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茜茜
- 作品数:22 被引量:395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档案鉴定理论体系重构探析——基于我国档案鉴定概念演变的思考被引量:7
- 2018年
- 档案鉴定理论体系以档案价值理论为基础,以档案鉴定理论为构成实质。传统档案鉴定理论体系以档案信息内容的价值评估为核心基础,已难以涵盖实际工作中所存在的多元档案鉴定活动与现象。通过对我国标准中档案鉴定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演变分析发现,档案鉴定概念演变中蕴含着档案价值内涵的变化,即不再仅以档案信息内容所传达的价值为标度,而是在主客体档案价值观的基础上.由档案属性、档案内容和来源背景以及档案价值实现方式等多个方面构成。本文据此最终提出档案鉴定理论体系的重构也应当以主客体档案价值观为基础,以档案属性鉴定、档案内容和来源背景鉴定、档案价值实现方式鉴定三个方面作为档案鉴定理论体系的三个基点进行拓展。
- 杨茜茜
- 关键词:档案鉴定档案管理电子档案
- 数字人文视野下的历史档案资源整理与开发路径探析——兼论档案管理中的历史主义与逻辑主义思想被引量:52
- 2019年
- 原档查阅、档案汇编或是简单的检索利用都依托于档案资源的历史主义整理与开发,这种单一的路径模式已难以适应以数字人文为代表的问题导向式利用需求。文章以历史主义思想和逻辑主义思想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为出发点,选取欧洲数字人文项目“威尼斯时光机”和“协作式欧洲数字档案研究基础设施”(CENDARI)为案例,对其历史档案资源整理与开发路径进行分析。从案例剖析与理论溯源中,归纳并提出了数字人文视野下历史档案资源整理与开发的路径模型及其总体实施方式:首先以历史主义为核心,构建概念模型;其次在历史主义框架下进行逻辑主义整理与开发,开展档案数据深度处理;最后在逻辑主义基础上进行历史主义整理与开发,实现历史关联可视化。通过对该模型的阐释与分析发现,恰当运用逻辑主义方法能够使档案的历史主义价值发挥得到进一步深化。
- 杨茜茜
- 关键词:档案整理档案开发
- 我国文件档案“双轨制”管理模式转型——澳大利亚政府数字转型政策的启示被引量:39
- 2014年
- 我国正采取纸质与电子两种载体形式并行的"双轨制"和"双套制"文档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正逐步转向以电子文件管理为主的"单轨化",本文以澳大利亚政府数字转型政策为参照,从这一政策的支撑、核心、地位、实施主体和影响五个方面进行整理、介绍,并以此为启示,对我国文件档案"双轨制"管理模式转型的目标设定、转型模式、保障体系、实施主体进行了分析。
- 杨茜茜
- 关键词:档案电子文件管理双轨制双套制
- 数字社会背景下的档案制度优化研究——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例被引量:4
- 2023年
- 面向数字社会需求推动档案制度改革创新是档案事业融入数字中国战略的题中之义,智慧城市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实践领域,其中所呈现的档案管理需求对于研究档案制度优化具有启示意义。本文以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文本考察为基础,从电子档案应用、档案资源的建设、组织和集成四个方面进行梳理,分析发现其内含的档案制度逻辑变化表现为利用优先、数据复用、维系协作和融合嵌入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多源档案收集制度、建立数据级档案整理与利用制度、档案制度嵌入治理框架、强化档案共享利用协作制度、完善业务活动记录留存制度等优化策略。
- 杨茜茜
- 关键词:档案制度智慧城市
- 电子政务系统中的档案管理:问题与思考被引量:73
- 2015年
- 本文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对电子政务系统中档案管理的六个核心问题进行再思考。首先,提出应结合我国本土的工作实际,明晰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概念及其与"documents"、"records"等词的对应关系;其次,将"归档"分为预归档和正式归档两个步骤,并明确电子档案管理实际工作以归档为逻辑起点;再次,指出全程管理与前端控制理论在实践中难以实现,档案部门应明确自身在电子文件与档案管理全流程中的定位;具体地,本文又从电子档案的真实性与长期保存两个方面对档案部门的职责角色与工作原则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对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应有所包容,对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及其长期保存则要实行维护性管理;最后,通过对电子档案双套制、双轨制的现状、根源与趋势进行分析,提出应加快推动我国电子档案管理单轨化。
- 陈永生杨茜茜侯衡苏焕宁
- 关键词:电子政务电子档案档案管理前端控制
- 智慧社会背景下政务服务数据资源的档案化管理——基于电子证照应用管理的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政务服务数据资源的归档与共享是"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广东省电子证照为例,基于《广东省政务电子证照管理暂行规定》编制实践,从采集存储及利用过程两个层面对政务服务数据资源档案化管理的关键问题进行归纳研究。最终提出面向政务服务数据资源档案化管理的元数据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智慧社会背景中的档案工作定位与拓展,认为现阶段档案工作应以档案领域元数据的前置采集为重点。未来档案部门或许可以承担起政务数据资源交换中心的职能,通过积极"融入"政务服务工作,活化政务数据资源的档案化应用。
- 杨茜茜
- 关键词:电子政务
- 基于共享的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整合被引量:5
- 2014年
- 本文在对数字档案馆的信息资源共享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共享为目标,按来源把档案信息资源分为四类,并以此进一步探讨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组织、整合的新方式,旨在通过整合实现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 杨茜茜
- 关键词:信息资源共享
- 档案文化数据的整体性治理初探被引量:14
- 2021年
- 文化政策演变对档案文化建设具有牵引作用,当前文化大数据的建设发展对档案文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本文采用规范性研究的方法,以文化治理框架下档案价值发挥路径为理论基础,分析文化大数据治理背景下的档案需求,并指出当前档案文化数据管理中存在的碎片化、保障制度缺失和整合路径不清等问题;最后提出以档案文化数据为概念范畴的整体性治理思路,包括档案文化数据的横向与纵向整合,以及面向档案文化数据开放共享的制度完善。
- 杨茜茜
- 关键词:档案数据文化治理整体性治理开放共享
- 新时代档案价值鉴定的创新与档案资源建设的合理拓展
- 新时代背景下的档案工作和档案学研究要以体现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为出发点.本文通过比较中西方档案价值鉴定的概念认知发现,我国的档案价值鉴定概念是一种基于流程的概念体系,充分反映了我国档案工作体制的系统化特点及优势.在此基...
- 杨茜茜
- 关键词:档案管理馆藏资源
- 我国综合档案馆档案开放鉴定研究:方法框架构建被引量:15
- 2020年
- 我国新修订的《档案法》围绕促进档案开放,从需求保障和供给要求两个方面作出了多重规定,在此背景下,我国综合档案馆需积极开展档案开放鉴定。文章采用规范性研究方法,通过档案开放鉴定方法层面的问题和现状分析,以及开放鉴定的过程解析,从概念层面提出了包括开放鉴定统一描述框架、主体概念表达、客体特征分析和概念特征匹配的档案开放鉴定方法框架,并对构建该框架所需的可用技术方法进行了梳理,提出知识图谱、图像文本识别、元数据自动抽取、语义分析和数字取证是目前助力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实现数字化转型可依赖的主要技术方法。
- 杨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