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东潮

作品数:19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矿床
  • 5篇地质
  • 3篇地质特征
  • 3篇小秦岭
  • 3篇金矿
  • 2篇地貌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地质公园
  • 2篇银矿
  • 2篇银矿床
  • 2篇萤石
  • 2篇萤石矿
  • 2篇萤石矿床
  • 2篇石矿
  • 2篇柿园
  • 2篇同位素
  • 2篇同位素年龄
  • 2篇旅游

机构

  • 12篇河南省地质矿...
  • 7篇河南省地质调...
  • 5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河南省地矿局
  • 1篇黄金集团

作者

  • 18篇杨东潮
  • 4篇庞绪成
  • 3篇白德胜
  • 3篇樊克锋
  • 2篇孙越英
  • 2篇宫程
  • 2篇张忠慧
  • 2篇刘纪峰
  • 2篇董文超
  • 1篇周轶群
  • 1篇崔小军
  • 1篇张晋喆
  • 1篇赵百胜
  • 1篇侯广顺
  • 1篇张绪教
  • 1篇刘家军
  • 1篇梅秀杰
  • 1篇贾丽云
  • 1篇王路
  • 1篇王凤云

传媒

  • 3篇长春工程学院...
  • 2篇矿物岩石
  • 2篇黄金科学技术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全国第17届...
  • 1篇地球学报
  • 1篇稀土
  • 1篇矿床地质
  • 1篇化工矿产地质
  • 1篇四川地质学报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资源与产业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议小秦岭深部金矿成矿规律——以大湖金矿为例被引量:3
2013年
大湖金矿区位于东秦岭多金属成矿带东段,矿产资源丰富,为我国重要金、银、铅、锌、铜等矿产地,太古宇太华岩群是金矿重要的矿源层及赋存层位,金的富集规律受控矿构造、含矿断裂特征矿化阶段及围岩蚀变等多种因素制约。从该区金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研究认为,区内燕山期强烈的岩浆活动,为太华群地层中金的活化、迁移,富集提供了热动力,另外区内多组破碎带为金矿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成矿空间,是重要的控矿因素,根据金矿的富集规律,提出了今后找矿与勘探的理论依据。
卢耀东杨东潮邵平安孙越英
关键词:金矿矿床成因地质特征小秦岭
河南焦作柿园矿区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分析
2006年
分析了河南焦作柿园矿区影响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地质因素,结合矿区实际调查资料,用赤平极射投影方法,确定柿园矿区露天采场的最大稳定边坡角为68°。
杨东潮朱鲁樊克锋
关键词: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赤平投影
豫西董家埝银矿床银的赋存状态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董家埝银矿床位于豫西小秦岭地区小河岩体的南缘,矿体赋存于中元古代小河岩体与太古界太华群、中元古界官道口群、早古生界寒武系及新生界第四系地层的接触部位。文章通过矿相学研究、电子探针定量分析、能谱半定量分析及电子探针面扫描分析等手段对该矿床矿石中银的赋存状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董家埝银矿床银矿物主要为自然银、辉银矿、硫锑铜银矿、金银矿、银金矿,载银矿物主要为黝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其中黝铜矿是银的主要载体矿物。银主要以可见银及不可见银赋存,可见银包括独立银矿物、显微包体银;不可见银包括晶格银、次显微包体银。赋存形式以独立银矿物、显微包体银及晶格银为主。
杨睿娜纵瑞杨东潮
关键词:矿石特征小秦岭
山东焦家金矿主矿体变化程度的数学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分析了焦家金矿主矿体厚度及品位的变化趋势和特点,并对其变化作了定量评价:焦家金矿的主矿体厚度变化系数为31.7%~123.7%,属”较稳定”;品位变化系数小于93%,一般为27.5%~85.3%,有用组分的分布属“均匀”;厚度及品位的倾向变化略大于走向变化。
杨东潮庞绪成郭同举杨升歧白万备高鹏赵荣新
关键词:矿体数学分析
河南嵩县车村地区合峪花岗岩体成岩序列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被引量:1
2022年
合峪花岗岩体位于华北地台南缘,为豫西地区规模最大的燕山期花岗岩基。通过对该岩体花岗岩类进行的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厘定了合峪花岗岩体的成岩序列,为研究华北地台中生代构造演化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合峪花岗岩体中正长岩脉的年龄为(144.7±3.2)Ma,细晶岩脉的年龄为(130.7±2.5)~(128.1±2.9)Ma,二长花岗岩脉的年龄为(126.3±2.1)Ma。研究认为,合峪花岗岩体共经历了4次岩浆侵入事件:第一阶段(144.7 Ma之前)主要为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第二阶段(138.0~134.5 Ma)主要为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第三阶段(130.7~128.1Ma)主要为黑云钾长花岗岩;第四阶段岩浆侵位时间为126.3~123 Ma,以二长花岗岩岩脉为主。结合区内大地构造演化背景,可以认为合峪花岗岩记录了中生代华北地台南缘所经历的板块碰撞造山(144 Ma之前)→构造体制的转换(144 Ma左右)→板块的伸展、减薄(144~120 Ma)的全部构造演化过程的信息。
董文超庞绪成杨东潮刘畅
关键词:锆石U-PB定年华北地台中生代
云台地貌的美学观赏价值和旅游价值
1云台地貌的含义"云台地貌"是指太行山南段,寒武系、奥陶系地层中分布的以之形陡崖、线形陡崖、"U"形陡崖、环形陡崖、台阶状陡崖和瓮谷、悬沟、深切障谷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一种碳酸盐岩地貌形态,我们称之为长崖~瓮谷型。是与石林型...
张忠慧王凤云杨东潮
关键词:旅游开发价值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旅游价值
文献传递
中条裂谷东延地段——王屋山地区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被引量:7
2006年
研究对比了王屋山、中条山两地区的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认为王屋山地区与中条山地区同处于晚太古代—早、中元古中条裂谷中,经历了相同的地质演变过程,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背景。确认王屋山地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指出了该区今后的找矿方向。
崔小军刘家军赵百胜杨东潮
关键词: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方向
南太行山(河南部分)的洞穴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被引量:4
2006年
南太行山(河南部分)拥有丰富的洞穴旅游资源,洞穴类型分为岩溶洞穴、崩塌洞穴、古采矿洞三类。其沉积可划分为化学沉积、崩塌堆积、流水机械沉积。洞穴发育与地层、岩性、构造、地貌等都有密切关系。有效开发利用这些洞穴资源,可采取综合开发、营造洞穴文化、完善洞穴景观、提高洞穴的科学内涵等方式,对实现南太行(河南部分)地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凤云张忠慧杨东潮
关键词:洞穴
类比法在大型水泥灰岩矿床勘探中的应用——焦作柿园大型水泥灰岩矿床勘探网度的确定
2011年
选择与柿园水泥灰岩矿床相似的回头山水泥灰岩矿床为类比研究对象,采用类比法、稀空法、统计假设检验等研究方法,确定了柿园水泥灰岩矿床经济合理的勘探网度,降低了勘探成本,缩短了勘探周期,达到了同类矿床勘探的精度要求。
杨东潮
关键词:矿床勘探勘探网度
云台地貌特征及其旅游开发价值
1云台地貌概念的提出河南省修武云台山作为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已有十数年的历史,在开发过程中,北京大学、武汉城建学院、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并对云台山的总体地貌特征进行了初步论述。我们在云台山国家地质公园综合考察和...
郭友琴张忠慧杨东潮
关键词:碳酸盐岩旅游开发价值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