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业英

作品数:60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专利
  • 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8篇化合物
  • 14篇曲霉
  • 12篇药物
  • 10篇类化合物
  • 9篇微生物
  • 9篇苯酞
  • 8篇丁苯
  • 8篇丁苯酞
  • 8篇真菌
  • 8篇类化
  • 7篇弯头
  • 7篇菌株
  • 7篇产生菌
  • 6篇药物化学
  • 6篇真菌菌株
  • 6篇生物菌
  • 6篇羟基
  • 6篇微生物菌
  • 6篇微生物菌种
  • 6篇菌素

机构

  • 47篇华北制药集团...
  • 9篇国家工程研究...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56篇李业英
  • 53篇路新华
  • 51篇崔晓兰
  • 40篇郑智慧
  • 36篇任晓
  • 31篇徐岩
  • 30篇石英
  • 29篇朱京童
  • 28篇林洁
  • 27篇可爱兵
  • 25篇沈文斌
  • 23篇马瑛
  • 21篇范玉玲
  • 21篇张雪霞
  • 20篇张雪莲
  • 19篇段宝玲
  • 19篇单越琦
  • 17篇栗若兰
  • 17篇张华
  • 15篇穆云龙

传媒

  • 8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第九届全国青...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6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利用狐粪青霉菌发酵生产7-羟基丁苯酞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狐粪青霉菌发酵生产7‑羟基丁苯酞的方法。其采用NCC3421菌株,并对摇瓶种子培养液、一级罐种子液以及发酵培养基配方及工艺参数等进行特别设计,尤其是在摇瓶种子培养基中增加鱼粉、玉米浆等高磷有机氮源,缩...
王耀耀宋盼王昂任风芝张雪霞 李红珍 郝惠云王亚莉李业英路新华崔晓兰张雪莲 李国超
色原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结构新颖的色原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类化合物是通过弯头曲霉(<I>Aspergillus deflectus</I>)发酵制备的,所述弯头曲霉的保藏单位是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
路新华郑智慧张新李业英栗若兰徐岩任晓崔晓兰朱京童沈文斌张雪霞高健
一株狐粪青霉真菌菌株以及利用该菌株制备左旋7-羟基丁苯酞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狐粪青霉真菌菌株以及利用该菌株制备左旋7-羟基丁苯酞<B>(</B>(S)-(-)-3-butyl-7-hydroxyphthalide<B>)</B>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菌株为一株狐粪青霉真菌菌株NCC...
可爱兵李业英路新华崔晓兰郑智慧林洁石英马瑛曹霖张雪霞段宝玲
一株产蛇孢假单壳素真菌F02Z2172的形态和分子鉴定被引量:2
2010年
从厦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可产生蛇孢假单壳素(Ophiobolins)的丝状真菌,编号为F02Z2172。通过对其宏观特征、显微特征进行观察并对其ITS、Calmodulin和β-tubulin序列进行分子系统学分析,鉴定为伪弯头曲霉,并对伪弯头曲霉与焦色组内其他菌种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由伪弯头曲霉产生蛇孢假单壳素还是首次报道。
李业英石英路新华崔晓兰马瑛赵颖刘静张华
关键词:转录间隔区
LXR激动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类作为LXR受体激动剂的新化合物及含有该类化合物或其可药用盐的药物组合物,还涉及制备这些化合物的方法及其药用组合物。本发明公开了该类化合物作为药理活性物质的用途,特别是在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动脉粥样...
路新华郑智慧李业英可爱兵马瑛崔晓兰石英朱京童任晓林洁丁彦博穆栋徐岩曹林张雪莲单越琦蔡超静范玉玲张华贺建功
文献传递
化合物wortmannilactones产生菌F01-195的鉴定及发酵条件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对自云南土壤分离得到的真菌F01-195从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分类鉴定,认为该菌株属于邬氏黄丝曲霉(Talaromyceswortmannii),该菌可以产生新的22元环macrolactin类大环内酯类化合物wortmannilactoneA、B、C、D。此外,对该菌株的发酵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在固体培养条件下该菌株才能产生wortmannilactones。
刘梅董悦生李业英崔晓兰石英林洁任晓张华贺建功
一株四脊裸孢壳菌株以及利用该菌株制备虫草素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四脊裸孢壳菌株(Emericella quadrilineata,又名Aspergillus quadrilineatus)发酵生产虫草素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NCPC1875菌株,该菌株的保藏单位为中...
李业英崔晓兰路新华穆云龙单越琦马瑛任晓沈文斌张雪莲朱京童曹鹏然于嫚李国超王靖
卤代2-苯并[c]呋喃酮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卤代2‑苯并[c]呋喃酮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类化合物结构式如下,其中:R1、R2代表氢原子或卤原子。其通过7‑羟基丁苯酞卤代反应合成。该化合物或其盐用于制备治疗和预防脑卒中和其他神经损伤性疾病的药物...
郑智慧路新华马瑛朱京童李业英徐岩封玉彬刘继峰崔晓兰栗若兰任晓沈文斌林洁张雪霞高健
弯头曲菌素类化合物的新用途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弯头曲菌素类化合物或其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PTP)介导的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制备治疗肥胖、糖尿病等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郑智慧路新华郑海洲可爱兵李业英徐岩崔晓兰沈文斌霍培元蔡喜田张雪霞段宝玲高任龙
文献传递
一类倍半萜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属于制药领域,涉及一类新的倍半萜酯化合物及其可药用盐或酯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特别是在制备治疗肝X受体(LXR)介导的相关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路新华郑智慧可爱兵李业英马瑛张兰天崔晓兰石英任晓林洁丁彦博徐岩曹霖张雪莲栗若兰朱京童范玉玲蔡超静穆云龙郑海洲徐冬梅单越琦穆栋张华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