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永瑜

作品数:29 被引量:162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老年
  • 10篇动脉
  • 6篇代谢
  • 6篇血流
  • 6篇血压
  • 6篇高血压
  • 5篇血流动力学
  • 5篇血清
  • 5篇综合征
  • 5篇老年人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5篇反应蛋白
  • 4篇心病
  • 4篇综合征患者
  • 4篇脑血
  • 4篇冠心病
  • 3篇蛋白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糖代谢

机构

  • 18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名古屋大学
  • 1篇药理学教研室
  • 1篇交通大学

作者

  • 26篇潘永瑜
  • 8篇刘芳
  • 5篇张江蓉
  • 5篇王一尘
  • 5篇潘志红
  • 5篇潘志红
  • 4篇李东霞
  • 4篇杨玲
  • 3篇袁惠敏
  • 3篇高兴旺
  • 3篇沈伟
  • 2篇徐燕玲
  • 2篇朱红莲
  • 2篇袁惠敏
  • 2篇石晓欣
  • 2篇宓继红
  • 2篇渠胜英
  • 2篇李冬霞
  • 2篇段俊丽
  • 1篇陈敏怡

传媒

  • 4篇老年医学与保...
  • 3篇中华实用诊断...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国外医学(心...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全国心脑血管...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2篇1999
  • 2篇199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辛伐他汀改善老年人脑动脉血流动力学的临床研究
1999年
目的 辛伐他汀对老年人的调脂作用和改善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效果.方法 55例年龄60岁以上血清胆固醇>5.7mmol/L(220mg/dl)为研究组,55例年龄60岁以上血清胆固醇<5.2mmol/L(200mg/dl)者为对照组.研究组服用辛代他汀每日5mg,16周后重复血脂和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查.结果 研究组血清胆固醇从7.46 ±0.85降至5.73±0.90(P<0.01),甘油三脂从1.85±103降至1.70±0.88(P>0.05),低密度脂蛋白从5.97±0.86降至3.55±0.92(P<0.01).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在治疗后均有改善,如血流速度平均值(左侧)由20.78±6.43增至21.97±5.29(P<0.01),脑血管外周阻力(左侧)由75.72±22.99降至64.73±20,69(P<0.01).结论 辛伐他汀治疗16周可以通过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改善脑血管供血状态.
王一尘袁惠敏张江蓉李冬霞沈伟宓继红潘永瑜潘志红高兴旺
关键词:老年人脑动脉血流动力学辛伐他汀血清胆固醇脑血管
银杏叶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性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银杏叶对血液流变性的作用,以期寻求降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小板活性及血液黏稠度的新途径。方法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N组):拜心同30mg早晨顿服;阿司匹林组(A组):拜心同30mg早晨顿服+拜阿司匹林100mg睡前顿服;银杏叶组(Y组):拜心同30mg早晨顿服+银杏叶片2片三餐后用水吞服,疗程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小板聚集率、血浆中血小板α2颗粒膜蛋白、血栓素B2水平及血液黏稠度指标。结果N组血小板功能及血液黏稠度某些指标有所下降(P〈0.05),而A组及Y组所测指标较治疗前好转更多(P〈0.01或P〈0.05),且A、Y两组间比较仅在个别指标有差异(P〈0.05)。结论银杏叶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小板功能及血液黏稠度的影响与阿司匹林作用几乎相当。
潘永瑜杨玲李强
关键词: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银杏叶血液流变性
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及冠心病的关系被引量:23
2001年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基因多态性对血脂代谢的影响及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对10 0例冠心病患者和 5 0名正常对照者 ,采用酶法测定血浆脂质和载脂蛋白 (Apo)水平。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的方法。结果 冠心病组ApoE4/ 3基因型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冠心病患者ApoE4/ 3基因型携带者总胆固醇和ApoB水平高于其它基因型者 (P <0 .0 5 ) ,其它血脂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对血脂水平有明显作用 。
潘永瑜胡洁李东霞潘志红王一尘
关键词:冠心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血脂代谢
CRUSADE评分联合血栓弹力图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出血风险的评估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运用CRUSADE评分系统联合血栓弹力图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抗栓治疗中的出血风险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住院的ACS患者病历249例,用CRUSADE评分联合血栓弹力图评估ACS患者30天出血事件的发生。结果:随访的249例ACS患者,共有46例(18.5%)患者发生了出血事件;按照CRUSADE评分进行危险分层,极低危组、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极高危组的出血率分别为:15%、7.5%、21.2%、32.5%26.7%;各组间出血率的比较:中危组、高危组及极高危组各组的出血率均高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高危组出血率高于极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极低危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危组以上患者出血率高于低危组以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危组以上中危组、高危组及极高危组各组间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照血小板抑制率中位数分组,大于中位数组的出血率高于小于中位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PAg T抑制率(ADP)是ACS患者抗栓治疗中出血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利用ROC曲线分析CRUSADE评分、血栓弹力图以及两者联合对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的评估,两者联合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单独利用CRUSADE评分。结论:随着CRUSADE评分危险分层的增加出血的发生率亦呈增加趋势;危险分层低危以上的患者,不论中危、高危、极高危发生出血事件风险较低危险以下有明显增加;血栓弹力图监测血小板抑制率可作为CRUSADE评分的补充,提高对ACS患者出血风险的预测。
卫洋洋刘芳张江蓉曹青潘永瑜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栓弹力图出血并发症
高敏C反应蛋白与老年糖耐量减低患者不同血糖水平的相关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了解老年糖耐量减低患者不同血糖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308例老年非糖尿病患者,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组80例及糖耐量减低组(研究组)228例,再根据餐后2 h血糖水平将研究组分为低高血糖组85例,中高血糖组72例及高高血糖组71例。测定各组身高、体质量、血压、血脂、血清C反应蛋白、空腹胰岛素等生化指标并比较分析。结果:低密度脂蛋白对照组低于糖耐量减低各组,而高密度脂蛋白对照组高于糖耐量减低各组,对照组与糖耐量减低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糖耐量减低3组间无论血糖水平高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高血糖组高敏C反应蛋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最高,分别为(1.69±0.93)mg/dL,(2.60±2.06)mg/dL,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低高血糖组、中高血糖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高敏C反应蛋白与餐后2 h血糖呈正相关。结论:糖耐量减低患者已存在脂代谢异常,餐后2 h血糖为10.0~11.1 mmol/L的老年糖耐量减低患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人群,需早期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
刘芳潘志红潘永瑜
关键词:葡萄糖代谢障碍C反应蛋白老年
轻度肾功能不全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2004年
目的 探讨轻度肾功能不全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 6 4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行冠脉造影 ,按入院时血清肌酐是否 >10 6 .0 8μmol/L分为肾功能正常组及肾功能不全组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用造影图像处理系统测量 ,并以病变损害的程度评分。分析轻度肾功能不全和冠脉狭窄程度的定性及定量关系。结果 轻度肾功能不全独立于其他冠心病易患因素 ,与冠脉狭窄程度相关。结论 轻度肾功能不全可以作为评估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沈丽王一尘徐燕玲潘永瑜袁惠敏刘芳
关键词:肾功能不全冠状动脉疾病
过量服用蛋氨酸所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缺血性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2
2003年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过量服用蛋氨酸会导致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增高、内皮功能受损、血管舒缩功能减弱。本研究使用过量服用蛋氨酸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缺血下肢血管新生的情况 ,判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缺血性血管新生的影响。将 36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分为两组 :对照组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对照组始终给予自来水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则给予含有 0 .5 %蛋氨酸的饮水。两组动物分别按上述方法给予不同饮水 2周后 ,手术切除左侧股动、静脉 ,观察缺血 2 8d内缺血区域血管新生和侧枝血管形成的情况。过量服用蛋氨酸导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减弱了大鼠下肢慢性缺血性血管新生和侧枝血管的建立 ,这可能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减弱内皮源性一氧化氮生物活性有关。
段俊丽李月王一尘潘志红高兴旺潘永瑜方根强室原丰明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蛋氨酸
老年人血栓调节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栓调节蛋白(TM)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8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按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值分成4组:低度危险组42例,中度危险组8例,重度危险组24例,极度危险组6例。比较4组血浆TM值。结果4组间的血浆TM随着钙化总积分的增加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浆TM值和冠状动脉钙化总积分呈正相关(r=0.957,P<0.01)。结论血浆TM水平是反映老年冠心痛患者内皮损伤的良好标志。也是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指标。
潘志红张江蓉袁惠敏刘芳李东霞潘永瑜
关键词:冠心病血栓调节蛋白内皮细胞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法的实施与探讨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寻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行之有效的临床教学方法。方珐对学员进行培训前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水平测试,设置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采用病例讨论、角色扮演法、模拟人操作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通过对学员培训前后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水平比较.评价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根据学员培训前后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水平的测试成绩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以“因材施教”为原则的临床教学方法,使学员的整体水平在培训后有了显著提高,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单炯潘志红潘永瑜范亚可陈敏怡
关键词:全科医师临床教学方法
正常老年人和高血压者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比较的探讨
1998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者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意义.方法采用脑血流动力学分析仪检0,脑血流动力学参数(正常老年者26例,老年高血压者26例).结果老年高血压者其脑血流速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均明显下降,脑血管外周阻力明显增高,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接近正常.结论控制血压能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参敷.
潘永瑜徐文正沈伟潘志红
关键词:脑血流动力学老年高血压正常老年人控制血压外周阻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