相关资料,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记录,分析临床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在1762例输注红细胞治疗中,无效输注287例(16.3%),其中急性失血的红细胞输注无效率最低,为9.3%,而手术失血为12.1%,最高的是慢性疾病的无效率为19.1%。有妊娠、>40岁、输血量>8U、输血≥3次患者红细胞输注无效率分别高于无妊娠、21~40岁、<4U和输注1次患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输注无效并不罕见,其输注疗效与个体状况密切相关,应当制定有效的输血策略,提高患者的有效输注。
王泉赵莉
关键词:红细胞输注疗效分析影响因素
胃癌患者常规凝血试验与血栓弹力图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常规凝血试验与血栓弹力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1月于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胃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国际抗癌联盟TNM分期标准分为I期组(n=11)、II期组(n=16)、III期组(n=33)、IV期组(n=10),根据肿瘤侵犯深度分为早期胃癌组(n=17)、进展期胃癌组(n=53),又根据是否转移分为转移组(n=24)、无转移组(n=46),遵循1∶1匹配原则选择70例同期来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血栓弹力图、常规凝血试验及血常规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胃癌患者常规凝血试验与血栓弹力图的相关性。结果:II期组、III期组、IV期组患者的R值、K值及LY30值显著小于I期组、健康对照组,Angle角、MA值、Cl值及FIB、PLT、AT-III水平均显著大于I期组、健康对照组(P<0.05),且II期、III期、IV期组间患者分期越晚,其Angle角、MA值、Cl值及FIB、PLT、AT-III水平越大,R值、K值及LY30值越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胃癌组、进展期胃癌组患者的R值、K值及LY30值显著小于健康对照组,Angle角、MA值、Cl值及FIB、PLT、AT-III水平均显著大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进展期胃癌组患者的R值、K值及LY30值显著小于早期胃癌组,Angle角、MA值、Cl值及FIB、PLT、AT-III水平均大于早期胃癌组(P<0.05);转移组患者的R值、K值及LY30值显著小于无转移组、健康对照组,Angle角、MA值、Cl值及FIB、PLT、AT-III水平均显著大于无转移组、健康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胃癌患者R值、K值、LY30值与FIB、PLT、AT-III水平呈负比(r<0,P<0.05),Angle角、MA值、Cl值与FIB、PLT、AT-III水平呈正比(r>0,P<0.05)。结论:胃癌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不同TNM分期、不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之间常规凝血试验及血栓弹力图参数存在差异,
丁静王义康王泉
关键词:胃癌血栓弹力图
1762例红细胞输注患者的疗效分析
2018年
目的评估红细胞输注后临床疗效,分析无效输注的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762例红细胞输注的输血相关资料,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记录,分析临床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在1762例输注红细胞治疗中,无效输注287例(16.3%),其中急性失血的红细胞输注无效率最低,为9.3%,而手术失血为12.1%,最高的是慢性疾病的无效率为19.1%。有妊娠、>40岁、输血量>8U、输血≥3次患者红细胞输注无效率分别高于无妊娠、21-40岁、<4U和输注1次患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输注无效并不罕见,其输注疗效与个体状况密切相关,应当制定有效的输血策略,提高患者的有效输注。
王泉赵莉
关键词:红细胞输注疗效分析影响因素
基于临床资料、凝血-纤溶指标构建车祸创伤并发DIC的预警模型
2025年
目的基于临床资料、凝血-纤溶指标构建车祸创伤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预警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4月该院收治的215例车祸创伤患者作为建模集,根据是否并发DIC分为DIC组、无DIC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凝血-纤溶指标[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时间(K)、凝固角(Angle)、最大振幅(MA)、纤溶指数(LY30)、凝血指数(CI)],经Lasso回归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车祸创伤并发DIC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采用R语言rms程序包、递归分割法构建列线图预警模型;采用Bootstrap法绘制校准曲线验证预测价值。另选取2024年5-8月该院收治的50例车祸创伤患者作为外部验证样本。结果建模集215例车祸创伤患者中,82例发生DIC(DIC组),133例无DIC(无DIC组),DIC发生率为38.14%。DIC组糖尿病比例、简明损伤定级(AIS)评分≥4分比例、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D-D水平、TM水平、LY30均高于无DIC组(P<0.05),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血小板计数、FIB水平、CI均低于无DIC组(P<0.05)。GCS评分12~15分、CI>-3.50是车祸创伤并发DIC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AIS评分≥4分、ISS>25分、D-D>578.60μg/L、TM>14.50 TU/mL、LY30>5%是车祸创伤并发DI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上述独立相关影响因素构建的车祸创伤并发DIC预警模型的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935;校准曲线在内部与外部验证集中均显示该模型具有较高区分度及预测价值。结论GCS评分12~15分、CI>-3.50是车祸创伤并发DIC的独立保护因素,AIS评分≥4分、ISS>25分、D-D>578.60μg/L、TM>14.50 TU/mL、LY30>5%是车祸创伤并发DIC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的预警模型预测性能良好,可为预测、防治车祸创伤后并发DIC提供可靠理论依据。
王艳秋余汉忠戴必照王泉丁静张建超
关键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预警模型
宫颈病变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基因型分析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了解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在不同宫颈病变患者中的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分布。方法采用凯普导流杂交技术,对452例宫颈病变患者下生殖道标本进行21种HPV亚型检测。结果患者标本除43、44亚型外,其他19种HPV亚型均被检出,总阳性率为63.7%(288/452)。单一亚型阳性率为74.0%(213/288),二重亚型为20.1%(58/288),三重亚型为4.5%(13/288),三重以上亚型为1.4%(4/288)。在452例宫颈炎、宫颈湿疣、宫颈上皮瘤样变(CIN)和宫颈癌患者中,HPV感染率分别为26.8%(40/149)、65.6%(42/64)、84.5%(175/207)和96.9%(3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阳性宫颈病变患者主要高危基因型感染率依次为HPV16(34.4%)、58(15.3%)、52(11.1%)、18(10.4%)和33(5.9%)型。结论在本地区高危型HPV感染的主要亚型为16、58、52、18、33.常见亚型符合亚洲和中国人群的分布规律,又有一定的区域性。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及多重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变的主要原因之一,HPV-16亚型是宫颈癌的最大威胁。
王泉李玉强范友谊高立勇
关键词:宫颈肿瘤宫颈疾病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
RPR、TP-ELISA、TPPA试验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评价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明胶凝集试验(TPPA)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制定结合实际的梅毒血清学筛选检测方案。方法采用RPR、TP-ELISA、TPPA试验检测430例梅毒患者,其中临床一期现症梅毒患者184例,既往梅毒感染而无临床症状患者246例,同时检测健康体检者52例,RPR阳性患者采用血清倍比稀释检测,报告最高稀释度。结果在430例梅毒患者中,TPPA阳性428例,ELISA阳性426例,RPR阳性237例。在4例TP-ELISA阴性患者中,TPPA检测均为阳性,对样本稀释后再检测TP-ELISA,结果有3例阳性,这3例患者RPR检测均为高滴度现症一期梅毒患者。在52例健康体检者中,RPR和TP-ELISA各有1例阳性,TPPA全部为阴性。3种不同检测方法的灵敏度:TPPA>TP-ELISA>RPR,且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方法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均高于单一方法,其独立检测的特异度均高于98%。结论 TP-ELISA、TPPA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TP-ELISA适合筛选试验,TPPA适合复检确认,RPR可判断是否为现症患者,并用于观察梅毒治疗及预后,不同方法互相补充才能提供科学的实验结果。
丁静王泉王庆国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抗ds—DNA抗体、抗ENA多肽抗体联合检测在SLE诊断中的应用
2008年
目的为探讨抗ds—DNA抗体、抗ENA多肽抗体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抗ds—DNA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抗ENA多肽抗体试剂盒(免疫印迹法IBT)分别检测抗ds—DNA抗体及抗ENA多肽抗体谱。结果156例SLE患者中共检出抗ds—DNA抗体阳性98例(62.8%),抗ENA多肽抗体阳性112例(71.8%),SLE患者组抗ds—DNA抗体及抗ENA多肽抗体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抗ds—DNA抗体及抗ENA多肽抗体在SLE诊断中具有互补作用,并能提高对SLE诊断符合率,在观察治疗及预后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王泉范友谊赵建斌
关键词:抗ENA多肽抗体系统性红斑狼疮
婴幼儿湿疹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分析婴幼儿湿疹的常见过敏源,为诊治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湿疹新发、过敏原阳性患儿30例,通过过敏原检测系统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儿中,食物过敏原阳性16例(53.33%);吸入过敏原阳性10例(33.33%);同时有食物和吸入过敏阳性4例(13.33%)。30例婴幼儿湿疹中,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阳性总检出率为80.00%,早期检出2种或2种以上的抗体阳性率为26.67%。多项检测分析结果显示,食物摄入性食物过敏最常见的为新鲜牛奶(30.00%)和蛋清(23.33%),其次为虾(20.00%)、牛肉(13.33%);其他主要过敏原依次为尘螨(10.00%)、狗毛发及皮屑(6.00%)、猫毛发及皮屑(3.33%)。结论:食物过敏原的过敏率比吸入过敏原高,新鲜牛奶为最常见过敏原。
丁静王泉
关键词:婴幼儿湿疹总IGE特异性IGE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筛查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筛查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该院导流杂交技术检测452例宫颈疾病患者宫颈细胞内感染21种HPV基因型,TCT作为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细胞学筛查,同时进行阴道镜检查并取组织活检,以宫颈组织病理学结果为确诊标准。结果高危型HPV在452例患者中总检出率为49.3%,其中在212例宫颈组织学阳性患者中的检出率为84.4%,两者均显著高于TCT技术阳性率(P<0.05)。高危型HPV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患者中的感染率分别为76.9%(70/91)、85.9%(61/71)、92.3%(24/26)和100%(24/24),随宫颈病变程度地加重感染率升高。以组织诊断学为标准,高危型HPV与TCT联合检测(平行试验)对CIN、宫颈癌等高级别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5%、74.6%、77.6%和99.4%,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均较单独高危HPV及TCT检测显著提高(P<0.01)。结论 HPV基因分型检测联合TCT技术能显著提高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更加有效地筛查宫颈癌。
王泉李玉强范友谊高立勇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病变导流杂交薄层液基细胞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