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强
- 作品数:18 被引量:10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深部咸水层二氧化碳储存潜力评价及其不确定性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地质储存是减少CO_2等温室气体向大气中人为排放的有效措施,深部咸水层是优先考虑的地下储存空间之一,准确评价CO_2在深部咸水层中的储存潜力是进行CO_2地质储存研究的重要基础。本次研究以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深部咸水层为例,评价其储存CO_2的潜力,并考虑储层物性参数的随机性,进行储存潜力的不确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央坳陷区深部咸水层CO_2地质储存理论潜力为5.34×10^(11)t,若考虑孔隙度不确定性,则储存潜力的随机分布区间为4.14×10^(11)~5.72×10^(11)t,且大于理论储存潜力值的概率约为58.3%,说明孔隙度的不确定性对储存潜力评价结果影响较大,在实际工程中应重点考虑这一问题。
- 徐威苏小四杜尚海杨国强孟婧莹高东燕
- 关键词:松辽盆地二氧化碳不确定性
- 重大水利工程对长江中下游干流河槽和岸线地质环境影响研究被引量:10
- 2021年
- 本文主要采取历史水下地形和水位数据分析、干流河槽现场测量、室内测试和综合评价等方法对重大水利工程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河槽和岸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取得如下新进展:(1)创新构建了一套多模态传感器系统,实现陆上和水下一体化水动力、沉积和地貌特征测量与数据采集。(2)调查研究发现,长江干流河槽冲刷强烈,岸线窝崩、条崩发育。(3)悬沙和床沙粗化,河床阻力下降,发育侵蚀型链珠状沙波,长江大桥主桥墩冲刷严重。(4)潮区界显著上移,潮区界变动河段地貌发生重要变化。在此基础上,研究认为应该加强长江中下游干流河槽、沿岸高陡岸坡、支流入汇干流河口、崩岸以及跨江大桥桥墩冲刷等调查、监测和成因机理分析。上述研究成果对长江岸滩防护和修复、航道整治、沿岸防洪、长江大桥桥墩维护等具有重要意义。
- 姜月华程和琴程和琴周权平金阳倪化勇金阳顾轩施斌顾凯魏广庆施斌顾凯齐秋菊
- 关键词:潮区界崩岸窝崩
- 松辽盆地CO_2地质储存适宜性评价被引量:15
- 2011年
- 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CO2地质储存成为目前减少向大气排放CO2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区域CO2地质储存适宜性评价是筛选CO2地质储存目标区和工程建设的基础,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对评价结果有重要影响。本次研究结合松辽盆地地质条件,建立包括地质储存规模、储存经济性、储存条件和储存安全性4个方面、20个指标、5个指标划分等级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且考虑到各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的模糊性,由此得到基于层次分析法的CO2地质储存适宜性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松辽盆地6个一级构造单元的CO2地质储存适宜性评价中,得到各一级构造单元的地质储存适宜度。评价结果表明:中央坳陷区CO2地质储存适宜性较好,可以作为CO2地质储存的优先区域,北部倾没区、西部斜坡区和东南隆起区的适宜性一般,东北隆起区和西南隆起区适宜性均较差,不适宜储存CO2。该评价结果为松辽盆地地区CO2地质储存场地筛选和工程建设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 杨国强苏小四杜尚海徐威孟婧莹高东燕
- 关键词:CO2地质储存适宜性层次分析法
- 长江干流水化学成因与风化过程CO_(2)消耗通量解析被引量:7
- 2022年
- 长江流域面积巨大,岩性多变,加之三峡大坝等重大水利工程的影响,干流河水的水化学成因存在较大争议。此外,以往研究中流域矿物风化过程的碳汇通量估算一般基于阳离子来源分析,但该算法通常涉及多种矿物端元的参数选取,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本次研究对长江干流水化学的时空演变进行了整体分析,并基于上游河水样品含量的校正与计算,提出了一种计算矿物风化过程碳汇通量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蒸发盐溶解、循环盐作用、矿物风化及硫酸盐溶解是控制长江干流河水离子组成的主要水文地球化学作用,而人类活动主要影响了离海距离3000 km以内河水含量;长江上游干流硅酸盐风化消耗CO_(2)速率为1.16×10^(5) mol/(km^(2)·a),碳酸盐风化消耗CO_(2)速率为4.75×10^(5)mol/(km^(2)·a)。本研究有助于加深对长江干流主要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的认识,丰富和完善碳循环研究理论。
- 张鸿周权平姜月华姜月华杨国强金阳梅世嘉杨国强
- 关键词:长江干流三峡大坝
- 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浅层地下水易污性评价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评价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浅层地下水的易污性。[方法]针对传统的DRASTIC地下水易污性评价模型中专家打分及赋权重主观性强等局限性,利用过程数学模拟、GIS空间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其进行改进,并将改进模型应用于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北区浅层地下水易污性评价。同时,分析了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易污性强度及其形成原因,并对该地区地下水保护提出了建议。[结果]采用改进的DRASTIC方法评价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北区浅层地下水的易污性,评价结果客观、可信;农药化肥的使用是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北区浅层地下水易污性强的最主要的影响因子,建议居民尽量较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包气带厚度、岩性、蒸发作用等水文地质因素导致低洼的湖泊地区地下水易污性较强,建议居民在开采饮用水时尽量远离湖泊,或开采较深层的地下水。[结论]该研究为区域浅层地下水易污性的评价提供了新方法。
- 郭金淼王璜杨国强
-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DRASTIC
- 基于AR技术的手机卡牌游戏的设计与实现
- AR是增强现实(AR技术,Augmented Reality的简称),它是在虚拟现实(VR)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同时也常常被称之为混合现实技术。它是通过计算机系统采集并提供的视觉信息增加了用户对现实世界感知的...
- 杨国强
- 文献传递
- 地下水超采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过程被引量:17
- 2012年
- 地下水超采评价工作对于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逐步控制超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地下水系统胁迫(地下水开采)-状态(地下水位下降)-响应(诱发地质环境因子及生态环境变化)的过程出发,在分析地下水超采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地下水超采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地下水超采综合评价过程,以期为更好的开展地下水超采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 杨国强孟婧莹苏小四郭金淼
- 关键词:地下水超采评价指标
- 宁波市地下水应急供水模式探讨——以大嵩江流域为例被引量:2
- 2021年
- 应急水源地作为突发性事件导致供水困难情况下解决城市水源危机而采用的一种非常规的临时供水水源,是城市用水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宁波市具代表性的大嵩江流域为例,从合理利用与有效增加地下淡水资源角度出发,提出了“沟谷型”、“封存型”淡水水源地与地下淡水库建设相结合的区域地下水应急供水模式,并对大嵩江流域塘溪沟谷潜水、咸祥平原Ⅱ承压封存淡水体应急水源地与Ⅰ承压含水层地下淡水库建设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塘溪沟谷潜水与咸祥平原Ⅱ承压封存淡水体应急开采潜力较大,具有应急水源地建设可行性;咸祥平原Ⅰ承压含水层地下淡水库建库条件好,可通过区域水资源人工调蓄有效增加地下淡水资源量。多类型地下水水源地相结合的应急供水模式可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区域地下淡水资源潜力,为宁波市应急供水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 杨国强李云姜月华刘红樱金阳
- 关键词:地下水应急水源地
- 潜流带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19年
- 潜流带(即地表水-地下水交互作用带)是位于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具有物理、化学、生物梯度的饱和含水带。潜流带内发生着强烈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在改善水环境质量和维持水生态系统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潜流带生物地球化学特征主要受河床沉积物结构特征、水文特征、环境特征、生物群落格局、物质输入等因素的影响,潜流带内C、N、P元素以及有毒金属元素(Fe、Mn、As、Hg等)会发生氧化-还原、吸附与解吸、沉淀与溶解、生物催化等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原位监测、数值模拟、原位培养和地球物理探测等技术是潜流带中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手段。未来针对潜流带的研究可以从监测和数值模拟技术、河床沉积物变化特征以及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一步开展。
- 苏小四师亚坤董维红杨国强杨国强
- 关键词:生物地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数值模拟环境指标
- 基于GIS的宁波梅山岛工程建设地质适宜性评价被引量:6
- 2020年
- 从地质条件、地质环境及地质资源等多角度出发,建立包括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活动断裂和地震效应、岸线资源等6个评价要素,15个评价因子,4个因子划分等级的多层次海岛工程建设地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宁波梅山岛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叠加梅山岛生态红线管控区,将二级管控区划分为适宜性差区。评价结果表明:梅山岛工程建设适宜性总体良好,适宜-较适宜工程建设区面积占比达75.5%,可满足近期规划建设用地需求;近深水岸线区均为适宜-较适宜,其中未开发利用长度6.1km,可有效支撑梅山岛国际港口城市新城区建设。该评价结果可为梅山岛的开发利用及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完善工程建设地质适宜性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 杨国强金阳李云姜月华顾轩梅世嘉张鸿
- 关键词:GIS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