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丹
- 作品数:106 被引量:16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42例报告
-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2例和39例,比较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方案有效率分别为95.2%,82....
- 梁莉君梁丹
- 关键词:尼莫地平血管性痴呆
- 小儿肺热止咳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80例
- 2016年
- 观察小儿肺热止咳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儿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儿加服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对所有患儿均进行IgA,IgM水平检测,比较两组患儿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IgA和IgM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治疗后IgA和IgM水平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小儿肺热止咳口服液治疗支原体肺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体液免疫反应,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梁丹伦俊杰施玉旋
- 关键词:阿奇霉素支原体肺炎体液免疫
- 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53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支原体肺炎的患儿158例,分为红霉素组、阿奇霉素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为55例、50例和53例,分析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 3组治疗方案有效率分别为70.9%、76%、92.5%,红霉素组和阿奇霉素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和阿奇霉素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
- 梁莉君梁丹吕永丰
-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红霉素阿奇霉素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药学监护(1例临床报道)被引量:2
- 2015年
- 药师参与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药学监护,发现以及解决的问题包括给予调整埃索美拉唑用药频次(qd给药)、生理盐水作为溶媒、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不必调整剂量、延长美罗培南输注时间(T=3 h)以及避开CTTR对药物的清除,旨在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等药学建议。另外,强调关注替加环素相关性胰腺炎风险的发生,生长抑素奥曲肽对血糖的影响以及患者肠内营养胃潴留的情况,减少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
- 梁丹梁莉君吕永丰任建英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药师药学监护
- 蓝芩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蓝芩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126例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含片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蓝芩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者在利巴韦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蓝芩口服液,可提高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嘉升梁丹
- 关键词:手足口病蓝芩口服液临床疗效分析
- 丹红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血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血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3年12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进行常规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胰岛功能及血流变学、血脂等关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后胰岛功能指标中的C肽、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Ic)和血流变学、血脂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及血脂,疗效明显。
- 梁丹汪锦飘梁莉君吕永丰伍俊妍
-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
- 缬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 2016年
- 探讨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缬沙坦治疗)和对照组(依那普利治疗)各6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前、后的动态血压监测及相关指标。结果:经两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坐位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谷值均较基线明显降低,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老年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是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理想的制剂。
- 梁丹刘利娜刘超平
- 关键词:依那普利原发性高血压
-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儿童癫痫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 2016年
- 探讨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对癫痫患儿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20例癫痫患儿,均给予丙戊酸钠,其中单独用药60例,其余患儿联用卡马西平、氯硝西泮等,观察并对比联合用药和单独用药时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临床效果的关系,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患儿年龄越小,丙戊酸钠血药浓度达到有效浓度的概率越低,小于3岁的患儿中有43.6% 低于有效血药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药浓度达 50-100ug / ml 时,单独应用丙戊酸钠疗效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药浓度大于100ug/ml时,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血药浓度的上升而升高,与低浓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联合用药中,卡马西平和苯巴比妥等药会降低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与单独用药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监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对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应根据血药浓度个体化用药。
- 梁丹陈嘉升吴庆欢
- 关键词:丙戊酸钠癫痫
- 我院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16年
- 考察老年患者用药期间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影响因素,为降低老年科ADR发生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2015年1-12月在我院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非条件 Loigstic多因素回归进行分析,考察引起ADR的危险影响因素。结果:共有5867例患者经药物治疗,其ADR发生率为5.63%。ADR累及器官/系统以过敏反应(32.7%)和消化系统(35.6%)为主。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用药疗程和合并用药种数等均为发生 ADR的独立影响因素。经非条件 Loig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给药剂量大、用药疗程长、静脉给药和同时使用多种药物等因素均使患者发生 ADR的危险性增加。结论:临床在监测 ADR工作中尤其需重视对老年患者 ADR危险因素的监测,加强对其用药指导以提高用药依从性,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以降低 ADR的发生率。
- 梁丹刘利娜陈楚雄
- 关键词:老年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影响因素
- 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血管性痴呆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5例和35例,比较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方案有效率分别为91.4%,85.7%,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 梁丹陈嘉升梁莉君
- 关键词:尼莫地平多奈哌齐血管性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