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冰
- 作品数:11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共云南省委党校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被引量:5
- 2006年
- 无地无业农民的激增,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因素。妥善安置失地失业农民,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鉴于此,政府在具体政策安排上,要兼顾各方利益,尤其是要妥善安排好失地农民的未来出路,并将能否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纳入各级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的范畴。
- 李晓冰
- 关键词:农民失地失业和谐社会
- 江泽民的“三农”思想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被引量:2
- 2007年
- 江泽民同志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实施科教兴农的方针;提出了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走城市化或城镇化的道路。坚持通过科技兴农和科技创新、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
- 李晓冰
- 关键词:科教兴农城镇化新农村建设
- 取消农业税后云南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3
- 2010年
- 取消农业税后,云南农村的发展中面临着乡村组织财力不足、日常工作正常运转困难、乡村债务负担沉重、"一事一议"制度难推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基层组织职能退化、农村土地纠纷增多等遗留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采取如下的对策和措施: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化解乡村债务;规范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建立完善基础设施投入的新机制;提高乡村干部服务"三农"的综合能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果;规范和完善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
- 李晓冰
- 关键词:取消农业税
- 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益探索——曲靖市“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的一个重大历史任务,欠发达农业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如何推进是这个历史任务中的难点和重要环节。为此,云南省曲靖市率先提出了“三村四化”的目标和思路,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 李敏李晓冰施小梅徐理洁肖燕黄明友
-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 以科学发展观统筹云南城乡发展
- 2009年
-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推进云南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具有特点不尽相同的阶段性,困难点在农村社会,根本在于体制和机制,最重要的是要以人为本。
- 李晓冰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
- 韩国城镇化及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被引量:1
- 2015年
- 韩国城镇化的成效显著,但教训深刻;中国传统城镇化成效明显,问题也很突出。韩国城镇化给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如下启示:一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发展,走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二是要统筹新农村布局规划,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三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和服务业,夯实现代农业的发展基础等。
- 李晓冰
- 关键词:城镇化新村运动新型城镇化
- 云南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对策被引量:1
- 2003年
- 云南农业产业化实施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瓶颈”。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云南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云南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 李晓冰
-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业结构农民素质利益保障机制
- 中国西南桥头堡建设与加快滇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被引量:3
- 2011年
- 在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中,加快滇中地区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要加快滇中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是依次扩大滇中地区的对外开放;二是谋划好滇中经济圈的战略布局;三是研究制定好滇中地区产业发展政策;四是切实抓好滇中地区引水工程建设。
- 李晓冰
- 关键词:桥头堡建设
- 加快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
- 2014年
-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认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劳动地域分工,它是人类经济活动按地域空间进行的一种分工形式,分工与合作相互依存、相互给对方以保障与促进,并通过分工与合作提高效率、增进效益。其直接原因是:区域之间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经济结构、生产效率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与比较优势,劳动地域分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优势互补,获得最佳的整体效益和个体效益。
- 李晓冰
- 关键词:高原特色农业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效率
- 促进云南农业产业化经营
- 2002年
- 目前,云南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碰到许多困难与问题,主要有:
- 李晓冰
-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农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