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迪
- 作品数:13 被引量:71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省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西酞普兰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临床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 2013年
- 西酞普兰是一种新型的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能有效抑制5-HT的再摄取,主要用于抑郁性精神障碍(内源性及非内源性抑郁)、抑郁症及焦虑症的常规治疗。笔者应用西酞普兰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162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 凌迎春段迪钱蠡林秀琴
-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首发西酞普兰
- 精神分裂症及抑郁发作患者血清心肌酶的研究被引量:17
- 2007年
-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及抑郁发作患者血清心肌酶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动态监测281例精神分裂症和223例抑郁患者的心肌酶谱,正常对照50名。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或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病情。结果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组与阴性症状组及双相抑郁患者的血清心肌酶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P<0.01),阳性症状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高于阴性症状组(P<0.01)。各指标测定水平与精神分裂症及双相抑郁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且随着病情得到控制,各指标均逐渐下降并趋于正常。单相抑郁患者与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抑郁患者的血清心肌酶活性明显增高与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心肌酶谱检测对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抑郁的病情估计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单相抑郁患者治疗前后均无心肌酶活性明显增高。
- 凌迎春段迪徐红英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心肌酶双相抑郁
- 同等剂量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研究喹硫平同等剂量治疗精神分裂症时的稳态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间的关系。方法以固定剂量喹硫平(600 mg/d)治疗1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同时测定治疗第2、4、8周的稳态血清药物浓度。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BPRS减分率与血药浓度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TESS分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喹硫平的血药浓度检测有助于确定药物有效浓度及毒性浓度之间的范围,做到用药个体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段迪凌迎春周月琴王玲英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喹硫平血药浓度临床疗效
- 血管性痴呆及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变化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和阿尔茨海默症(AD)患者血清中的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ho1)结果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1例血管性痴呆和62例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血清并与50名正常人对照。结果AD组与VD组血...
- 段迪凌迎春周月琴
- 关键词:甘油三酯总胆固醇
- 文献传递
- 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电休克治疗抽搐阈值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测定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电休克治疗的抽搐阈值,分析影响抽搐阈值的因素,探索适合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电休克治疗的参数。方法对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试行电休克治疗,采用Saekeim推荐的滴定法,从48mC起,逐渐增加电量,直至脑电图显示患者癫痫发作,以确定患者首次电休克治疗的抽搐阈值,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动态电阻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对抽搐阈值的影响程度。结果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电休克治疗的抽搐阈值平均为(81.55±21.98)mC,男性较女性高29.4%,抽搐阈值与性别、年龄、动态电阻相关,其中男性、年龄偏大阈值偏高,而动态电阻与抽搐阈值呈负相关,三者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101、0.433和-0.252,三者共决定了抽搐阈值的61.8%(R2=0.618),抽搐阈值与体重、PANSS得分相关性不明显。结论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电休克治疗的抽搐阈值较欧美人群低,可用性别、年龄和动态电阻来预测患者的抽搐阈值。
- 甘建光田国强吴景竹段迪
- 关键词:电休克抽搐精神分裂症动态电阻
- 血管性痴呆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变化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含量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4例血管性痴呆和78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中TG及TC的含量并与50名正常人对照。结果AD组与VD组血清TG[(1.98±0.98)mmol/L,(2.13±1.01)mmol/L]及TC[(6.52±1.42)mmol/L,(6.36±1.15)mmol/L]均高于对照组[(1.32±0.88)mmol/L,(5.45±0.93)mmol/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VD组T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D组与VD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和VD患者血清TG及TC含量明显增高,降低TG及TC可能对AD和VD的预防和治疗有益。
- 段迪凌迎春周月琴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
- 利培酮合并米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被引量:4
- 2007年
- 汪洁甘建光刘广华段迪骆建忠
- 关键词:利培酮米氮平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
- 利培酮联合米氮平或帕罗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4
- 2008年
- 目的比较利培酮联合米氮平或帕罗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将8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利培酮联合米氮平组(A组)和利培酮联合帕罗西汀组(B组),各40例。两组患者分别用利培酮联合米氮平、帕罗西汀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PANSS阴性因子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和总分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NSS阳性因子分、阴性因子分和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利培酮联合米氮平或帕罗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均有较好疗效。
- 汪洁甘建光段迪刘广华骆建忠
- 关键词:利培酮米氮平帕罗西汀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
- 阿立哌唑对难治性抑郁症的增效作用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对难治性抑郁症的增效作用及安全性。方法被确诊为难治性抑郁症的病例32例,在服用原抗抑郁药的基础上给予阿立哌唑5mg.d-1,po,观察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及临床大体印象量表(CGI)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及安全性。结果29例完成了8周的观察。8周末有效26例,痊愈9例。治疗第1周末与基线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静坐不能,发生5例。结论阿立哌唑作为抗抑郁药增效剂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安全有效。
- 董莹盈汪洁刘广华段迪
- 关键词:阿立哌唑增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