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岚
- 作品数:36 被引量:296H指数:11
- 供职机构: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湖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两起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食物中毒的病原学研究及溯源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两起同地区发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分离株之间的分子流行病学关系。方法参照国家标准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培养与鉴定,用PCR方法和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分析分离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检出1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病人生物标本检出6株,剩余食品中9株,烤鸡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最高;葡萄球菌肠毒素均为SEA型,同一事件的菌株为同一克隆株;两起事件的菌株PFGE型别不一致,药敏结果也有差异。结论两起SEA型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由不同来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所导致。
- 邓荣婧贾华云王岚颜淑妩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药敏实验
- 湖南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风管系统卫生状况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了解湖南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风管系统卫生状况。方法检测空调风管积尘量,积尘中的细菌含量和真菌含量。结果34家三星级以上宾馆和大型商场、超市三项卫生学指标无差异,严重污染占91.18%,中度污染占5.88%,合格的占2.94%,空调风管积尘量中位数为4.85g/m2,细菌含量中位数8400cfu/g,真菌含量中位数为15000cfu/g,三项卫生学指标相互之间均无相关关系,使用年限和积尘量呈正相关,和细菌含量及真菌含量之间则无相关关系。结论湖南省的集中空调污染严重,尤其是真菌污染特别严重,要特别加强真菌的防制。
- 覃迪吴传业湛志飞李四海黄涛王岚刘建琪
- 关键词:集中空调风管卫生状况
- 食源性沙门菌耐药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17年
- 沙门菌是全球最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可通过污染的食物感染人类引起食源性疾病,同时也可将沙门菌的耐药性传递给人类。近年来,沙门菌耐药性呈不断增强趋势,耐药性沙门菌的暴发流行及其耐药谱和耐药机制的变化发展,对公共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国际上已认识到它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影响。本文对食品中分离的沙门菌耐药状况和耐药机制进行了综述。
- 贾华云王岚张红湛志飞
- 关键词:沙门菌食源性耐药
- 长沙市沙门菌表型特征及PFGE分子分型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 研究长沙市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耐药特点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对分离自长沙地区食源性疾病粪便标本及市售食品中的70株沙门菌,用玻片凝集试验确定血清型,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 结果 鼠伤寒沙门菌为优势血清型,占51.43%,其次是肠炎沙门菌,占7.15%。在抗生素敏感性测试中,对氨苄青霉素、磺胺嘧啶和氯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8.57%、61.43%和57.14%。62.86%(44/70)的沙门菌呈多重耐药,且鼠伤寒沙门菌的多重耐药率比其他血清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68,P〈0.01)。PFGE分型结果显示69株沙门菌按照100%的相似度可分为57个PFGE型,36株鼠伤寒沙门菌可分为4个聚类,相似度在58.1%-100%之间。 结论 本市的沙门菌以鼠伤寒和肠炎沙门菌为主,PFGE分型结果显示可能存在沙门菌的流行株,且菌株耐药形势严峻。
- 杨柳青欧新华贾华云苏良刘晓蕾王岚
- 关键词:沙门菌血清学药物敏感性脉冲场凝胶电泳
- 湖南省2000~2005年钩端螺旋体病病原学及血清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2
- 2006年
- 目的掌握湖南省钩端螺旋体(钩体)病流行的主要血清群(型)及其分布,为钩体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钩体病监测实施方案,对带菌动物及病人进行病原学监测,对临床疑似钩体病人进行血清学监测。结果动物及病人所分离的70株钩体菌株分属8个血清群9个血清型,其中42株为黄疸出血群(60.00%),17株为赛罗群(24.29%);43株分离自黑线姬鼠(61.43%),17株分离自东方田鼠(24.29%)。临床疑似钩体病人血清学监测,阳性率较高的主要有黄疸出血群(12.01%)、秋季群(7.65%)、流感伤寒群(3.62%)、澳洲群(3.02%)。结论黑线姬鼠、东方田鼠是我省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分别携带黄疸出血群、赛罗群萨克斯可宾型及沅江型;我省钩体病流行的菌群主要是黄疸出血群,秋季群、流感伤寒群、澳洲群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 王岚吴子贵龙智钢刘建琪孔璐
-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
- 湖南省动物源性食品中沙门菌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 研究湖南省动物源性食品中沙门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10年在湖南省10个市的集贸市场和超市,按照无菌采样原则采集畜肉159份、禽肉152份,动物性水产品381份,共计692份样品,分离沙门菌,进行血清、耐药表型和PFGE分子分型.结果 692份动物源性食品中,93份样品检出沙门菌,检出率为13.4%,禽肉、畜肉和水产品中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23.0% (35/152),22.6% (36/159)和5.8%(22/381),水产品中沙门菌检出率低于禽肉和畜肉(x2值分别为33.86、33.29,P值均<0.05).分离菌株血清型呈多样化分布,优势血清型为德尔卑沙门菌,占35.1%(33/94).79.8% (75/94)的菌株至少对一种抗生素耐药,31.9% (30/94)的菌株对5种以上抗生素耐药,呈多重耐药性,禽、畜肉中分离菌株的多重耐药率分别为47.2% (17/36)和22.2%(8/36),禽肉分离的多重耐药菌株高于畜肉(x2=4.96,P<0.05).试验菌株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达62.8%(59/94).PFGE分型可以分为69个PFGE型,优势型为7型(6株)、15型(4株)和22型(6株).结论 湖南省动物源性食品沙门菌污染严重,且菌株耐药形势严峻,PFGE分型结果提示可能存在沙门菌流行株.
- 贾华云高立冬郭云昌李薇薇王岚陈帅张红
- 关键词:沙门菌属食品污染动物源性食品药敏试验
- 湖南省医院血液透析用水卫生质量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3
- 2004年
- 目的了解湖南省医院血液透析用水的卫生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湖南省14个市(州)99家医院的血液透析室采集血液透析用水,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检测钙、氯化物、氟化物、锌、钠等22个理化指标及致热原和细菌总数,按照美国人工脏器协会(ASAIO)和美国医疗促进协会(AAMI)制定的透析用水标准进行评价。另外对血液透析用水的水处理设施的运行和维护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99家医院中血液透析用水卫生质量完全合格的有31家,占32%。透析用水中致热原、细菌总数、钙、氯化物、氟化物、锌离子、钠离子合格率分别为44.4%、71.7%、90.9%、97.0%、99.0%、99.0%、99.0%。2000-2003年安装并投入使用的透析用水处理设施的透析用水合格率(45.1%)显著高于1995-2000年投入使用的设施合格率(16.7%),χ2=9.293,P<0.05。三级甲等医院的透析用水合格率(46.2%)显著高于二级甲等医院(23.3%),χ2=4.48,P<0.05。结论血液透析用水的卫生质量与水处理系统的使用时间、水处理量、水处理系统的滤砂、活性碳、离子交换树脂、反渗透膜的及时更换及消毒和储水罐防护措施等有关。
- 吴传业黄涛李四海陈彦华李开宇王岚陈贵秋
- 关键词:卫生调查
- 公共用品和餐具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了解长沙市公共场所业的公共用品和餐饮业的餐具卫生消毒状况。方法:根据国家卫生标准和检验方法,2001-2004年对长沙市部分宾馆、酒店的公共用品和餐具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2001-2004年公共用品消毒效果总合格率为95.37%,4年合格率分别为92.41%、96.73%、97.73%、98.94%。餐具消毒效果总合格率为83.21%,4年合格率分别为76.56%、80.93%、87.20%、93.33%。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公共场所业的公共用品消毒效果比餐饮业的餐具消毒效果好(P〈0.01)。结论:长沙市公共场所业的公共用品和餐饮业的餐具卫生状况逐年有所改善,应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监测,提高其卫生消毒质量。
- 王岚刘建琪胡小红杨烈张新雄李开宇
- 关键词:消毒
- 2006-2009年湖南省桶装饮用水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了解湖南省桶装饮用水卫生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其饮用安全性。方法按国家饮用水检测标准方法对桶装纯净水、饮用水、矿泉水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霉菌和酵母菌的实验室培养与检测,应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分析不同饮用水总合格率之间的差异,并对抽检样品与送检样品的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 147份桶装饮用水合格率为65.3%,不合格指标以菌落总数为主;2006-2009年不同饮用水之间总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48,P<0.01);送检样品合格率为76.5%,高于抽检样品合格率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P<0.05)。结论加大力度对桶装纯净水进行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找出关键控制点,是抓好桶装饮用水卫生质量的关键。
- 刘建琪王岚刘运芝张林青杨烈贾华云胡旃张红
- 关键词:桶装饮用水微生物
- 湖南省食品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了解湖南省食品卫生质量状况,掌握其微生物污染的特点.方法:使用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和卫生标准对2002~2004年省级抽检和送检食品进行微生物检测和评价.结果:2002~2004年共检测13类食品2 569份,合格2 296份,总合格率为89.37%;各年度间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x2=10.18,P<0.05);其中送检食品合格率明显高于抽检食品合格率,两者有显著性差异(x2=65.27,P<0.05);各类食品中以饮料和糖果的合格率为最高,均达100%,豆制品的合格率最低仅为60.53%,13类食品间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x2=423.88,P<0.05);微生物4个检测指标间亦有显著性差异(x2=261.18,P<0.05),菌落总数合格率最低.结论:不同种类食品受微生物污染程度有所不同,应重点加强对豆制品、瓶装(桶装)饮用水、槟榔、冷冻饮品等的卫生监督管理.
- 王岚龙智钢刘建琪杨烈张新雄
-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污染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