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佳军

作品数:29 被引量:166H指数:7
供职机构:美国芝加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基因
  • 17篇多态
  • 17篇多态性
  • 9篇基因多态性
  • 6篇蛋白
  • 6篇阿尔茨海默病
  • 5篇载脂蛋白
  • 5篇脂蛋白
  • 5篇精神分裂症
  • 5篇分裂症
  • 4篇痴呆
  • 3篇单核
  • 3篇单核苷酸
  • 3篇单核苷酸多态
  • 3篇单核苷酸多态...
  • 3篇遗传学
  • 3篇载脂蛋白E
  • 3篇片段
  • 3篇限制性片段长...
  • 3篇限制性片段长...

机构

  • 20篇广州市脑科医...
  • 15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伦敦大学
  • 1篇美国芝加哥大...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云南省第一人...
  • 1篇华西基础医学...

作者

  • 29篇施佳军
  • 11篇郭扬波
  • 11篇马崔
  • 10篇张思仲
  • 7篇冯容妹
  • 7篇刘协和
  • 6篇苗国栋
  • 6篇韩海英
  • 5篇唐牟尼
  • 5篇王达平
  • 5篇邓河晃
  • 4篇孔祥东
  • 4篇陆欣乔
  • 4篇王英成
  • 4篇张克兰
  • 4篇阳琼
  • 4篇孙岩
  • 3篇苏智广
  • 3篇赵振环
  • 3篇童煜

传媒

  • 7篇中华医学遗传...
  • 4篇中国神经精神...
  • 4篇中原精神医学...
  • 3篇中华精神科杂...
  • 2篇遗传
  • 1篇健康心理学杂...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山东精神医学
  • 1篇广东省药学会...
  • 1篇中国遗传学会...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7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4篇2000
  • 5篇1999
  • 1篇199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年来我院抗精神病药血药浓度监测回顾性分析
本文对广州精神病院四年来氯氮平、奋乃静、氯丙嗪、氟哌啶醇的血药浓度监测情况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了处理和分析,旨在分析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温预关施佳军郭平章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血药浓度监测统计分析合理用药
治疗Alzheimer病潜在药物的风险
1999年
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的Mark Fortini警告说,一类正在开发的治疗Alzheimer病(AD)的新药——早老素抑制剂,可能对身体产生“不幸的影响”。研究人员认为,早老素通过影响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加工而导致AD,抑制早老素的同时也可能干扰血细胞生成及生长发育的其它方面。
施佳军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药物疗法药物筛选
多巴胺D3受体基因Ser-9-Gly多态性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与多巴胺 D3受体基因 ( dopamine D3receptor gene,DRD3) Ser-9-Gly多态性是否关联。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中 1 2 3例家族史阴性、1 1 3例家族史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 6 8例家族史阴性患者父母和 4 7例正常老年人中多巴胺 D3受体基因 Ser-9-Gly多态性 ,并对多巴胺 D3受体基因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与精神分裂症进行了相关分析 ,DRD3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性别及家族史均无关联 ( P>0 .0 5 )。提示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中DRD3基因 Ser-9-Gly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没有关联。
赵振环施佳军戴俊平黄煜坤邝如意韩海英麦桂英阳琼李?陆欣乔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遗传学
α2-巨球蛋白基因多态性与A lzheimer病的关联研究
2001年
目的 观察 α2 -巨球蛋白基因 (α2 - macroglobulin,A2 M)内含子 17一种五核苷酸缺失突变在广州地区汉族老年人中的分布 ,探讨其与晚发 Alzheimer病 (AD)的相关性。方法 以 97例晚发 AD患者和 111名健康老年人为对照进行病例 -对照研究。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 A2 M缺失 /插入多态性和载脂蛋白 E(apolipoprotein E,apo E)基因多态性。结果  (1) A2 M基因缺失突变在晚发 AD患者中的频率为 2 .6 % ,在正常老年人中的频率为 2 .7% ,在所有受试者中未检测到 A2 M突变纯合体 ,晚发 AD患者和健康老年人之间不存在 A2 M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的差异 ,A2 M基因多态性与晚发AD无关联。(2 )晚发 AD患者中 apo E等位基因ε4频率显著升高 (Z=3.32 ,P<0 .0 1)。晚发 AD与ε3/ε4基因型正关联 (RR=2 .6 2 ,χ2 =6 .89,P<0 .0 1) ,和等位基因ε4正关联 (RR=2 .6 7,χ2 =10 .71,P<0 .0 1)。 (3)晚发 AD无论是否伴有 apo E-ε4均与 A2 M不存在相关性。结论 广州汉族人群中 A2 M基因缺失突变多态性与晚发
施佳军马崔老洪尧冯容妹郭扬波沐楠李强谭燕王达平
关键词:Α2-巨球蛋白载脂蛋白EALZHEIMER病聚合酶链反应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脂代谢易感性的关联研究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检测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lecithincholesterolacyltransferase ,LCAT)基因 3个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频率 ,并初步探讨它们与脂代谢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atheroscleroticheartdisease ,CH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 ,分析 2 0 9名正常人和 2 0 3例CHD患者中 60 8C/T、911T/C和 1188C/T(参照序列 :NM 0 0 0 2 2 9) 3个位点的多态性。结果  60 8C和 60 8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CHD患者组 60 8T频率显著低于正常人群 (P =0 .0 3 4)。与无 60 8TCHD患者相比 ,具有 60 8T的CHD患者的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 (P =0 .0 15 )。 911T/C和 1188C/T在两组中均未检出。结论 LCAT基因 60 8T等位基因与CHD患者较高的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相关联 ,可能与中国人CHD相关。 911T/C和 1188C/T在中国人群中非常罕见。
张克兰张思仲郑克勤贺勇张立苏智广孙岩施佳军孔祥东童煜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冠心病脂代谢易感性
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外显子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观察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dopamine β-hydroxylase gene,DBH)外显子2单核苷酸多态性G444A在广州地区汉族人中的分布,探讨其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以217例患者(家族性90例,散发127例)和109名健康人为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DBH基因G444A多态性。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人中DBH等位基因A的频率分别为84.3%和82.1%。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DBH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家族史对患者基因型或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没有影响。结论: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中DBH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外显子2与精神分裂症不具有关联。
施佳军赵振环邓河晃郭扬波冯容珠戴俊平阳琼陆欣乔
关键词:多巴胺Β羟化酶精神分裂症
Alzheimer病分子遗传学研究新进展
1999年
Alzhcimer病(AD)是一类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最常见的精神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记忆减退、认知功能障碍和人格改变。依据发病年龄的不同,AD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早发性AD,起病年龄早于65岁;另一类为迟发性AD,起病年龄晚于65岁。
施佳军马崔
关键词:分子遗传学老年性痴呆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亲属的P_(300)与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我们以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一级亲属为研究对象,论证P300作为精神分裂症遗传标记的可能性.
王强孙学礼马小红施佳军姚静刘协和李涛王英成严成英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亲属P300儿茶酚基因多态性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亲属的事件相关电位及分子遗传学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P30 0 是否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遗传标记。方法 对 4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 83名父母和 12 0名正常人进行视觉P30 0 的检查 ;探索患者组和亲属组的COMT 15 8(Met/Val)基因频率与P30 0 的改变有无相关性。结果 ①患者组P30 0 的潜伏期和波幅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和P <0 0 2 ) ;②与对照组比较 ,亲属组P30 0 的潜伏期延长和波幅降低 ,但结果不具显著性 (P <0 15和P <0 2 7) ;③未发现P30 0 与COMT 15 8(Met/Val)基因多态性之间相关联。结论 研究发现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视觉P30 0 潜伏期延长、波幅减低 ;但未能发现P30 0 作为遗传标记的证据。
王强孙学礼马晓红施佳军姚静王英成舒放刘协和李涛
关键词:P300精神分裂症基因多态性
对氧磷酶1基因Gln192Arg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探讨对氧磷酶1(paraoxonase-1, PON1)基因Gln192Arg多态性与汉族散发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关系。方法以165例散发AD患者和174例年龄匹配老年人为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用PCR-RFLP法检测PON1及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AD组与对照组PON1 基因Gln192Arg多态性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研究对象按ApoEε4携带状况分层后,各亚组之间基因多态性分布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ON1基因Gln192Arg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AD不存在关联。
施佳军张思仲马崔唐牟尼刘协和王英成韩海英郭扬波冯容妹苗国栋
关键词:对氧磷酶1基因多态性阿尔茨海默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