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法林抗凝治疗凝血酶原时间监测间隔时间及抗凝影响因素的观察 目的探讨口服华法林抗凝时凝血酶原时间(PT)监测的临床价值,观察抗凝指标国际正常化比率(INR)的最佳范围和监测最佳间隔时间。方法对59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应用ACL—200全自动血凝仪(IL公司),血液凝集仪... 杨桂斌 王建华 张夏 黄传荣 黄明关键词:凝血酶原时间 INR 华法林 机械瓣膜 文献传递 2例多发性骨髓瘤影响ABO血型鉴定的处理 2019年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其特征为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M蛋白)过度生成;MM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等。M蛋白的过度生成会使正常的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分泌受到抑制,影响了血型鉴定结果[1]。现就临床工作中遇见的MM引起的患者ABO血型鉴定正反不一致及ABO血型抗体减弱2例进行分析。 刘婷婷 杨桂斌 张文娟 刘寅寅 朱文刚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ABO血型鉴定 不规则抗体 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导致血型抗原减弱1例并文献复习 2023年 ABO血型鉴定的准确性是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的前提[1]。血型是由特定的遗传物质决定的,一般不会轻易改变,但一些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或其他实体器官恶性肿瘤(如膀胱癌、肺癌等)可能会造成ABO血型抗原减弱或消失[2-4,22],而给血型鉴定带来困难。本文报告1例血型抗原减弱的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1 病例患者高某某,男,81岁,因头晕、乏力,上肢反复出现瘀点瘀斑,下肢浮肿且逐渐加重就诊于某医院,治疗无效后转诊至我院。 李琎 杨桂斌 朱文刚关键词:白血病 ABO血型鉴定 抗原减弱 纤溶酶原激活系统与肿瘤转移 被引量:4 2002年 纤溶酶原活化剂 (PlasminogenActivator,PA)分为尿激酶型 (Urokinase ,uPA)和组织型 (TissuePA ,tPA)两种 ,二者水解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 (plasmin) ,纤溶酶使纤维蛋白 (原 )降解。许多实验证明恶性肿瘤细胞具有浸润或转移的特征 ,其纤溶酶及活化剂的表达都较高 ,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系统 ,可以降低肿瘤细胞的转移特征 ,为恶性肿瘤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测定肿瘤患者血浆tPA、uPA的含量 ,对于判断肿瘤是否转移、临床分期和预后 ,可能有着重要价值。 杨桂斌 沈孟贤关键词:TPA UPA 纤溶酶 恶性肿瘤转移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清抗血小板抗体测定临床意义 2004年 解悍东 杨桂斌 张夏 时新颖关键词:抗血小板 血清 再生障碍性贫血 抗体测定 73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998年 分析73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病例,病因不明的AIHA40例,SLE10例,Evans8例,血液系统肿瘤8例,感染3例,肺癌、慢性肝病、肾病、类风湿关节炎各1例;对其中53例进行了抗体分型,结果以IgG十C3型为主。 杨桂斌 徐杰 黄传荣 张夏 沈孟贤关键词:抗人球蛋白试验 抗体分型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转为急性白血病一例 1999年 杨桂斌 沈孟贤 张夏 黄传荣 解悍东关键词:血红蛋白尿症 PNH 白血病 急性 病例报告 系统性红斑狼疮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联合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抗核抗体(ANA)和抗核抗体谱(ANAs)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10例SLE患者、88例其他自身免疫病(AID)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血清ANA;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NAs 15项。结果 110例SLE患者血清中,ANA、抗核糖核蛋白/斯密斯抗体(nRNP/Sm)、抗史密斯抗体(Sm)、抗干燥综合征A抗体(SSA)、抗Ro-52抗体(Ro-52)、抗干燥综合征B抗体(SSB)、抗硬皮病70抗体(Scl-70)、抗PM-Scl抗体(PMScl)、抗细胞浆组酰-tRNA抗体(J0-1)、抗着丝点抗体(CENP B)、抗增值蛋白抗体(PC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组蛋白抗体(AHA)、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RPA)、抗线粒体抗体M2型(AMA M2)的阳性率分别为98.2%、59.1%、39.1%、71.8%、68.2%、21.8%、2.7%、3.6%、0.9%、9.1%、5.5%、44.5%、38.2%、27.3%、38.2%、15.5%,以上16自身抗体在其他AID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4.8%、14.8%、0%、37.5%、42.0%、11.4%、9.1%、0%、5.7%、9.1%、1.1%、2.3%、1.1%、1.1%、5.7%、2.3%;ANA对SLE诊断的敏感度最高(98.2%),特异性较低(35.2%),对诊断SLE特异性较高的抗体有抗Sm抗体(100.0%)、抗ds-DNA抗体(97.7%),抗AnuA抗体(99.0%),抗AHA抗体(99.0%),抗ARPA抗体(94.3%),抗PCNA抗体(98.9%)。用IIF检测ANA核型最多的是核颗粒型(43.5%)和疾病对照组(5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ANA阴性的患者中会有ANAs阳性。结论 SLE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多种自身抗体,联合ANA和ANAs检测对SLE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储红颍 杨桂斌 王建华 牛林 袁国龙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核抗体 免疫印迹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 冷凝集素综合征出现Ham试验假阳性一例 被引量:3 1999年 杨桂斌 时新颖 张夏 解悍东 黄传荣 沈孟贤关键词:冷凝集素综合征 AIHA 输血前老年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调查60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输血前的梅毒血清学检测情况,并分析其在老年梅毒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2月22日阜阳市人民医院输血前做梅毒血清学检测的60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8303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查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样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复查,两者均阳性判为梅毒螺旋体(TP)抗体阳性,并对其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免疫印迹试验(WB)。结果8303例老年患者血清中,TP抗体阳性者109例,阳性率为1.31%;男性组阳性率(1.70%)明显高于女性组(0.85%),90~99岁组阳性率(10.17%)明显高于其他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PR阳性率为39.45%,有38例滴度小于1∶8。随机抽取50例 T P抗体阳性样本,经 T P‐WB‐IgG确认,阳性符合率为70.0%,其TP‐WB‐IgM的阳性率为4.0%。结论老年住院患者 TP抗体阳性率高龄组高于低龄组,男性高于女性,多数为既往感染或隐性感染。 储红颍 王建华 杨桂斌 屈山脉 张开银关键词:梅毒 血清学试验 老年患者 输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