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杰
- 作品数:21 被引量:4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航空轴承钢的真空低压渗碳工艺被引量:8
- 2020年
- 利用洛氏硬度计、维氏硬度计及光学显微镜等研究了真空低压渗碳工艺对航空轴承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经渗碳后产生了大量连续的粗大网状碳化物,但在渗碳后热处理工艺中碳化物形貌逐渐变为非连续的网状;有效硬化层由渗碳后的0. 45 mm逐步增加到设定值附近(0. 77 mm);渗层硬度梯度中的"低头"现象也逐步消除,从渗层到心部硬度平缓降低;相较于原始硬度,试验钢的表面硬度经渗碳后增加了11 HRC,经过全工序真空低压渗碳后提高了16~18 HRC。
- 王会王昊杰贾涛田勇王昭东
- 关键词:网状碳化物残留奥氏体
- 高温凝固相转变规律及其在板坯连铸中的应用
- 控制铸坯在凝固时裂纹的产生是当前提高铸坯质量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国内外专家通过不同的切入点对此进行了研究。在工艺上,通过采取改变冷却参数和化学成分等角度进行控制。理论研究主要从包括包晶反应在内相关引起体积收缩的相转变角度去...
- 王昊杰
- 关键词:板坯连铸数值模拟
- 文献传递
- 铝带材气垫式热处理过程的张力控制被引量:6
- 2017年
- 利用气垫式热处理技术进行固溶处理是生产高表面质量、高性能铝合金板带材的重要途径,带材张力的稳定控制是实现该技术工程应用的关键环节之一。以某厂铝合金汽车板热处理生产线为背景,对张力控制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生产线张力控制体系架构,给出了适用气垫式热处理过程的张力控制策略,并应用于大工业生产。张力控制系统运行稳定,控制精确,较好地满足了工业生产的实际需要,为铝合金汽车板产品的稳定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李家栋王昊杰王昭东韦云松李勇
- 关键词:气垫炉汽车板多电机同步
- 预氮化对Cr-Co-Mo-Ni轴承钢渗碳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化学热处理工艺对轴承钢的服役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了预氮化工艺对新型Cr-Co-Mo-Ni轴承钢渗碳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经预氮化处理的渗碳层组织可划分为析出物和针状马氏体区,析出物、针状马氏体和板条马氏体混合区,以及析出物和板条马氏体区,且在原渗氮形成的白亮层位置有数量较多的微小孔洞出现。预氮化全工艺试样表层含铬碳化物析出较少,随渗层深度的增加,次表层析出较多的含铬碳化物且尺寸较大。相较于仅渗碳试样,在表层相同位置,经预氮化处理的试样在回火后,析出物的尺寸更细小。预氮化能够提高渗碳效率,增加渗层硬度,在全工艺试样渗层深度为0.12~0.82 mm,预氮化试样的硬度高于仅渗碳试样,且经渗后热处理的硬度增加程度也显著高于仅渗碳试样。
- 宋超伟田勇王昊杰王昭东
- 关键词:力学性能真空渗碳
- 真空渗碳炉加热系统结构优化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9
- 2019年
- 为了优化加热系统结构,保证真空渗碳炉加热性能,采用COMSOL有限元软件建立真空渗碳炉加热过程数值模型,分析了加热系统中石墨加热管的数量、长度和分布半径等关键结构参数对工件表面热流密度、有效加热区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加热功率恒定,减小加热管数量、长度和分布半径均可以使工件表面热流密度增大,加热效率提高;将加热管数量设为偶数,并适当减小加热管长度,增加加热管分布半径可以显著改善有效加热区内温度分布均匀性.该研究结果对真空渗碳炉加热系统结构设计优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刘静李家栋王昊杰王昭东
- 关键词:真空渗碳炉结构优化温度均匀性数值模拟
- 一种高温凝固相转变规律测定实验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凝固相转变规律测定实验方法及装置,属于检测仪器仪表。本发明高温条件下,在现场冷速下测量金属及合金凝固特性,真实模拟现场工况;模拟测定高温凝固相转变规律SPT得出相转变温度点,观察整个相变过程,对相转变进...
- 王昊杰麻永林邢淑清李爱莲刘炳广许建飞刘丕亮
- 文献传递
- Q345D低碳钢近平衡凝固相的转变试验被引量:1
- 2015年
- 为了研究近平衡凝固对液相线和包晶反应温度的影响,分别采用差热分析仪和自制的高温相转变凝固试验装置对Q345D低碳钢进行凝固相转变试验及高温凝固组织研究。试验表明,试样在近平衡冷却条件下20和30℃/min冷却时,与平衡凝固相转变相比初生铁素体析出温度分别降低了56和88℃,包晶反应转变温度分别降低了29和68℃。另外,在液相线以上发生近平衡凝固后得到的组织为液相直接形成奥氏体;在包晶转变温度发生近平衡凝固时,形成奥氏体晶粒形核较小,晶内组织为针状马氏体,晶界处有少量δ-铁素体,包晶反应未发生;而在奥氏体转变区发生近平衡凝固时,奥氏体晶粒充分长大,即包晶反应转变完全发生,同时δ-铁素体消失。
- 黄艳丽白庆伟王昊杰邢淑清马茹刘炳广
- 关键词:包晶反应
- 真空低压渗碳工艺数值模拟研究
- 真空低压渗碳是世界最先进的热处理手段之一,也是近年发展较快的热处理新技术.与传统渗碳方法相比,真空渗碳可精确控制碳含量,使渗碳产品具有更好的渗层均匀性和表面质量,且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航空航天等领...
- 王昊杰王昭东李勇李家栋刘宇佳阚立烨
- Q345D连铸板坯凝固过程模拟与验证被引量:4
- 2013年
- 采用二维有限元技术,依据连铸机的生产条件,建立了板坯凝固过程传热模型。分析了影响连铸机板坯出机温度的主要因素,获得了拉速、过热度、水量对连铸坯出机温度的影响。通过分析钢水在整个凝固过程坯壳出口温度及厚度的变化规律,适当地提高拉速、控制二冷喷水量和关掉二冷末端冷却水能提高铸件温度。
- 孙建平王昊杰李德发刘炳广麻永林
- 关键词:传热模型出机温度
- 航空齿轮钢16Cr3NiWMoVNbE的真空低压渗碳被引量:7
- 2020年
- 对航空齿轮钢16Cr3NiWMoVNbE进行真空低压渗碳热处理,研究了真空渗碳、淬火、冰冷处理以及回火工艺对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钢经渗碳淬火处理后,从表面到心部的组织可分为碳化物区、碳化物与针状马氏体混合区、针状马氏体区和心部板条马氏体区。在碳化物区的晶界有大量的块状Cr碳化物析出,在析出位置Ni元素较少。在针状马氏体和板条马氏体基体中细小的析出物为Nb、V、Mo微合金元素的碳化物。从渗碳钢表面到心部,随着碳浓度的降低硬度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渗层深度为0.95 mm。冰冷处理使残余奥氏体进一步转化为马氏体,使实验钢的硬度大幅度提高。
- 王斌何燕萍王昊杰田勇贾涛王丙兴王昭东
- 关键词:金属材料真空渗碳残余奥氏体碳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