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妍柏 作品数:37 被引量:157 H指数:7 供职机构: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重症肺炎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微小RNA-127-5p的表达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 探讨微小RNA-127-5p(miR-127-5p)在重症肺炎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重症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0例重症肺炎患者及10例非呼吸道感染术后患者(需辅助通气)的BALF.采用miRNA芯片技术对两组患者BALF中的miRNA进行筛选,初步建立重症肺炎BALF的miRNA差异表达谱,筛选出其中有明显差异表达的mi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BALF中miR-127-5p的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BALF中miR-127-5p表达对重症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40例患者中无剔除病例,均纳入最终分析.初步分析筛选建立了重症肺炎患者BALF中miRNA差异表达谱,并筛选出其中40个表达上调的miRNA和113个表达下调的miRNA.重症肺炎患者BALF中miR-127-5p表达量明显低于非呼吸道感染术后患者(2-ΔΔCT:0.578±0.226比1.004±0.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52,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miR-127-5p诊断重症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5〔95%可信区间(95%CI)=0.721~0.989,P=0.001〕;当临界值取0.840时,敏感度为86.7%,特异度为70.0%,阳性似然比为2.89,阴性似然比为0.19.结论 BALF中miR-127-5p可作为诊断重症肺炎的分子标志物. 王昭君 刘勤富 王晓红 王妍柏 张珺 周文杰 杨晓军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miR-583靶向调控DDX5促进HBV复制和表达 2022年 目的探讨miR-583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表达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人稳转HBV病毒的肝癌细胞HepG2.2.15,并将HepG2.2.15分为空白对照组、NC-siRNA组(转染NC-siRNA)及miR-583 siRNA组(转染miR-583 siRNA)。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miR-583、DDX5 mRNA及HBV DNA表达,酶联免疫(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s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法验证miR-583与DDX5的靶向关系。结果与HepG2细胞相比,HepG2.2.15细胞中miR-58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DDX5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NC-siRNA组相比,miR-583 siRNA组HepG2.2.15细胞中miR-58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DDX5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细胞上清液中HBV DNA、HBsAg、HBeAg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Target ScanHuman网站预测及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均显示,miR-583与DDX5存在靶向调控关系。结论miR-583能促进HBV复制、表达,可能与靶向抑制DDX5表达有关,下调miR-583表达可抑制HBV复制、表达。 黄学兰 王妍柏 王银锋 李想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pEGFP-N1-omp25荧光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克隆布鲁氏杆菌外膜蛋白omp25基因并构建荧光真核表达载体p EGFP-N1-omp25,检测其在大鼠脑内的表达。方法根据Genebank中omp25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以布鲁氏杆菌总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omp25基因片段,并将omp25基因片段及质粒p EGFP-N1分别进行进行酶切、体外连接,使其定向重组,构建其重组质粒。将制备的重组质粒经侧脑室注射至大鼠,检测p EGFP-N1-omp25在大鼠脑内的表达。结果 PCR扩增出642bp大小的片段,挑取的LB固体培养基上的单菌落经菌液PCR、酶切、测序表明成功构建了p EGFP-N1-omp25荧光真核表达载体。质粒经大鼠侧脑室注射后,脑组织冰冻切片可见荧光表达。结论采用体外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布鲁氏杆菌外膜蛋白omp25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且重组质粒在大鼠脑组织内成功表达。 马巧丽 刘爱翠 王妍柏 汪超 王振海关键词:布鲁氏杆菌 侧脑室注射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病相关抗体检测及脑脊液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病相关抗体的检测以及脑脊液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4例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进行副瘤性抗体、抗AQP-4抗体和抗NMDA受体抗体等相关抗体的检测,并对患者的脑脊液进行细胞学检查,分析抗体阳性患者的脑脊液生化、IgG和细胞学的检查结果。结果共有7例患者的神经系统自身抗体为阳性,3例为抗NMDA受体抗体阳性,3例为抗AQP-4抗体阳性,1例为抗GABAB抗体阳性。3例抗体阳性患者的脑脊液蛋白高于正常值;7例葡萄糖含量均正常;2例氯化物浓度略低于正常值;6例脑脊液IgG含量升高;脑脊液中白细胞数为(15~82)×106/L或者正常,其中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88%~94%,浆细胞最高占白细胞总数的5%。结论神经系统自身抗体的检测及脑脊液检查具有重要的意义;7例抗体阳性患者的脑脊液蛋白浓度、IgG浓度和白细胞数升高或正常,葡萄糖和氯化物浓度正常或稍偏低,细胞学反应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 侯玉婷 吴若芬 吴若芬 韩丽青 王妍柏 郑文丽 杨丽萍关键词:神经系统 自身免疫病 抗体检测 脑脊液检查 拉莫三嗪RP-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建立适用于临床药物浓度监测的拉莫三嗪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方法 以替硝唑作内标,用氯仿作萃取剂,Symmetry-C 18反相色谱柱,乙腈-0.02mol·L-1,磷酸二氢钾(体积比为25:75)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柱温37℃,检测波长:210nm.结果 拉莫三嗪在0.5~ 8.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日间、日内RSD均<7.50%,提取回收率>68.00%.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能够满足拉莫三嗪临床药浓度监测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求. 何学仙 张鹏 王妍柏 王振海关键词:拉莫三嗪 高效液相 药物浓度监测 癫痫 333例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细胞形态特征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 总结333例脑脊液(CSF)细胞学的检查结果,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分析脑脊液中各类细胞特征,提高脑脊液细胞学分类的准确性,有助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应用细胞玻片离心仪制片、瑞氏-姬姆... 吴若芬 何学仙 王妍柏 李莉小鼠miRNA-203慢病毒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病毒包装与滴度测定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构建microRNA-203(miR-203)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并对其进行病毒包装、鉴定与滴度测定。方法利用化学合成miR-203发夹前体结构RNA(small hairpin RNAs,hRNA),并将其克隆入pSicoR质粒中,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利用脂质体将鉴定的阳性重组pSicoR-miR-203表达载体、pCMV-VSV-G和pCMV-dR8.91三个质粒共转染到HEK-293T细胞,分别在48h和72h收获上清,包装产生慢病毒。将所得病毒悬液梯度稀释后感染293T细胞,检测病毒滴度,并将制备的病毒颗粒尾静脉注射Balb/c小鼠,检测miR-203在小鼠体内的表达与分布情况。结果酶切及测序结果证明成功构建了pSicoR-miR-203重组质粒,并成功的包装成慢病毒,病毒滴度为5×107 TU.mL-1。重组病毒在Balb/c小鼠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均有表达。结论成功构建miR-203慢病毒表达载体,获得高效表达miR-203的慢病毒颗粒,为miR-203靶基因筛选及其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黄学兰 徐广贤 贾伟 王妍柏 董辉 魏军关键词:慢病毒 绿色荧光蛋白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用于脑脊液中肺炎链球菌检测的价值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技术用于脑脊液(CSF)中肺炎链球菌检测的价值。方法利用RPA技术检测CSF中肺炎链球菌。根据肺炎链球菌LepA基因设计RPA反应引物,收集临床确诊和疑似的52例细菌性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CSF标本并提取DNA,采用RPA技术对临床CSF进行LepA基因扩增检测。结果52例患者的CSF标本经微生物培养有19例(36.5%)为阳性,阳性标本中有7例检出肺炎链球菌,这7例患者CSF标本的RPA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微生物培养为阴性的33例(63.5%)患者中有7例患者CSF标本的RPA检测结果为阳性。共14例患者CSF标本的RPA检测结果为阳性,从中选取10例患者CSF标本的RPA扩增产物经纯化后,与肺炎链球菌LepA基因目的片段进行核酸序列比对,其比对结果一致。结论RPA技术可用于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病原菌的快速检测。 侯玉婷 俞梦楚 王妍柏 张庆关键词:细菌性脑膜炎 肺炎链球菌 脑脊液 羊种布鲁杆菌外膜蛋白31诱导BV-2小胶质细胞自噬体形成 2017年 目的确定羊种布鲁杆菌外膜蛋白31(Omp31)对BV-2小胶质细胞自噬形成的影响。方法 (0.17、0.50、1.50、4.50、13.50)μg/m L Omp31分别处理BV-2细胞6 h,实时定量PCR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LC3BⅡ蛋白、LC3B蛋白的表达;采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各组细胞自噬体,ELISA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的水平。结果 Omp31处理增加BV-2小胶质细胞LC3BⅡ蛋白水平,且0.5μg/m L Omp31处理LC3BⅡ蛋白增加最明显;0.5μg/m L以下的Omp31对LC3B mRNA的表达有促进作用,大于0.5μg/m L Omp31则抑制LC3B mRNA的表达;0.5μg/m L Omp31能诱导BV-2细胞形成较多自噬体;Omp31能诱导BV-2细胞表达TNF-α、IL-6,但抑制IL-10的表达。结论 0.5μg/m L剂量的Omp31能诱导BV-2细胞发生明显自噬。 王钊 王妍柏 张吉 徐婷 林涛 马博雅 王振海关键词:外膜蛋白 小胶质细胞 自噬 抗原负载的DC诱导CIK对MDA-MB-231细胞的杀伤活性研究 被引量:1 2011年 探讨乳腺癌相关抗原负载后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株的杀伤效应。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常规法诱导DC、CIK细胞;流式细胞技术分析测定细胞表型;用反复冻融法制备MDA-MB-231细胞的相关抗原,并测定抗原浓度;MTT法分别测定在四个不同效靶比时CIK、DC+CIK和抗原负载的DC+CIK三组效应细胞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CIK细胞分别与DC和Ag-DC共培养后,可见CD3+CD56+双阳性表达细胞较培养前显著增加(P<0.05);将负载肿瘤相关抗原的DC与CIK共培养后,杀瘤活性明显提高(P<0.05)。提示,抗原负载的DC与CIK细胞共同孵育培养后,在相同效靶比时,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杀伤效应与CIK细胞和DC-CIK两组效应细胞相比有显著提高,表明抗原负载后可提高CI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为乳腺癌临床生物免疫治疗提供实验室基础。 王妍柏 杨宝珍 陈耀平 潘月英 杨芝红 张成磊关键词:肿瘤抗原 C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