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青 作品数:24 被引量:101 H指数:6 供职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WISp39基因对U937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 2007年 为了探讨一种新发现的p21调控蛋白WISp39对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构建了WISp39的真核表达质粒pLenti6/V5-WISp39,并导入了人髓系白血病细胞系U937细胞,转染后用定量PCR检测了WISp39表达的变化,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变化。结果显示:pLen-ti6/V5-WISp39转染48小时后,实验组中WISp39mRNA表达上升了(5.5±1.2)倍,同时U937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抑制率为37.6%;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实验时间内,WISp39表达的升高不能明显诱导U937细胞的凋亡,但G0/G1期细胞比例由(40.59±0.7)%上升到(49.79±1.1)%。结论:WISp39对于U937无明显的诱导凋亡作用,但通过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使停滞在G/G期的细胞增多,从而抑制了U937增殖。 李玥莹 刘黎琼 杨晶 刘伟 陈祥俊 李小青 杜雯 黄士昂关键词:P21CIP1/WAF1 U937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CCL23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CCL23表达与疾病的关系。方法收集67例成人骨髓标本(AML患者62例,正常人5例)和40例外周血血清标本(AML患者22例,正常人18例),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和ELISA法分析骨髓细胞中CCL23mRNA和外周血血清中CCL23蛋白的表达。结果成人AML患者骨髓CCL23mRNA和血清CCL2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均P<0.05),且CCL23mRNA表达与疾病进程变化有显著关联。结论成人AML中CCL23呈显著高表达,可作为AML患者临床特征性的观察指标之一。 贺艳丽 王平 胡艳洁 杜雯 梁凯威 卢聪 李小青 黄士昂 郑金娥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疾病进程 转换国际标准化的BCR-ABL(P210)转录本水平的转换系数多中心再确认研究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再确认已获得的用于转换慢性髓性白血病国际标准化的BCR-ABL(P210)转录本水平(BCR-ABLIS)的转换系数(CF)的有效性。方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简称PKUPH)统一制备用于再确认15家单位9或18个月之前已获得的CF的比对样品,即用BCR-ABL阴性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有核细胞稀释BCR-ABL(P210)阳性细胞制备出相同16套、每套24种不同BCR-ABL水平的样本,加入TRIzol中。15家单位分别检测1套,采用GraphPad Prism 5.0软件对其与PKUPH的BCR-ABLIS检测值分别进行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对于未达到再确认标准的单位,去除结果明显偏离的样本直至其检测值与PKUPH的BCR-ABLIS之间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0.98,来计算新的CF。结果10家单位达到标准(偏倚介于±1.4倍,且95%可信区间介于±6.0倍),说明原有的CF依然准确,可以继续有效转换BCR-ABLIS。5家未达到标准的单位通过重新计算得出新的CF,分别是原有CF的1.8~6.3倍。结论通过室间样本比对的CF再确认过程既检验了原有CF是否依然有效,又使CF不再有效的单位获得新的适用于当前的CF,保持了BCR-ABLIS应用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秦亚溱 马道新 王云贵 王丽丽 王玥 刘生伟 陆小军 李小青 岑建农 肖敏 林振兴 耿素霞 梁超 程辉 韩聪 韩薇 黄晓军关键词:BCR-ABL 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EVI1与BCR/ABL基因共表达的儿童白血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EVI1与BCR/ABL基因共表达的儿童白血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并比较分析4例EVI1与BCR/ABL基因共表达的儿童白血病以及8例BCR/ABL基因表达阳性而EVI1表达阴性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EVI1与BCR/ABL基因共表达的白血病患儿初诊时2例为CML慢性期,1例为CML加速期,1例为高危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3例EVI1与BCR/ABL基因共表达的CML与8例BCR/ABL基因表达阳性而EVI1表达阴性CML临床特征比较无明显差异。EVI1与BCR/ABL共表达的患儿均高表达CD33、CD38。染色体分析发现4例患儿都存在t(9;22)。截止到随访日期2013年8月,3例EVI1基因表达阳性的CML患儿2例在治疗1个月或3个月后达到血液学缓解;2例BCR/ABL基因和EVI1基因均未转阴,1例EVI1基因转阴而BCR/ABL基因仍未转阴。除ALL第一疗程治疗后未达缓解,放弃治疗失访外,其余3例患儿均存活,无复发,总生存期分别为20、13、14个月。结论 EVI1与BCR/ABL融合基因共表达可存在于儿童CML和ALL中,其临床特征无特异性,其预后还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明确。 姜敏 李小青 胡东 张志泉 杨玉瑶 白路超 金润铭关键词:BCR 白血病 儿童 血液肿瘤二代测序实验室检测规范化的建议 被引量:10 2019年 二代测序技术对血液肿瘤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科学、合理地将二代测序技术应用于血液肿瘤的筛查、诊断、疗效监测、预后评估和复发预测,项目组依据国内外指南及共识,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在反复讨论与调研的基础上草拟了适用于血液肿瘤二代测序实验室检测的规范化建议。 许成山 李小青 刘红星 李臣宾 陈忠 蔡剑平 彭明婷关键词:血液肿瘤 SARI基因过表达对K562细胞系生物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通过构建SARI慢病毒表达载体,探讨SARI基因过表达对K562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方法获得目的基因并重组p LOV.CMV.GFP质粒,构建pLOV.CMV.GFP-SARI表达载体。通过测序鉴定、病毒包装和滴度测定后,获得阳性病毒颗粒,并以病毒颗粒感染K562细胞系。采用Q-PCR及Western blot方法验证感染后K562细胞SARI基因转录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CCK-8法检测K562细胞的增殖情况,以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利用RT-PCR方法获得SARI基因并成功构建了含SARI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从分子及蛋白水平验证了其在感染后K562细胞中的高表达;与空白组和感染空载体的Mock组相比,过表达SARI载体组的细胞增殖显著受抑、细胞凋亡率增加,而细胞周期无显著变化。结论:SARI基因过表达可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提示诱导SARI基因过表达可能对于抑制CML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王平 陈祥俊 郑金娥 杜雯 刘伟 张佳华 姚军霞 李小青 贺艳丽关键词:病毒感染 凋亡 CML microRNA表达谱与消化器官肿瘤的发生、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5 2007年 microRNA (miRNA)是一种大小约21-23个碱基的、非蛋白编码单链小分子RNA,下调参与许多重要细胞活动(包括发育、增殖、分化、凋亡)基因的表达.近期的研究发现,miRNA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iRNA具有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已发现若干miRNA直接参与消化器官(包括肝、结肠、胰腺、胃、胆管)肿瘤的发生和发展,miRNA表达谱与消化器官肿瘤的诊断、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疾病进展、预后和对治疗的反应性等相关.miRNA表达谱可以鉴定能抑制下游活化的癌基因信号途径或作用于与肿瘤发生和发展有关的蛋白编码基因的miRNA靶基因,miRNA介导的治疗还可能用于肿瘤的预防和治疗. 李欣 李小青 黄士昂关键词:MICRORNA 表达谱 肿瘤 消化器官 应用TRBC1鉴别T细胞克隆的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使用流式细胞术T细胞抗原受体β恒定区1(TRBC1)基因单克隆抗体鉴别T细胞克隆方法的可靠性。方法:回顾2021年6月—2022年2月的78例样本,分别使用流式细胞术TRBC1标记法、T细胞抗原受体可变区β链(TCRVβ)法及分子T细胞抗原受体(TCR)重排法,通过几种方法比较得到TRBC1判断T细胞克隆的可行性。并比较TRBC1法在不同疾病中的表达及与其他相关CD分子的共表达情况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使用TRBC1法的表达率<15%和>85%作为克隆阳性判断标准,与TCRVβ法及TCR重排法判断克隆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0.250);且其kappa值分别为0.871和0.873,为高度吻合性。在不同疾病T细胞克隆判断中,除TCRγ/δ淋巴瘤外,在其他疾病T细胞克隆判断上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BC1的表达率与CD2、CD3、CD4、CD5、CD7、CD8、TCRα/β表达均无相关性(|r|<0.3),可作为独立的判断因素。结论:使用TRBC1法同其他方法比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方法可靠;且其经济高效,试验方法简单,值得临床作为T系克隆的判断方法进行推广。 马耀坤 郑金娥 李小青 李小青 刘伟 李娟 刘伟 张雨中 李娟关键词:T细胞克隆 流式细胞术 单克隆抗体 用于转换国际标准的BCR-ABL(P210)转录本水平的转换系数多中心确认研究 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确认用于转换国际标准的慢性髓性白血病的BCR-ABL(P2lO)转录本水平的转换系数(CF)的有效性。方法2012年澳大利亚医学与兽医科学研究所(IMVS)国】际参比实验室寄送2批各30份RNA样本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简称人民医院),通过双方BCR-ABL(P21O)转录本水平检测值的比较,人民医院计算并确认用于转换国际标准的BCR.ABL(P210)转录本水平的CF。2013年人民医院统一制备用于确认9家医院之前已计算出的CF的比对样品,即用新鲜的BCR-ABL(一)患者骨髓有核细胞稀释BCR-ABL(P210)(+)细胞制备出22种不同BCR-ABL水平的样本,每种样本各制备10份平行样本,加入TRIzol中。每家医院各检测1套样品。各医院的检测值分别与人民医院的检测值比较,进行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结果通过IMVS的确认,人民医院成功获得有效的CF,偏倚为1.1倍,95%一致性界限为-4.7~4.9倍。9家医院中,6家医院达到偏倚≤±1.4倍并且95%一致性界限介于士6.0倍之间的标准,说明已计算出的CF有效。结论CF的确认检验了BCR.ABL(P210)转录本水平检测的稳定性,对获得有效的转换国际标准的CF是必要的。 秦亚溱 林振兴 岑建农 李小青 李庆华 程辉 耿素霞 王云贵 马道新 乔纯 李金兰 李玲娣 黄晓军关键词:融合蛋白质类 BCR ABL 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BCR-ABL抑制剂STI571对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中SARI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2011年 为了探讨抑癌基因SARI(suppressor of AP-1regu lated by IFN)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ML)中表达调控可能的分子机制,收集了46名CML患者和40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样品,使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2组人群中SARI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在体外以CML细胞株K562为研究模型,使用BCR-ABL抑制剂STI571(im atinib)处理K562细胞,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SARI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CML患者外周血中SARI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健康志愿者,2组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1)。使用STI571(2.5μm o l/L)处理K562细胞24小时后SARI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未处理K562细胞,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CML患者外周血SARImRNA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与该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相关联,而且SARI基因表达下调与BCR-ABL抑制作用有关。本研究为CML患者基因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新线索。 黄庆 李小青 杨琰 黄士昂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STI571 K562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