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燕花

作品数:45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4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基因
  • 7篇多态
  • 7篇多态性
  • 7篇基因多态性
  • 6篇毒性
  • 6篇小鼠
  • 5篇血管
  • 5篇色谱
  • 5篇染毒
  • 5篇壬基酚
  • 5篇子宫
  • 4篇血压
  • 4篇液相色谱
  • 4篇异位症
  • 4篇原发性
  • 4篇色谱法
  • 4篇鼠肝
  • 4篇子宫内膜
  • 4篇子宫内膜异位
  • 4篇子宫内膜异位...

机构

  • 28篇河北联合大学
  • 16篇华北煤炭医学...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华北煤炭医学...
  • 4篇唐山工人医院
  • 3篇唐山职业技术...
  • 3篇河北省煤矿卫...
  • 2篇南开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唐山市结核病...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唐山钢铁集团...
  • 1篇北京军区北戴...
  • 1篇中国煤矿工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唐山市第四医...

作者

  • 45篇曹燕花
  • 23篇李清钊
  • 15篇徐厚君
  • 15篇王茜
  • 12篇闫立成
  • 11篇郝玉兰
  • 9篇郑国颖
  • 8篇张艳淑
  • 6篇王东
  • 6篇姚林
  • 5篇冯福民
  • 4篇郝玉兰
  • 4篇关维俊
  • 4篇韩萍
  • 4篇白玉萍
  • 4篇高红霞
  • 4篇袁聚祥
  • 3篇王广增
  • 3篇马冬
  • 3篇王东

传媒

  • 10篇中国工业医学...
  • 8篇工业卫生与职...
  • 7篇现代预防医学
  • 4篇环境与健康杂...
  • 3篇中国煤炭工业...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毒理学杂志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年份

  • 1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10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因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4
2007年
曹燕花韩萍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基因研究进展内异症姑息手术切除子宫
丙烯酰胺对人神经母细胞瘤NB-1细胞的毒性
2012年
分析丙烯酰胺(ACR)对人神经母细胞瘤NB-1细胞毒作用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进一步探讨丙烯酰胺的神经毒性机制。将NB-1细胞诱导成熟后,设置正常对照及染毒浓度组、时间组,采用MTT法和LDH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和生长情况,分析ACR对NB-1细胞的毒性作用。MTT结果表明,>60μg/ml的ACR对NB-1细胞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LDH结果表明,24 h、72 h时间点,ACR浓度>60μg/ml,LDH释放率明显增高;而48 h则在ACR浓度>40μg/ml,LDH释放率明显增高,且均随浓度的加大,LDH释放率逐渐升高。时间上,LDH结果与MTT一致,均以48 h表现最为显著。提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ACR显示出对NB-1细胞的毒性作用。
韩伟王茜曹燕花刘楠关维俊王学生肖经纬李斌李忠生
关键词:丙烯酰胺MTTLDH
RAPD技术在唐山市结核分枝杆菌指纹分型研究中的应用
2007年
[目的]RAPD DNA指纹分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分枝杆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方法]收集结核病患者痰标本,分离培养获得分枝杆菌,进行表型鉴定及耐药性检测;提取基因组DNA,在建立RAPD DNA指纹分型方法的基础上对分枝杆菌进行DNA指纹图谱分析。[结果]RAPD指纹图谱分析将102株分枝杆菌分为7种菌型,其中Ⅰ型35株(34.31%),Ⅱ型28株(27.45%),Ⅲ型24株(23.53%),Ⅳ型6株(5.88%),Ⅴ型3株(2.94%),Ⅵ型4株(3.92%),Ⅶ型2株(1.97%),Ⅰ、Ⅱ、Ⅲ型是主要的3种类型。RAPD扩增特征条带大小为201~1 018 bp。分组统计显示,3种主要的RAPD DNA指纹的分布与患者的居住地、职业、结核菌耐药性有关,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结核接触史等无关。[结论]RAPD DNA指纹分型方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的分枝杆菌的分型方法;3种主要类型的结核分枝杆菌在唐山地区流行。
王东冯福民刘茜郭梅曹燕花李世明么作义高宝霞孙永红
关键词:RAPD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
纳米硫化铅对大鼠肝脏的氧化损伤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探讨纳米硫化铅(Nano-PbS)对大鼠肝脏的氧化损伤作用。将受试鼠分为对照、低剂量和高剂量组,染毒后检测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显示,染毒组AST、ALT高于对照组,SOD、T-AOC低于对照组,MDA高于对照组。提示Nano-PbS可对大鼠肝脏造成氧化损伤,且有一定剂量依赖性。
郑国颖李清钊曹燕花徐厚君郝玉兰白玉萍王茜
纳米硫化铅对大鼠机体各组织中锌和铁元素含量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大鼠纳米硫化铅(PbS NPs)染毒后,全血、心、肝、肺、肾和骨组织内锌、铁、铅含量的变化。方法 SPF级Wistar雄性大鼠19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高剂量组(30mg/kg,7只),低剂量组(15mg/kg,6只)和对照组(0mg/kg,6只)。其中高、低剂量组分别经呼吸道灌注粒径为20nm PbS混悬液1ml,对照组灌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周1次,连续3个月;最后1次染毒后24h处死大鼠,心脏取血后,取其心、肝、肺、肾和骨组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各组织中铅、锌、铁元素的含量。结果 PbS NPs染毒大鼠全血高剂量组、心、肝、肺、肾和骨组织的高、低剂量组铅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全血低剂量组铅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S NPs组大鼠体全血和机体各组织中的锌、铁元素含量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S NPs暴露可能导致大鼠全血、心、肝、肺、肾和骨组织发生铅蓄积;全血和机体各组织中锌、铁元素含量降低。
曹燕花金玉兰张阳王桂芳李清钊徐厚君马冬王东
关键词:微量元素
超声波萃取-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的666和DDT残留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建立简便易行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为土壤中666和DDT残留的检测提供可靠的检测手段。[方法]以唐山郊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梅花样布点方式采集土壤,将采来的土壤样品风干、磨细、过筛、混匀、装瓶,采用超声波振荡提取技术对样品进行提取,用正己烷-石油醚-丙酮混合液浸泡土壤样品,超声波振荡提取1h,提取两次,于80℃水浴中蒸至10ml左右,浓硫酸磺化,过层析柱,于80℃水浴中蒸干,用1ml正己烷定容,毛细管柱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结果]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8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组分在25min内能够很好的分离,其质量浓度与色谱峰面积在0.001~0.5μg·ml-1的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小于2.99μg·ml-1,方法的日内精密度0.40%~9.21%,日间精密度0.77%~11.32%,方法加标回收率62.7%~12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可用于土壤中有机氯的监测。
王茜张艳丽荣素英曹向可高红霞曹燕花于晓红
关键词:有机氯残留GC-ECD土壤超声波萃取
GSTM1、GSTT1及GSTP1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唐山地区汉族妇女谷胱甘肽S-转移酶超家族成员GSTM1、GSTT1及GSTP1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MD-PCR和RFLP-PCR技术检测9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102例对照妇女的GSTM1、GSTT1及GSTP1的基因型。结果:GSTM1、GSTT1、GSTP1各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AG基因型个体患病的风险是携带AA基因型个体的1.74倍,GSTP1各等位基因在各组中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未发现GSTM1、GSTT1、GSTP1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尚不能认为GSTM1和GSTT1缺失基因型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易感基因型。
曹燕花姚林王东韩萍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基因多态性
铅暴露对大鼠血管功能的影响及槲皮素保护作用的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铅暴露对大鼠血管功能的影响及槲皮素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醋酸铅组(1 g/L)和醋酸铅(1 g/L)加槲皮素(30 mg/kg)组,每组10只,通过饮水方式染毒8周。应用试剂盒检测血清和血管组织中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变化,并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铅染毒组大鼠血清和主动脉组织中NO、iNOS、MDA和LDH水平较对照组均升高,而SOD水平下降;槲皮素组NO、iNOS、MDA水平较铅染毒组均下降,而SOD水平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理形态学未观察到明显变化。结论铅暴露可以导致实验大鼠血管发生氧化损伤,而槲皮素对其所致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闫立成刘茜徐厚君曹燕花张艳淑
关键词:心血管毒性槲皮素
DRE-PCR分型方法在唐山市结核分枝杆菌研究中的应用
2006年
目的DRE-PCR DNA指纹分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分枝杆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方法收集结核病患者痰标本,分离培养获得分枝杆菌,进行表型鉴定及耐药性检测;提取基因组DNA,在建立DRE-PCR DNA指纹分型方法的基础上对分枝杆菌进行DNA指纹图谱分析。结果DRE-PCR指纹图谱分析将80株分枝杆菌分为13种菌型,其中A型菌26株(32.5%),B型菌14株(17.5%),C型菌16株(20.0%),其余各型均〈7.5%。分组统计显示,3种主要的DRE-PCR DNA指纹在40~60岁组的分布偏高(P=0.019),而与患者的性别、职业、长期居住地、结核接触史、痰涂片、耐药性等无关。结论DRE-PCR DNA指纹分型方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的分枝杆菌的分型方法;3种主要类型的结核分枝杆菌在唐山地区流行。
王东冯福民刘茜郭梅曹燕花李世明么作义高宝霞孙永红
关键词:基因分型
AT1R基因多态性与煤矿井下工人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T1R)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选择煤矿井下接尘工人412人为调查对象(病例组与对照组各206人),进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并收集调查对象空腹静脉血5ml,酚氯仿法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AT1R基因多态性。比较两组间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分析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与EH的关系。结果AT1R基因多态性AA、AC、CC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分别为92.23%、7.77%、0.00%和86.41%、13.10%、0.4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A、C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别占96.12%、3.88%和92.96%、7.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试验未发现AT1R基因多态性与煤矿井下作业人员EH有关。
曹燕花王东姚向辉张中瑞邱卉宋璇王富丽袁聚祥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原发性高血压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