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志
- 作品数:53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绿色高效模具钢生产实践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本文依据模具钢相变温度的计算结果,选取合适的钢板堆冷温度,采取自回火新工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模具钢在450-500℃入垛至特殊缓冷坑,自回火后硬度值满足标准300-360 HB的要求,钢板表面不同位置硬度值偏差在15 HB以内,钢板芯部不同位置硬度值偏差最大为15 HB;钢板表面硬度与截面硬度偏差在15HB以内;芯部硬度稍高于表面硬度,但都满足标准要求。模具钢在450-500℃自回火后及正常热处理工艺后显微组织均为马氏体组织,且马氏体组织占比无明显差异。自回火钢板探伤符合国标Ⅰ级要求,成品材热酸洗检查无明显超标缺陷。
- 赵军宋美微徐优春杨文志
- 关键词:自回火模具钢
- 液化气体汽车罐车用钢XGQ420DR的研制
- 2019年
- 通过化学成分的合理设计,以及对炼钢、连铸、轧制及正火热处理工艺关键要点的摸索,采用先进的中厚板生产设备成功研制出6~30 mm厚度的液化气体汽车罐车用钢XGQ420DR。试验钢各项力学性能满足标准及相关技术要求:屈服强度富余量20~70 MPa、抗拉强度富余量30~40 MPa、延伸率≥20%、屈强比≤0.80;弯心直径为3a、冷弯至180°合格;-40℃平均夏比V型冲击功≥150 J、韧脆性转变温度≤-55℃;无塑性转变温度NDTT≤-50℃。XGQ420DR钢板主要以准多边形铁素体+弥散分布的珠光体组织为主,且组织均匀,晶粒度细小。
- 刘立彪张计谋徐琛刘丹杨文志
- 关键词:低温韧性
- 异钢种连浇形成的衔接坯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异钢种连浇形成的衔接坯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所述衔接坯确定方法,将衔接坯各位置的衔接点成分值与前炉成分值之差作为对应的第一参量,以及将后炉成分值与前炉成分值之差作为第二参量,并成分...
- 左建林邓志勋巨银军杨文志贺劲松谢啸宇
- 一种压路机滚轮用钢板的生产方法
- 一种压路机滚轮用钢板的生产方法,生产钢板厚度为20~40mm。钢的化学组成质量百分比为C=0.17~0.20,Si=0.25~0.45,Mn=1.3~1.40,P≤0.020,S≤0.015,Als=0.015~0.05...
- 汪贺模高擎罗登杨文志白星钱亚军尚平胡增袁桥军肖雄左建林
- 一种改善大规格棒材内部质量的工艺方法
- 本发明为一种改善大规格棒材内部质量的工艺方法。炼钢采用洁净钢冶炼技术,通过对350×430大断面连铸浇注过程工艺包括拉速、冷却、电磁搅拌、轻压下和重压下等按钢种特点进行控制,得到低倍质量好、碳偏析小的大断面连铸坯,然后通...
- 周文浩杨俊杨文志张炳祥张体广杨奇军
- Q345R厚板坯连铸凝固过程数值模拟
- 2024年
- 为改善湘钢Q345R厚板坯铸坯质量,建立了凝固传热模型,采用射钉试验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修正。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现有的生产工艺进行了评价,并分别研究了拉速、比水量、过热度以及铸坯厚度和宽度对压下位置和压下区间的影响规律,同时研究了其对铸坯角部温度的影响规律。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理论上得到生产该钢种时合理的连铸工艺参数及铸坯规格,其工艺参数为:断面为450 mm×2270 mm,拉速为0.55 m/min,过热度为15~25℃,二冷比水量为0.26 L/kg。矫直区为Seg.8~9,轻压下区为Seg.13~15。
- 郑鑫钰孙彦辉丰琦高擎杨文志杨建
- 关键词:连铸压力容器钢厚板坯
- 高强螺纹钢HRB600及其生产方法
- 本发明分开了一种高强螺纹钢HRB600及其生产方法,钢的化学组成重量百分比为C=0.25‑0.28,Si=0.40‑0.80,Mn=1.50‑1.59,P≤0.030,S≤0.030,V=0.09~0.12,Nb=0.0...
- 杨俊周文浩张成元杨文志周小利
- 一种窄屈服强度水电钢及其生产方法
- 一种窄屈服强度水电钢及其生产方法,钢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14%~0.15%,Si:0.30%~0.40%,Mn:1.35%~1.40%,P≤0.020%,S≤0.005%,Alt:0.030%~0.050%,...
- 肖雄杨艳 黄振华杨文志 袁桥军汪贺模 韩德川
- 调质工艺对SA537CL2钢板屈强比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ASMESA537CL2是目前国内外建造储罐、球罐等压力容器的主要钢种之一。该钢种一般采用调质工艺生产,具备可焊接性能好、抗断裂性能优异、以及较低的韧性转变温度等优点,广泛适用于石油化工、电站、锅炉、海水净化等工程领域。为满足储罐、球罐设计大型化以及安全性的需求,降低钢板的屈强比逐渐成为此类材料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重点研究调质工艺参数对SA537CL2钢板屈强比的影响规律。经过试验及现场实际生产检验数据表明:降低淬火温度,提高回火温度,能有效降低SA537CL2钢板的屈强比,钢板调质后组织中的软硬相占比对屈强比影响较大。
- 罗成贵杨文志张计谋龙安辉
- 关键词:屈强比
- 一种轧制特厚不锈钢复合板及其生产方法
- 一种轧制特厚不锈钢复合板及其生产方法,基层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12~0.16,Si=0.18~0.30,Mn=1.30~1.50,P≤0.012,S≤0.003,Alt=0.02~0.04,Cr=0.15~0...
- 徐琛高擎史术华王记铭杨文志何丽廖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