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波
- 作品数:19 被引量:561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盗血程度及类型的关系被引量:115
- 2004年
- 目的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分析锁骨下动脉 (Sub A)起始段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SSS)的盗血程度和类型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总结 15 2例经TCD检查诊断的Sub A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 (其中 4 5例进一步行DSA检查 )。根据同侧椎动脉 (Ip VA)TCD检测的血流方向 ,将盗血程度分为 :无盗血 (Ip VA完全正向 )、Ⅰ度盗血 (Ip VA收缩期有切迹 )、Ⅱ度盗血 (Ip VA收缩期反向 ,舒张期正向 )和完全盗血 (Ip VA完全反向 )。盗血途径 :基底动脉参与盗血 (基底动脉呈盗血频谱 )或不参与盗血两种。根据DSA管径大小将Sub A狭窄程度区分为 5 0 %~ 74 % ,75 %~ 95 %和闭塞三种情况。结果 (1) 96例有临床缺血表现 ,其中VBI占 76 % ,同侧上肢缺血症状占 9% ,两种症状均有占 14 %。 83%患者两侧收缩压差≥ 2 0mmHg(1mmHg =0 133kPa) ,而仅有 33%患者舒张压差≥ 2 0mmHg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2 ) 4 5例进一步行DSA检查患者的Sub A狭窄严重性与椎动脉盗血程度成正比(P <0 0 5 )。 (3)TCD检查无盗血 34 2 % ,Ⅰ度盗血 19 9% ,Ⅱ度盗血 15 8% ,完全盗血 30 1%。VBI与盗血程度无关 (P =0 5 4 )。 15 2例患者中 5 2例 (34 2 %
- 高山黄一宁刘俊艳汪波
-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TC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动脉造影
- 经颅多普勒超声常规探测中偶发微栓子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相关性
-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常规探测中偶然出现的微栓子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患者的TCD数据库,分析偶发微栓子的发生率,栓子的血管的分布、栓子来...
- 徐蔚海陈洁胡英环汪波果红艳高山崔丽英
- 关键词:微栓子信号缺血事件疾病类型经颅多普勒超声
- 20例颈内动脉闭塞患者TCD分析
- 经颅多普勒应用于临床脑血管病检查已有十多年了,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充分肯定.本文将2004年7月-2005年8月近一年的住院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中检测出20例颈内动脉闭塞者,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 汪波李丽高山徐蔚海
- 关键词:颈内动脉闭塞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血管病影像学检查
- 文献传递
- 45岁以上中老年头痛患者脑血管病变的分析被引量:8
- 2000年
- 目的 探讨中老年头痛患者脑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的发生频率。方法 病人组 :大于 4 5岁无神经系统局灶体征的头痛患者967例 ;对照组 :同年龄健康人群 1 2 83人。用经颅多谱勒超声(TCD)检测颅内Willis环及颅外颈部血管。结果 头痛病人组血管狭窄的发生率( 5 4 8%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 2 0 3% ) (P<0 0 1 )。血管性头痛患者血管狭窄的发生率更高 ,为 7 69%。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病变的发生率4 1 %高于椎基底动脉系统 0 1 3% (P <0 0 0 1 ) ,颅内血管病变的发生率 3 93%较颅外 1 5 5 %高 (P <0 0 1 )。结论 头痛与脑血管狭窄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严重头痛有时是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唯一的临床表现。且以颈内动脉系统及颅内血管病变更多见。
- 高山黄一宁汪波高静李燕李舜伟
- 关键词:头痛经颅多谱勒超声脑血管狭窄
- 性传播疾病673例分析
- 1989年
- 性传播疾病(STD)在我国再次流行以来,我院自1982年起不断发现新病例。兹就近七年来新发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及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共673例分析如下。梅毒1984年6月开始发现1例二期梅毒。
- 李世泰阎虹姜国调王宝明邵燕苓陈定一陈亦芳王慧珍倪安平汪波
-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二期梅毒梅毒患者早期梅毒一期梅毒
- 卒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大动脉病变的关系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确定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血管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TCD)、头核磁血管成像(MRA)或脑血管造影(DSA)评估152名患者颅内外病变血管数,用狭窄或闭塞的脑血管数来反映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低同型半胱氨酸组83人,Hcy为(15.31±3.08)μmol/L,病变血管数量:(1.86±1.51)支;高同型半胱氨酸组69人,Hcy为(34.47±21.38)μmol/L,病变血管数量为:(1.52±1.46)支。两组间病变血管数量没有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同型半胱氨酸与颅内外大血管病变无关。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无关。同型半胱氨酸可能只是血管病变过程中的标志物。
- 彭斌高山于丙琦朱迎慧汪波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缺血性卒中动脉粥样硬化
- 经皮血管内成形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9
- 2000年
- 目的 观察经皮血管内成形术 (PTA)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SSS)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有症状SSS患者 15例 ,全部为男性 ,平均年龄 5 9岁 (43~ 75岁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6例 ,患肢缺血 3例 ,两组症状兼有 6例。 13例经股动脉、2例经腋动脉行狭窄部位球囊扩张术 (右侧 7例 ,左侧 8例 ) ,术中及术后给予抗凝治疗。全部患者术前后均行脑血管造影 (DSA)和经颅多谱勒超声检查 (TCD) ,术后每半年或病情有变化时复查TCD。结果 术前DSA检查狭窄均大于 85 % ,椎动脉逆行显影 10例 ,显影淡 5例。扩张后 13例残余狭窄 <30 % ,1例接近 5 0 % ,另 1例因反复缩窄行支架置入术 ,术后椎动脉均正向显影良好。术前全部患者TCD均测到反向血流 ,术后除 1例有反向血流外 ,其余均为正向血流。术前患健侧收缩压差 (43± 14)mmHg ,术后为 (9± 6 )mmHg。 3例出现轻度并发症。平均随诊 2 5个月 (11~ 6 5个月 ) ,2例分别于术后 1和 8个月时复发。结论 PTA是治疗SSS安全有效的方法 ,长期应用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能取得理想的远期疗效 ,TCD可作为常规的随诊手段。
- 高山黄一宁金征宇汪波
-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血管成形术
-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治疗及随诊中的应用被引量:18
- 2000年
-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观察在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SSS)手术和介入治疗中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 行手术和介入治疗的SSS患者 3 6例 ,包括经皮血管内成形术(PTA) 15例 ,颈总动脉 锁骨下动脉搭桥术 (搭桥 ) 18例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支架 ) 3例。治疗前后均行TCD检查 ,2例PTA治疗患者行术中大脑后动脉 (PCA)血流监测。结果 ①术前TCD改变 :病变同侧椎动脉 (VA)完全反向 ( 2 0例 )或双向 ( 16例 ) ,无纯正向血流 ;11例基底动脉 (BA)、6例PCA呈双向或反向 ,其余均为正向血流 ;病变对侧VA呈收缩期血流速度增快的高阻力频谱。②术后TCD改变 :除失败的 1例VA为双向血流外 ,其余VA、BA和PCA均为正向 ,VA正向者中有 12例束臂试验后血流速度有部分下降 ,但不出现反向血流 ;病变对侧VA血流频谱恢复正常 ;2例PTA术中监测PCA ,随着球囊扩张次数的增加 ,残余狭窄程度的减轻 ,PCA血流由反向变为双向最后变成正向。③平均随诊 2 5个月 ,5例复发 ,TCD测到4例VA反向血流 ,1例治疗对侧VA双向血流。结论 TCD是观察SSS现象及窃血程度的敏感方法 ,且能判断颅内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受影响的情况 ,因此能准确地评价治疗效果并可用于长期随诊。
- 高山黄一宁汪波
-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经颅多普勒超声
- 烟雾病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05
- 2006年
- 目的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问世后,烟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了北京协和医院自TCD应用于临床后(1992-2004年)的54例烟雾病的特点。35例(65%)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19例(35%)通过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确诊。结果(1)起病年龄有两个高峰,10岁左右和40岁左右。≤25岁年龄组19例(35%,中位数9岁),〉25岁年龄组35例(65%,中位数39岁)。(2)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包括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在内的缺血性血管病,共39例(72%)。以缺血为首发症状的发生频率在不同年龄组分别为:〈16岁年龄组87%;16—30岁年龄组55%和〉30岁年龄组71%。脑出血8例(15%),发病年龄17—49岁。其余7例首发症状表现为非典型血管病临床表现。确诊时为脑出血的10例患者均直接经DSA检查诊断,而非出血的44例患者中的37例(84%)先经TCD筛查而后行DSA或MRA确诊为烟雾病。结论TCD能够发现更多缺血性和表现为非典型血管病临床症状的烟雾病患者,我们的资料显示,成年发病的烟雾病患者较儿童更多。此外,虽然脑出血好发于成年人,但无论儿童期还是成年期,烟雾病的临床表现都以缺血症状为主,尤其是TIA。
- 高山倪俊黄家星黄一宁汪波
- 关键词:脑底异常血管网病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 锁骨下动脉盗血的椎动脉和桡动脉血流分析被引量:23
- 2001年
- 目的 分析比较 19例锁骨下动脉盗血患者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和桡动脉间血流速关系。方法 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其血流速 ,并进行比较。结果 患侧反向椎动脉血流与桡动脉血流有显著相关性 (P<0 .0 5 ) ;锁骨下动脉与反向椎动脉及桡动脉血流速间无相关性 (P>0 .0 5 )。结论 锁骨下动脉盗血患者桡动脉血流速取决于侧支循环建立的完善与否。当侧支代偿好时桡动脉血流可完全正常 ;
- 汪波黄一宁高山
-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锁骨下动脉椎动脉桡动脉血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