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英
-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浅表脂肪瘤的超声表现被引量:8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浅表脂肪瘤的超声图像特点。方法 超声检查16例浅表脂肪瘤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典型浅表脂肪瘤包膜多不清或隐约可见,内部呈相对低回声伴有稍强小条索。内部多无彩色血流信号。结论 浅表脂肪瘤的超声图像具有一定特征。
- 江泉赵玉华俞颂革施秀荣李桂英
- 关键词:超声检查声像图特征
- 肾积水梗阻原因的彩超诊断价值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积水患者在梗阻病变中的特征性表现和应用价值。 方法 对41例肾积水患者行二维及彩超检查,并进行分析诊断。 结果 41例肾积水中,28例为输尿管结石,13例为输尿管非结石病变(包括6种类型的病变,分内在性、外在压迫性、下尿路部位三种部位病变)。 结论 二维及彩超对诊断输尿管结石有特征性表现,有确诊价值,对诊断输尿管非结石病变有重要诊断价值。
- 李桂英江泉郭翠芬
- 关键词:肾积水彩色多普勒超声输尿管结石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输卵管炎的声像图分析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 scaning,Color Doppler Flow Image;TVS-CDFI)对不同型输卵管炎的声像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TVS-CDFI技术对28例不同型输卵管炎患者的附件区经阴道二维超声图象、血流显像及流速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总结声像图特征可分为三种类型:(1)输卵管团块型:附件区见形态不规则的稍高回声团块,CDFI示内部可见较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2)输卵管积液积脓型:附件区见扭曲扩张的管收回声区,管壁上见彩色血流信号。(3)输卵管囊肿型:附件区见囊状回声,内见皱襞,呈“车轮”状,皱襞处可见彩色血流信号。结论 TV-CDFI是诊断输卵管炎的有价值的检测手段,其扭曲的输卵管和血流特征具有特殊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
- 李桂英江泉
- 关键词:声像图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输卵管炎
- 高频彩超对浅表软组织炎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浅表软组织炎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9例浅表软组织炎性病变进行高频彩超检查,并与手术或病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3例炎性病变可根据声像图给予提示,6例炎性病变则须结合病史、临床症状综合分析。各类炎性病变声像图均示肿胀、病灶局部增厚或肿块;病灶内彩色血流不同程度增加。结论使用高频彩超检查使各类炎症声像图显示更清晰、诊断更明确,给临床提供可靠依据,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 李桂英
- 关键词:浅表软组织炎性病变高频彩超
- 头晕或眩晕患者超声检测椎动脉异常变化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 2005年
- 李桂英金琪美张佩华张慧敏
- 关键词:椎动脉头晕眩晕系统疾病中枢性椎-基底动脉
- 高频彩超提高脑梗塞颈动脉异常的检出率
- 2000年
- 目的 利用10MHz高频彩超研究及梗塞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及病变程度,以及药物治疗的前后对比观察。方法 观察106例脑梗塞患者和50例非脑梗塞对照组的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并对比12例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病灶中药治疗前后声像图的改变。结果 脑梗塞组内膜至中层增厚的发生率为86.8%,对照组18%(P<0.01),颈动脉粥样斑块的脑梗塞组发生率为77.3%,对照组18%(P<0.01),脑梗塞组颈脉狭窄>50%占6%,颈动脉内径扩大,“S”形扭曲,搏动幅度增加,占17.7%。而对照组无一例出现此现象。颈动脉流速梗塞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伴颈内动脉波形异常P2
- 江泉赵玉华李桂英施秀荣黄惠芹
- 关键词: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超声波诊断
- 哺乳期乳腺声像图与乳汁分泌关系的探讨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研究哺乳期乳腺的声像图特征与乳汁分泌的关系。方法 对 47例哺乳期乳腺进行超声普查。结果 乳汁量充足和中等主要见于间质型乳腺 (70 .8% ) ,多血流型和中等血流型占 10 0 %。乳汁量少和无的乳腺以中间型和导管型为主 (82 .4% ) ,少血流型占 10 0 % (P <0 .0 5 )。乳汁量充足组Vmax明显高于乳汁量少和无组 ,而RI显著降低 (P <0 .0 5 ) )。结论 哺乳期乳腺的导管小叶系统有一定特征 ,乳汁量与乳腺结构和乳腺血流有密切联系 ,这就为诊断哺乳期乳腺正常与病变与否提供了声像图的基础。
- 江泉李莉赵玉华李桂英施秀荣甘彩华张玉峰陈赏云洪永刚孙坚
- 关键词:哺乳期乳腺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