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星灿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蓝斑
  • 2篇蓝斑核
  • 1篇电刺激
  • 1篇神经元
  • 1篇神经元放电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素
  • 1篇生理
  • 1篇去甲肾上腺
  • 1篇去甲肾上腺素
  • 1篇注射
  • 1篇自发放电
  • 1篇微量注射
  • 1篇脊髓
  • 1篇甲肾上腺素
  • 1篇黑质
  • 1篇放电
  • 1篇CDP
  • 1篇L-谷氨酸

机构

  • 6篇河南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曹星灿
  • 6篇李鸿勋
  • 2篇刘红香
  • 1篇柏李
  • 1篇李宗明
  • 1篇李伟

传媒

  • 4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2
  • 2篇199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刺激和损毁蓝斑核对网状巨细胞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1992年
对水合氯醛浅麻醉的大鼠观察了电刺激或损毁蓝脏核(LC)对延髓网状巨细胞(NGC)神经元自发放电及伤害性反应的影响。结果如下:1)在143个NGC神经元中有63个伤害性神经元,12个会聚神经元,68个非伤害性神经元。在伤害性神经元中,伤害兴奋性的占2/3,伤害抑制性的占1/3。2)电刺激同侧及对侧LC可分别抑制64%及68%的伤害性神经元的伤害性反应,对大部分非伤害性神经元及会聚神经元无影响。3)损毁LC后,有45%(5/11个)伤害性神经元自发放电增加,67%(4/6个)伤害性神经元伤害性反应强度增加,且电刺激原LC位点的抑制作用减弱或消失。本工作说明,NGC伤害性神经元接受LC抑制性影响,对NGC及LC在抗伤害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李伟李鸿勋曹星灿
关键词:蓝斑核自发放电
外周神经纤维与脊髓表面电位的关系被引量:1
1990年
实验用计算机平均叠加技术对49只清醒麻痹大白鼠刺激腓肠神经诱发的脊髓背表面电位(CDP)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大鼠腓肠神经诱发的CDP由N_1、N_2、P_1、N_3、P_2波组成。P_1波可有双峰——P_(1-1)和P_(1-2)。刺激强度不同,诱发的CDP的组成也不尽相同。N_1和P_(1-1)由A_β纤维引起,而P_(1-2)是由A_δ纤维引起的,N_2波由A_β和A_δ纤维共同引起,P_2波由C类纤维诱发,N_3波主要由C纤维引起,A_δ纤维也参与了它的形成。②刺激的间隔时间不同,CDP的波幅也不相同。随着重复刺激间隔时间的加长,CDP的波幅也加大。这种影响,P_1波甚于N_1波。
刘红香李鸿勋曹星灿
网状巨细胞核对大鼠脊髓背表面电位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2
1992年
网状巨细胞核(NGC)是延髓网状结构的一个重要核团,它在感觉传递中的作用已得到充分的肯定,但它是否参与对脊髓伤害性信息的下行抑制,研究结果不很一致。本实验的目的在于以脊髓背表面电位(CDP)为指标,观察NGC对脊髓伤害性信息的调制作用。 实验用水合氯醛浅麻醉和麻痹的Wistar大鼠。
柏李曹星灿李鸿勋
关键词:脊髓
电刺激黑质对网状巨细胞核伤害反应性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1995年
本实验采用神经元单位放电记录的方法,在Wistar大鼠上观察到网状巨细胞核伤害反应性神经元42个,其中伤害兴奋性神经元(NEN)34个,伤害抑制性神经元(NIN)8个。电刺激黑质对多数NEN和NIN放电呈抑制作用,其值分别由刺激黑质第lmin时的18.8±4.4和17.5±3.5,下降到第5min时的1.9±1.3和4.1±2.3(P<0.01),反应呈递减下降。刺激黑质对少数NEN和NIN的放电有兴奋作用,其值分别由电刺激黑质第1min时的12.4±3.2和17.8±4.8,升高到第5min时的18.5±4.1和25.5±2.0时(P<0.01).氟哌啶醇注入单侧PAG腹外侧部或电解损毁同一部位可以阻断刺激黑质的效应。这提示黑质对网状巨细胞核的影响是通过PAC发挥作用的,而且SN-PAG末梢的递质是多巴胺能。
李宗明李鸿勋曹星灿
关键词:黑质生理
对侧网状巨细胞核对脊髓背表面电位的影响
1997年
目的:观察对侧网状巨细胞核(NGC)对脊髓伤害性信息传递的调制作用。方法:以浅麻醉和麻痹大鼠为对象,利用计算机平均技术,记录强电流刺激腓肠神经诱发的脊髓背表面电位(CDP),观察对侧网状巨细胞核微量注射 L-谷氨酸钠,使神经细胞体兴奋后对 CDP 的影响。对照组向对侧 NGC 内注射等量的人工脑脊液。CDP 变化用对照的百分数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 t 检验,以 P<0.05为有显著性意义。结果:对侧 NGC 微量注射 L-谷氨酸钠后,CDP 中N_1波无显著性改变(P>0.05),P_1波及 N_3波分别减少到对照的70.68%±2.66%(P<0.01)和78.94%±7.91%(P<0.05),P_2波明显减小到对照的4.33%±3.1%(P<0.01),N_4波消失。结论:对侧 NGC 对细纤维诱发的 CDP 成分有抑制作用。
柏李曹星灿李鸿勋
大鼠蓝斑核区微量注射L-谷氨酸钠对脊髓背表面电位的影响被引量:1
1990年
实验在25只清醒麻痹的大白鼠身上进行。以1s的刺激间隔、C类纤维的最大刺激强度兴奋腓肠神经,用计算机叠加所诱发的脊髓背表面电位(CDP),观察蓝斑(LC)区微量注射L-谷氨酸钠(L-Glut)对CDP的影响。结果显示:大白鼠腓肠神经A+G类纤维诱发的CDP由N_1、N_2、P_1、N_3、P_2波组成。注射L-Glut命中LC区者10例,有9例对CDP产生明显的抑制。所受影响大小依次为p_2、N_3、p_1波,N_1波则完全不受影响。其中2例动物的中缝大核(NRM)被损毁,损毁后仍不改变注射L-Glut于LC区对CDP的影响。注射L-Glut于LC区周围者10例,对GDP各波的波幅、时程和潜伏期均无影响。另外有5例将人工脑脊液注入LC区,对CDP也不发生影响。统计结果表明:L-Glut兴奋LC区神经元,通过其下行的NE能神经纤维,直接抑制由外周纤维诱发的CDP波成分(P_2、N_3波)。本文对兴奋LC神经元影响CDP波成分的相对特异性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刘红香李鸿勋曹星灿
关键词:蓝斑CDPL-谷氨酸去甲肾上腺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