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辉琼
- 作品数:19 被引量:93H指数:7
-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联合检测血清OPN、MG7-Ag、TPS对胃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骨桥蛋白(OPN)、胃癌相关抗原(MG7-Ag)、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技术检测60例胃癌(胃癌组)、20例胃良性病变、24例癌前病变患者的OPN、MG7-Ag、TPS,并与40例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胃癌患者的OPN、MG7-Ag、TPS均明显高于胃良性病变、癌前病变患者及健康者(P均<0.01),其单项指标诊断胃癌的敏感性分别为71.7%、80.0%、67.3%,三项指标检测的敏感性为91.7%。结论血清OPN、MG7-Ag、TPS联合检测可提高胃癌诊断的灵敏度,有辅助胃癌诊断的作用。
- 王木生曹辉琼周冬根熊锋宝
- 关键词:胃癌相关抗原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 克罗恩病患者血清ghrelin、CRP和IL-6水平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水平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42例克罗恩病患者作为克罗恩病组,根据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rohn’s disease activity index,CDAI)分为活动组(CDAI≥150分,n=22)和缓解组(CDAI<150分,n=20)两个亚组。以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克罗恩病组和对照组血清ghrelin、CRP和IL-6水平并分析其与CDAI的关系。结果克罗恩病患者治疗前血清ghrelin、CRP和IL-6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缓解组治疗前血清ghrelin、CRP和IL-6水平低于活动组(P<0.05)。血清ghrelin、CRP和IL-6水平与CDAI均相关(P<0.05)。结论克罗恩病血清ghrelin、CRP和IL-6水平与疾病活动性相关。
- 曹辉琼
- 关键词:克罗恩病生长激素释放肽白介素6
- 奥美拉唑和硫糖铝联合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5年
-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随访3个月,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3.0%(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效果确切,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曹辉琼马松炎
- 关键词:奥美拉唑硫糖铝急性出血性胃炎疗效
- 中药联合Hp根治方案对Hp阳性胃癌前病变患者血清TRX-1、Ghrelin和瘦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研究中药联合幽门螺杆菌(Hp)根治方案对Hp阳性胃癌前病变患者血清硫氧还蛋白-1(TRX-1)、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和瘦素(Lept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Hp阳性胃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纳入患者抽签随机分为中西医组与Hp根治组,各100例。中西医组给予中药联合Hp根治方案,Hp根治组采用Hp根治方案。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Hp清除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中西医组的治疗效果高于Hp根治组。中西医组的TRX-1、Ghrelin、Leptin分别为(7.03±2.58)μg/L、(26.58±4.49)μg/L、(3.73±1.94)μg/L与Hp根治组的(8.49±3.27)μg/L、(23.84±4.22)μg/L、(4.85±2.62)μg/L比较差异显著(P<0.05);中西医组治疗后Hp清除率高于Hp根治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Hp根治方案具有良好的Hp抑制与杀灭作用,可以改善胃肠道内分泌环境,逆转胃癌前病变。
- 徐永辉马松炎曹辉琼巩波
-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
- 姿态控制系统联合姿态可控智能胶囊内镜应用于胃部检查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初步探讨姿态控制系统联合姿态可控智能胶囊内镜在胃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患者行胶囊内镜胃部检查,评价驱动器控制下胶囊内镜在胃腔内移动及改变姿态的操控性,并对胶囊内镜观察胃腔内各部位及十二指肠球部、降部等部位病变的实际情况、图像质量以及患者对胶囊内镜检查的顺应性进行评估。结果14例(93.3%)完成胃腔内各个部位观察;余1例胶囊内镜吞服5min后排至十二指肠未能往复检查胃底及胃体。检查时间5~30min,平均(23.7±6.5)min;检出浅表性胃炎10例,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例,余3例未见明显异常。术中胶囊内镜图像清晰,仅有极少量图像受到胃肠蠕动的影响,整个检查过程中所有患者顺应性良好,未出现任何明显不适症状,胶囊内镜均于术后第2天或第3天排出体外。结论姿态控制系统联合姿态可控智能胶囊内镜进行胃部检查是可行的,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杜凡曹辉琼杨铁一
- 关键词:胶囊内窥镜非侵入性
- 改良“三明治”法注射栓塞联合内镜套扎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近远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改良"三明治"法注射栓塞联合内镜套扎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使用单纯内镜套扎术治疗,观察组使用改良"三明治"法注射栓塞联合内镜套扎术治疗,观察两组的近远期疗效。结果近期疗效上,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远期随访结果上,观察组的再出血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0.00%、6.67%,对照组分别为20.00%、13.33%、2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采取改良"三明治"法注射栓塞联合内镜套扎术治疗,可取得显著的近远期疗效,值得推广。
- 徐永辉曹辉琼张毅刘华龙
- 关键词:内镜套扎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近远期疗效
- 血清OPN,MG7-Ag,TPS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目的: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消化道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胃癌的防治有重大意义。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是肿瘤组织或细胞异常表达的抗原或生物活性物质,其在正常组织不产生或产生很少。研究表明同一种肿瘤标...
- 曹辉琼
- 关键词:相关抗原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胃癌
- 文献传递
- 健脾化瘀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疗效及相关机制探讨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观察中药健脾化瘀方治疗胃癌前病变(PLGC)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118例PLGC患者,均予以中药健脾化瘀方口服,Hp阳性患者予以四联疗法根除Hp,疗程12周。比较118例PLGC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并比较治疗前后胃黏膜组织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TRF1)mRNA、p53 mRNA的表达情况,统计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118例PLGC患者主证胃脘痛、胃脘胀满及次证纳差、大便稀溏、倦怠乏力、面色晦暗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黏膜炎症和炎症活动度低于治疗前(P<0.05);胃黏膜组织TRF1 mRNA、p53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1.53%。结论:健脾化瘀方可改善PLGC患者中医证候和胃黏膜病理状态,治疗PLGC效果显著,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胃黏膜组织中TRF1 mRNA、p53 mRNA的表达有关。
- 许燕芳曹辉琼贾靖巩波
-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中药健脾化瘀方P53
- 缺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探究其与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12例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对HIF-1α、VEGF水平进行检测,用CD34对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并进行标记,分析HIF-1α、VEGF表达与血管内皮生成的相关性。结果:正常黏膜组织和胃癌组织HIF-1α、VEG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VEGF二者之间的表达趋于一致,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管生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参与到了血管生成中,诱导了疾病进展。
- 曹辉琼蔡清红
-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胃癌血管生成
- 同伴互助学习法联合案例引导在消化内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讨同伴互助学习法联合案例引导在消化内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1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68名实习医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教学方法分为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4),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临床实践教学,研究组采用同伴互助学习法联合案例引导的方式开展临床实践教学,比较两组考核成绩、临床实际操作能力评分、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实际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理论考核成绩与实操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管留置、腹腔穿刺、病案书写、药物指导各项临床实际操作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系统化能力、寻找真相、自信心方面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思维拓展创新能力、及时帮助与反馈、促进互动沟通方面的实际教学效果评价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临床实践教学中联合应用同伴互助学习与案例引导法,有助于促进学生间的协作交流,并激发其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优化教学效果,提升其综合能力。
- 巩波曹辉琼蔡清红
- 关键词:实践教学评判性思维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