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刚
- 作品数:11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9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动脉加门静脉灌注化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评价肝动脉加门静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4 8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随机分成 3组 :肝动脉加门静脉灌注化疗 (Ⅰ组 ) 17例 ,肝动脉灌注化疗 (Ⅱ组 ) 16例 ,门静脉灌注化疗 (Ⅲ组 ) 15例。术后 2周开始化疗 ,化疗方案为氟尿嘧啶 (5 FU) 5 0 0mg/m2 +丝裂霉素 (MMC) 4mg/m2 +表阿霉素 (EPI) 6 0mg/m2 ,每周 1次 ,2~ 3次为 1个疗程。 3组化疗方案的剂量、频次均相同。结果 肝转移灶治疗有效率 (CR +PR) :Ⅰ组为 76 5 % ,Ⅱ组为 6 2 5 % ,Ⅲ组为 4 6 7% ,Ⅰ组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患者 0 5、1、2年生存率Ⅰ组为 10 0 %、82 4 %和 5 2 9% ,Ⅱ组为 87 5 %、6 2 5 %和 4 3 7% ,Ⅲ组为93 3%、6 0 %和 33 3% ,Ⅰ组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3组患者均无严重毒副反应及并发症出现。结论 肝动脉加门静脉灌注化疗可使局部药物达较高浓度 ,分布更均匀 ,是治疗和预防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有效方法 ,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或门静脉灌注化疗。
- 何建苗蒲永东曹志宇杨波董立国朱志东林刚李江刘卫平
- 关键词:结肠直肠肿瘤灌注肝动脉门静脉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经验 ,以及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 0 0 0年 1 1月至 2 0 0 2年 6月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 2 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无复发 ,术后发生尿潴留 2例、阴囊积液 2例、切口感染 1例。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复发率低、创伤小、恢复快。
- 杨波蒲永东林刚何建苗董立国刘卫平
- 关键词: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复发性腹股沟疝
-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的疗效观察
- 2006年
- 目的:观察大隐静脉曲张伴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行单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疗效,探讨下肢浅静脉曲张伴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合理治疗方式及二者的关系。方法:分析1996年4月至2003年9月间收治的单纯大隐静脉曲张(简称隐曲组)患者321例及大隐静脉曲张伴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简称隐深组)患者 45例手术前后症状、体征、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总随访率89.4%,平均随访6.04年。隐曲组复发率1.16%,隐深组无复发者,两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隐曲组的绝大部分症状、体征(除水肿外)均于术后得到明显改善,隐深组除疼痛、搔痒、湿疹外其余症状、体征均于术后得到明显改善(P<0.05),隐深组虽然术后仍存在着病理性返流,但较术前亦有明显的减轻(P<0.01),在返流程度方面手术前后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对大隐静脉曲张伴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单纯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疗效满意。
- 杨波蒲永东董立国林刚曹志宇
- 关键词: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疗效观察
- 胃癌区域动脉置泵化疗及外周静脉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观察胃癌根治术后肿瘤区域动脉置泵化疗及外周静脉化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3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 2周开始化疗 ,按化疗方法不同分为 :外周静脉化疗组 (静化组 ,n =4 2 )、泵内化疗组 (泵化组 ,n =4 1) ,两组均在化疗前及化疗结束后 1~ 4d内抽外周静脉血检查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含量 ,另设对照组 (n =32 )作相同检查。结果 静化组化疗后的CD3和CD4、CD4 /CD8比值及IgG、IgA、IgM含量均明显低于化疗前 (P<0 .0 5 ,P<0 .0 1) ,并明显低于泵化组化疗后 (但CD4、IgM除外 ) ,P <0 .0 5 ;而泵化组化疗前、后CD3、CD4和CD8、CD4 /CD8比值及IgG、IgA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肿瘤区域动脉置泵化疗较外周静脉化疗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 杨波蒲永东蒋成来林刚何建苗董立国朱志东
- 关键词:胃癌动脉置泵化疗外周静脉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
- 近红外线对不可触及的乳腺病变的诊断体会
- 1999年
- 所谓不可触及的乳腺病变(nonpalpable breast lesion NPBL)是指临床上未发现任何异常,而仅在乳腺摄片中发现的病变。各种乳腺疾病都可表现为NPBL。乳腺钼靶摄片普查表明3%~4%的妇女患有NPBL,其中10%~30%为恶性病变。
- 林刚蒲永东
- 关键词:不可触及的乳腺病变近红外线乳腺摄片普查表针吸细胞学检查血管改变
- 超选择靶区动脉置泵综合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评价术中超选择靶区动脉内置泵,术后皮下泵内区域灌注化疗药物及免疫制剂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疗效。[方法]随访观察88例手术证实不能切除的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经术中选择性肿瘤供血动脉内置泵,术后泵内灌注化疗药物及免疫制剂后的疗效。其中胃癌45例,直肠癌31例,结肠癌12例。[结果]化疗后,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77例,其中11例行二次根治性癌肿切除术;稳定者(NC)9例,无1例恶化者(PD)。有效率89.8%(79/88)。置泵术后生存满1、2、3年者分别为86.4%(76/88)、30.7%(27/88)、10.2%(9/88),平均生存期为21.5个月。[结论]术中超选择靶区动脉内置泵,术后泵内灌注化疗药物及免疫制剂是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有效方法,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手术切除率。
- 蒲永东朱志东何建苗杨波董立国林刚刘君
- 关键词:晚期胃肠道肿瘤药物疗法介入疗法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评价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lymphnodebiopsy ,SLNB)的必要性、可行性、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脂质体 亚甲蓝混合物对本院 2 0 0 1年 6月~ 2 0 0 2年 12月收治的 32例T1~ 2 N0 M0 乳腺癌患者进行SLNB。随后常规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lymphnodedisescetion,ALND)。将切除的前哨淋巴结 (SLN)和腋窝淋巴结 (ALN)同时送病理检查 ,了解其符合率 ,并评价SLNB在早期乳腺癌中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成功确定患者SLN 31例 ,共 5 7枚 ,成功率为 96 .9% (31/ 32 ) ;SLN阳性 9例(2 9.0 % ) ,SLN阴性 2 2例 (70 % ) ;ALN阳性 10例 (31.3% ) ,ALN阴性 2 2例(6 8.8% ) ;SLNB的灵敏度为 90 .0 % ,准确性为 93.8% ,假阴性率为 10 .0 % ,假阳性率为 0。结论 SLNB可以准确地预测乳腺癌患者ALN的组织学特征 ;利用脂质体
- 何建苗蒲永东曹志宇杨波董立国朱志东林刚李江
- 关键词:乳腺肿瘤病理学外科活组织检查前哨淋巴结
- 肝动脉加门静脉灌注化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应用研究
- 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致死原因,也是最常见的内脏转移,约50[%]70[%]的结直肠癌患者会出现肝脏转移。多数学者认为结直肠癌肝转移以手术治疗效果为佳。可惜手术切除率仅为20[%]25[%],余下大部分患者需寻求更有效...
- 何建苗蒲永东曹志宇杨波董立国朱志东林刚李江刘卫平
- 关键词:肝动脉门静脉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灌注化疗
- 文献传递
- 链激酶预防肠粘连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2年
- 林刚蒲永东杨波
- 关键词:动物实验链激酶肠粘连腹部手术
- 76例腹部交通伤检查方法评价被引量:3
- 1999年
- 蒲永东刘君朱志东林刚
- 关键词:腹部损伤交通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