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宗狂

作品数:59 被引量:381H指数:11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胆道
  • 19篇手术
  • 16篇胆道支架
  • 16篇胆管
  • 14篇切除
  • 14篇梗阻
  • 13篇黄疸
  • 13篇梗阻性
  • 13篇梗阻性黄疸
  • 11篇恶性
  • 11篇恶性梗阻
  • 11篇恶性梗阻性
  • 11篇恶性梗阻性黄...
  • 10篇胆管癌
  • 10篇引流
  • 10篇肿瘤
  • 9篇切除术
  • 8篇支架置入
  • 8篇置入
  • 7篇姑息

机构

  • 33篇蚌埠医学院第...
  • 25篇蚌埠医学院第...
  • 2篇蚌埠医学院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滁州市第二人...
  • 1篇安徽省六安市...
  • 1篇安徽省蒙城县...

作者

  • 59篇李宗狂
  • 43篇刘会春
  • 26篇金浩
  • 26篇周磊
  • 17篇鲁贻民
  • 11篇谈燚
  • 10篇崔培元
  • 9篇刘金新
  • 8篇王勇
  • 7篇周少波
  • 6篇高涌
  • 5篇吴华
  • 5篇黄陈
  • 5篇黄伟
  • 4篇范恒伟
  • 4篇许文青
  • 3篇宫莉
  • 3篇芮有臣
  • 3篇周磊
  • 3篇潘洪涛

传媒

  • 12篇蚌埠医学院学...
  • 7篇肝胆外科杂志
  • 4篇中华放射学杂...
  • 4篇中国普通外科...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6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胆管癌腔内综合治疗与姑息性手术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经皮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I粒子腔内照射与姑息性手术治疗胆管癌的疗效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肝胆外科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42例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皮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I粒子...
黄伟刘会春王远鹏许文青李宗狂鲁贻民金浩周磊满忠然王勇
关键词:胆管癌姑息性手术临床疗效
胆管癌患者腔内综合治疗与姑息性手术疗效比较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经皮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I粒子腔内照射与姑息性手术治疗胆管癌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42例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皮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I粒子腔内照射(支架粒子组)80例;姑息性手术(手术组)62例,其中包括R1切除17例,R2切除26例,胆肠内引流19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黄疸水平、肝功能、生存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差异。结果两组术后短时间内均可有效减轻黄疸,术后1月、3月和6月肝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粒子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6.5±5.0)d,手术组为(25.5±10.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粒子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为(39622.0±7666.4)元,手术组为(59562.0±24218.2)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粒子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2.2±5.1)个月,手术组为(12.7±7.5)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能行根治手术的胆管癌患者,经皮胆道支架置入联合^125I粒子腔内照射治疗,能够有效减黄、改善肝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住院费用,与姑息性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易于操作、安全有效及可多次治疗等优点,尤其适合年龄大、身体状况差的患者。
黄伟刘会春王远鹏许文青李宗狂鲁贻民金浩周磊满忠然王勇
关键词:胆管癌姑息性手术胆道支架梗阻性黄疸
胃上部癌行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大部切除术的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鲁宏艺李宗狂蔡桂海
关键词:胃上部癌全胃切除术近端胃大部切除术
不同内引流方式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细胞免疫力影响的对比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比较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 drainage PTCD)后放置胆道内支架引流与姑息性开放手术对患者细胞免疫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2月份到2012年7月份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30名,分姑息性手术组和胆道支架组两组,各15名;健康志愿献血者15名作为对照组。于术前第1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术后第14天抽取手术组患者静脉血,检测血中脂多糖及sIL-2R浓度、CD8+CD28-T细胞含量,比较这三因子对细胞免疫力的抑制作用。结果术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较正常人三指标明显增高(P<0.05),在术后各时间点胆道支架组三指标下降幅度大于姑息性手术组(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细胞免疫力是下降的,胆道支架内引流组患者细胞免疫力恢复较开放性手术内引流组快。
王永森刘会春周磊李宗狂
胰十二指肠术后出血9例诊疗体会
2013年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出血的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PD术的临床资料。术后出血的诊断采用国际胰腺外科研究协作组的胰腺切除术后出血定义及分级标准。结果:9例中早期出血3例,迟发性出血6例;轻度出血2例,重度出血7例;消化道出血7例,腹腔内出血2例;再次手术5例,介入治疗1例,保守治疗3例;病死2例。结论:早期出血应积极急诊手术探查;迟发性出血如保守治疗无效应急诊手术;精细熟练的解剖、严密吻合、术中彻底止血、有效预防吻合口漏等并发症可有效减少术后出血;介入动脉栓塞可用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
金浩刘会春李宗狂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出血动脉栓塞
先天性十二指肠膜状闭锁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先天性十二指肠膜状闭锁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单纯隔膜切除 2 4例 ,隔膜切除加结肠后胃空肠吻合 2例 ,隔膜切除加Ladd手术 6例。结果 :痊愈 2 8例 ,死亡 4例。随访 2 0例 ,最长 3年、最短 5个月症状消失 ,营养发育良好。结论 :腹部立位片有“双泡征”和经胃肠道造影检查可帮助确诊 ;
李宗狂芮有臣宫莉
关键词:外科手术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
肝移植对肝硬变大鼠脾脏功能的影响
2006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对肝硬变大鼠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硬变大鼠模型,采用“二袖套”法进行肝移植。观察肝移植前、后大鼠脾指数及脾脏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移植前、后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肝移植前,肝硬变大鼠脾指数增高,从(2.42±0.11)mg/g增至(3.62±0.14)mg/g,P<0.01;脾脏白髓面积缩小,从(23.47±2.30)%缩至(7.70±2.01)%,P<0.01;脾小梁面积扩大,从(1.75±0.61)%增加至(4.46±0.71)%,P<0.01;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明显下降,从2.67±0.15降至1.18±0.15,P<0.01。肝移植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大鼠脾脏白髓面积有所扩大,从(7.70±2.01)%增至(15.07±1.97)%,P<0.01;脾小梁面积有所缩小,从(4.46±0.71)%降至(3.11±0.51)%,P<0.05;脾指数逐渐降低,从(3.62±0.14)mg/g降至(2.62±0.11)mg/g,P<0.01;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中CD4/CD8比值也有所升高,从1.18±0.15升至2.32±0.11,P<0.01。结论肝硬变大鼠行肝移植后,因肝功能严重损害而导致的脾脏功能异常可得到改善。
谈燚黄陈李宗狂高涌崔培元刘会春刘金新
关键词:肝移植肝硬变脾脏
射频凝血器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射频凝血器在肝切除术中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7月行肝切除手术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1例行射频凝血器断肝(观察组),67例应用传统钳夹法断肝(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患者比例及肝门阻断比例均少于对照组;术后转氨酶和胆红素上升数值、腹腔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总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射频凝血器可有效减少出血,降低对肝脏损害,缩短住院时间,且不明显增加住院费用,在肝切除中有应用价值。
金浩刘会春李宗狂鲁贻民周磊
关键词:电凝术
医源性胆道损伤17例处理体会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对17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发生3例,外院转入14例。所有病例均为胆道手术所致,11例发生于传统开腹手术,2例发生于LC,2例发生于MC,胆总管探查1例,胆管损伤后行胆管十二指肠内引流1例。术中发现2例,即行胆管修补+T管引流。术后1周内发现14例,其中腹腔穿刺引流2例、胆管单纯修补1例、胆管修补+T管引流1例、T管外引流+腹腔引流1例、胆管端端吻合+T管引流2例、去除胆管缝扎线和钛夹+T管引流2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T管引流术2例、胆管空肠Roux-en-Y内引流3例。1例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后4个月,改行胆管空肠Roux-en-Y内引流。17例经随访6月~3年均临床治愈。结论医源性胆道损伤多发生于肝外胆道手术中,胆囊切除术尤为多见。提高对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警惕性,熟悉胆道系统的解剖及其变异,重视各种胆道疾病所发生的病理变化,认真、仔细地手术操作是预防损伤的关键。及时发现、早期正确处理对提高疗效至关重要。
鲁贻民吴华李宗狂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
鼠肝硫酸乙酰肝素生化结构的试验分析
2007年
目的评估一种硫酸乙酰肝素的生化学分析方法,并对小鼠肝脏硫酸乙酰肝素的二糖组成及分子量进行生化分析。方法充分利用硫酸乙酰肝素的物理化学特点,进行提取及纯化。用酶降解及2-AB标记后,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所得色谱与二糖标准色谱比较得出样品的二糖组成,与分子量色谱比较得出样品的分子量。结果纯化提取的小鼠肝脏糖胺聚糖经肝素酶消化后,可获得相近的二糖含量及二糖组成。0S二糖,含量最高为(7.01±0.81)pmol/mg干重,占二糖总量的58.27%,其次为NS二糖,含量为(3.47±0.99)pmol/mg,占28.27%,再次依次为6S二糖[(0.85±0.99)pmol/mg,6.87%],Tris二糖[(0.50±0.33)pml/mg,3.85%],S1二糖(0.21pmol/mg,1.65%)和S2二糖(0.14pmol/mg,1.1%)。硫酸乙酰肝素二糖总量为(12.17±2.44)pmol/mg。硫酸乙酰肝素的分子量大小约为28kD。结论采用该文提取纯化方法的硫酸乙酰肝素纯度高,得出的小鼠肝脏硫酸乙酰肝素二糖组成及分子量可信度高,适于用来分析各种肝脏疾病时硫酸乙酰肝素的生化改变。
周少波刘会春李宗狂鲁贻民周磊
关键词:硫酸乙酰肝素链长糖胺聚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