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微
- 作品数:21 被引量:129H指数:7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头孢菌素致肾衰竭患者脑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8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在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肾衰竭患者在使用头孢菌素(头孢菌素用量2~3g/d)过程中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及脑电图表现,探讨其可行的治疗方案。结果所有患者均停用头孢类抗生素,22例行血液透析治疗,2例行腹膜透析治疗,5例应用抗癫痫药物,2~5天后29例患者症状缓解,1例患者死亡;27例患者行脑电图检查,23例脑电图显示背景为广泛慢波伴有中到高波幅尖波或者尖慢波。结论肾衰竭患者使用常规剂量的头孢菌素可引起神经毒性,推测与患者血脑屏障的改变、药物的清除率降低以及游离药物浓度增高有关。肾衰竭患者在应用头孢菌素时需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一旦出现症状需及时停药。
- 潘明明刘剑华张弘张磊张立元曹微
- 关键词:头孢菌素脑病肾衰竭
- Th22细胞及血清IL-22水平与狼疮性肾炎患者疾病活动度评分的相关性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初步探索狼疮性肾炎(LN)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2(IL-22)的表达,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的相关性。方法该研究纳入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HC组)10例,LN组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但肾脏未受到侵袭)SLE组20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淋巴细胞亚群Th1和Th22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IL-22水平,并分析LN患者IL-22与Th22的相关性,以及两项指标与SLEDA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LN组和SLE组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及免疫球蛋白高于HC组(P<0.05),血清补体C3和C4低于HC组(P<0.05)。3组Th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N组和SLE组Th22、IL-22水平高于HC组(P<0.05),但LN组与SLE组的Th22、IL-2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N患者Th22与IL-22水平呈正相关(r=0.804,P=0.002),且Th22、IL-22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342和0.448,P=0.032和0.016)。结论Th22、IL-22参与SLE和LN的发病,同时LN患者Th22与IL-22水平呈正相关,且均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
- 杜宇赵佰桥张谊雯张娜曹微
- 左卡尼汀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左夫尼汀(可益能,LCN)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改善作用。方法将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和LCN治疗组(B组),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左卡尼汀每周3次静脉注射,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记录血压升高发生率、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结果B组治疗3个月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上升幅度明显高于A组。结论对予尿毒症患者联合使用LCN可改善对EPO的敏感性,减少EPO的用量,提高EPO的疗效,并且是安全的。
- 张立元刘剑华张红张磊曹微潘明明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贫血
- 穴位注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促红素抵抗的影响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比较穴位注射和皮下注射药物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促红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皮下注射组,各19例。皮下注射组予皮下注射人类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每周3次,治疗2个月;穴位注射组于肾俞、足三里穴注入rHuEpo,每次注射一个穴位,左右交替,每周3次,治疗2个月;同时选取19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RP、IL-6、TNF-α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治疗2个月后,两组CRP、IL-6、TNF-α、Scr、BUN明显降低,Hb、Hct、SF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穴位注射组改善程度优于皮下注射组(P<0.05,P<0.01)。结论:足三里、肾俞穴位注射rHuEpo可增加Hb、Hct、SF,降低BUN、Scr及炎性因子CRP、IL-6、TNF-α水平,疗效优于皮下注射。穴位注射通过减轻机体微炎性反应状态从而改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抵抗,增强Epo疗效。
- 曹微刘剑华张弘张磊张立元潘明明
- 关键词:穴位注射肾功能衰竭慢性红细胞生成素随机对照试验
- 苏茵解毒颗粒治疗慢性肾脏病3~5期临床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苏茵解毒颗粒治疗慢性肾脏病3~5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3~5期慢性肾脏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苏茵解毒颗粒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肾虚浊毒证证候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白蛋白(albumin,ALB)]、血常规和血脂指标[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改善状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各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神疲乏力、腰酸腰痛、水肿、恶心呕吐、夜尿频多等证候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Scr和BUN水平,血TG和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eGFR和ALB指标,RBC和Hb指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苏茵解毒颗粒能够降低3~5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血尿蛋白水平,改善肾功能,调节血常规和血脂代谢,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疗效明显。
- 武润洁曹微张磊周恩超赵佰桥杜芸杜宇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尿蛋白肾功能血脂肾小球滤过率
- 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不同组合方式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7
- 2021年
- 目的研究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液透析不同组合方式治疗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9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纳入研究样本,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滤过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钾(K^(+))、血磷(P^(3+))、血钙(Ca^(2+))、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TⅡ)水平,并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甲状旁腺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肾素(RA)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K^(+)、P^(3+)、ET、AT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指标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Ca^(2+)水平在组内或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er、BUN、PTH、β2-MG、R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Scr、BUN、PTH、β2-MG、R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可有效清除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机体循环内大部分毒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张娜张磊杜宇田加坤曹微张谊雯杜芸
- 关键词:尿毒症肾透析血液滤过灌流
- 腹腔镜下大网膜折叠固定法在腹膜透析置管中的应用
- <正>目的:通过改进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手术方式,减少并发症方法:收集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腹腔镜下大网膜折叠固定+腹透管缝线固定行腹膜透析置管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共10例,术后48小时1...
- 曹微涂传全刘从江杜宇赵佰桥张娜杜芸刘剑华
- 关键词:固定法缝线固定大网膜
- 文献传递
- IgA肾病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IgA肾病(IgAN)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血尿酸水平,将110例IgAN患者分为高尿酸血症组(49例)和正常血尿酸组(61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肾脏病理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gAN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血清肌酐、三酰甘油、24-h尿蛋白定量、24-h尿蛋白定量分级和Lee氏病理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肌酐和三酰甘油水平升高是IgAN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收缩压、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和三酰甘油水平呈正相关(r=0.222、0.317、0.468和0.250,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可反映IgAN患者临床指标及肾脏病理损伤程度;积极治疗高尿酸血症,控制血压过高,降低血清肌酐、三酰甘油及尿蛋白水平,从而减轻肾脏病理损伤程度,延缓IgAN的进展。
- 宋爽爽杜宇田加坤张磊张立元曹微
-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A肾病血尿酸高尿酸血症
- 一种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
- 本发明涉及一种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在人体腹部首先开A孔,插入气腹针和腹腔镜,形成气腹后开B、C孔,然后将腹腔镜从A孔转移到B孔,在A、C孔内插入操作杆,通过操作杆将大网膜折叠并用锁扣夹固定,在乙状结肠系膜与侧腹膜缝一...
- 涂传全曹微杜宇
- 文献传递
- 中医辨证论治对多发性骨髓瘤肾病化疗疗效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对多发性骨髓瘤肾病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选择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患者12例,采用中医辨证为实证、虚证、虚实夹杂三型,分别辩证施治并与常规化疗方案联合进行。对照组13例采取常规方案化疗。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肾功能、血钙改善情况优于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好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球蛋白较化疗组差异不显著。结论 :中医辨证施治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病,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主观不适感,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效果满意。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肾病是廉价高效低毒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 曹微张磊刘剑华王莹赵利东贾韬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肾病化疗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