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
- 作品数:45 被引量:223H指数:9
- 供职机构: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化学污染物监测中方法检出限及其确定方法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总结适合污染物监测的方法检出限的计算方法。方法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对检出限的概念和定义进行阐述,同时对污染物监测中常用检出限的测定方法进行分析,确认方法检出限的计算方法。结果严格按照分析方法的要求制备和处理7个以上浓度适宜(1~5倍方法检测限间)的重复加标样品,测量得到平均信号,求出标准偏差Sb后,采用通用分析方法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结论采用通用分析方法的公式进行计算,方法选择合理,可作为在污染物监测数据集中上报时,约定统一的方法检出限计算方法。
- 林国斌林麒杨艳
- 关键词:卫生检验污染物监测检出限
- 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砷形态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建立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砷形态的分析方法,对市售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砷的形态及含量进行调查,了解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砷的污染现状。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HPLC-ICP-MS)测定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砷形态,对市售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进行砷形态分析。结果建立的砷形态分析方法在0~10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标回收率在83.9%~94.4%,相对标准偏差(RSD)<5%。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砷形态以无机砷、二甲基砷酸(DMA)为主,无机砷与总砷含量存在正相关关系(r=0.636,P<0.001),无机砷检出率为90%,调查样品未见无机砷超标。结论建立的HPLC-ICP-MS测定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砷形态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砷化合物的测定。
- 杨艳陈宏靖李鑫郭冬冬
- 关键词:砷形态分析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纳豆中6种大豆异黄酮的含量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纳豆中6种大豆异黄酮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考察不同的预处理方法,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优化色谱条件,建立HPLC的测定方法。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plus-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0.5%乙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40℃。结果大豆苷、大豆黄苷、染料木苷、大豆素、大豆黄素和染料木素分别在8.2~82.0、8.3~83.0、8.0~80.0、8.2~82.0、8.6~86.0和8.0~8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分别为0.037、0.034、0.028、0.019、0.026和0.025μg/mL;回收率95.5%~102.8%;测得纳豆中含有大豆苷1.35mg/g、大豆黄苷0.22mg/g、染料木苷0.96mg/g、大豆素0.17mg/g、大豆黄素0.12mg/g和染料木素0.25mg/g。结论 HPLC法快捷简便、准确可靠、灵敏度高,符合日常检测要求,为纳豆保健功能开发奠定基础。
- 杨艳林宏琳华永有黄宏南
- 关键词:纳豆大豆异黄酮
-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法测定花粉中多种金属元素含量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不同品种及产地花粉的金属含量,为花粉原料选择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以34种松花粉和23种蜂花粉为样本,以铑(Rh)、铼(Re)为内标,测定样本中8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分析。结果花粉中铝含量最高,其次是硼,砷和镉含量最低;松花粉中的铝、铬、镍、砷、镉和铅高于蜂花粉,但硼和铜低于蜂花粉;两种花粉的金属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ICP-MS法测定花粉中金属元素,方法简便、准确可靠。蜂花粉与松花粉金属元素含量构成差异较大,应注重花粉原料选择、合理利用。
- 陈宏靖杨艳
- 关键词:花粉金属元素保健食品
-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亚氯酸盐、氯酸盐和高氯酸盐被引量:13
- 2021年
- 建立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亚氯酸盐、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方法。样品过0.22μm水系微孔滤膜后直接进样,进样体积为500μL,以IonPac AS20阴离子交换柱进行分离,以KOH溶液进行在线梯度淋洗,以电导检测器测定。结果表明:亚氯酸盐、氯酸盐和高氯酸盐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均为0.005~0.750mg·L^(-1),检出限(3S/N)分别为0.78,0.56,1.50μg·L^(-1);对实际水样进行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得到的回收率为88.0%~104%,89.0%~97.4%,89.2%~94.9%,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2.0%。按此方法分析了36份样品[自来水(12份)、桶装水(12份)和井水(12份)],亚氯酸盐、氯酸盐和高氯酸盐平均检出率分别为22.2%,55.6%,38.9%,残留量均小于标准限值(0.7,0.7,0.07mg·L^(-1))。
- 刘丽菁杨艳张文婷林麒
- 关键词:离子色谱亚氯酸盐氯酸盐高氯酸盐饮用水
- 水果中测定β-胡萝卜素的皂化及直接提取方法比较
- 2018年
- 目的研究比较皂化法和直接提取法两种不同前处理方法测定水果中β-胡萝卜素含量。方法以福建省30种本地水果为检测对象,采用优化后的直接提取法和皂化法测定β-胡萝卜素含量,分析比较二者的测定结果及可操作性等。结果皂化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3.1%~96.2%,相对标准偏差为6.9%~8.4%;直接提取法的平均回收率为73.2%~80.4%,相对标准偏差为2.8%~4.2%。皂化法的平均回收率高于直接提取法。两种方法所测定大部分水果的含量结果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1),建阳桔柚等4种柑橘类水果含量测定结果相差不大(P>0.05)。结论水果的β-胡萝卜素含量测定中,虽然皂化法实验操作稍微繁杂、耗时,但其测定结果较为准确。
- 郑仁锦林守二陈宏靖林麒杨艳华永有
- 关键词:Β-胡萝卜素水果皂化法
- 福建省部分食品中硼含量的本底值调查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了解福建省部分食品中硼含量的本底值。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福建省6类食品中硼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测定617份样本,检出527份,检出率为85.41%。所检测的食品中,茶叶中硼的检出量最高(P50为14.49mg/kg),其他五类食品检出量的P50值依次为:水果(4.36 mg/kg)、蔬菜(1.41 mg/kg)、粮食及其制品(0.44 mg/kg)、水产品(0.30mg/kg)、畜禽肉及内脏类(0.10mg/kg)。不同食品类别硼含量差异较大,产地来源不同的同种食品,硼含量也存在差异。结论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福建省6类食品中硼含量的本底值,为福建省食品相关监管部门有效监管食品中硼的添加提供了参考数据。
- 杨艳陈宏靖李鑫林坚林麒
- 关键词:食品硼本底值
- 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物中毒样本中的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的检测方法。方法用80%乙腈水(含0.1%的甲酸)超声振荡提取并离心,上清液经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用0.1%甲酸溶液洗脱。选用TSK-Gel Amide-80色谱柱(5μm,2.0mm×150mm);梯度洗脱;电喷雾负离子源(electrospray ion source,ESI);多反应监测模式(multiple response monitoring,MRM);基质匹配外标法测定12种PSP浓度。结果dcGTX2,dcGTX3,GTX5,C1,C2,dcSTX均有检出,3份中毒患者吃剩食物的总毒力(STXeq)分别为9295.6~19001.4μg/kg,7份涉事海域养殖场及附近乡镇市售贝类中有5份检出PSP,STXeq范围5091.7~23292.8μg/kg,2份未检出。结论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操作简单易行,可准确、快速测定食物中毒样本中的PSP。
- 郑仁锦林守二卢嘉丽杨艳黄宏南蔡茂荣
- 关键词:食物中毒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麻痹性贝类毒素双壳贝类固相萃取
-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灵芝中的硒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应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灵芝中硒的方法和技术。方法样品用硝酸-高氯酸消解,加入盐酸、铁氰化钾,反应后经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结果该方法线性范围0~50.0μg/L,相关系数(r)=0.9997,最低检出限0.18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0.41%~3.28%,回收率为95.3%~101.8%。结论该法具有便捷准确、灵敏度高、基体干扰少和节省试剂等特点,是测定硒的可靠方法。
- 杨艳林坚刘丽菁
- 关键词:灵芝硒原子荧光光谱法
- 福州市售食品中稀土元素的含量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了解福州市售食品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分析研究不同类别食品中稀土元素含量分布。方法在福州市采集7类食品共92份样本,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钇、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铒、钬、铥、镱、镥等15种稀土元素,并选择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茶叶和灌木枝叶作为定量分析的质量控制。结果茶叶中稀土含量超标率为70%,食用菌中稀土含量较高,蛋类最低,其余4类食品粮食、蔬菜、水产品和肉类中稀土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茶叶和食用菌中稀土含量较高,应加强对茶叶和食用菌的定期监测。
- 陆秋艳杨艳林坚
- 关键词:稀土元素食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