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毅华

作品数:49 被引量:21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2篇文化科学
  • 6篇艺术
  • 3篇语言文字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6篇新闻
  • 13篇叙事
  • 12篇广播
  • 10篇电视
  • 8篇故事
  • 8篇广播电视
  • 7篇媒体
  • 6篇新闻叙事
  • 6篇叙事学
  • 6篇中国故事
  • 6篇节目
  • 4篇央视
  • 4篇文化
  • 3篇纪录片
  • 3篇故事化
  • 2篇大众
  • 2篇大众传播
  • 2篇电视节目
  • 2篇电视台
  • 2篇电台

机构

  • 45篇中国传媒大学
  • 4篇北京广播学院
  • 2篇中央广播电视...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银行业监...
  • 1篇山西广播电视...

作者

  • 49篇方毅华
  • 2篇郝赫
  • 1篇孙芙佳
  • 1篇罗鹏
  • 1篇段卉
  • 1篇魏倩
  • 1篇刘耕
  • 1篇贾新
  • 1篇姜琳琳
  • 1篇智梦寻

传媒

  • 14篇中国广播电视...
  • 12篇电视研究
  • 11篇现代传播(中...
  • 2篇新闻爱好者
  • 2篇中国记者
  • 2篇现代传播(北...
  • 1篇声屏世界
  • 1篇新闻与写作
  • 1篇新闻战线
  • 1篇中国编辑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新闻论坛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5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追寻“中国梦”的外国人——跨文化纪实节目《中国缘·爱上中国》创新解析
2019年
央视中文国际频道2018年国庆特别节目《中国缘·爱上中国》,以来自异国的10位普通人为记录对象,用电视镜头将他们在中国的深度体验和真实感受娓娓道来,不仅从国际化视角巧妙反映中国改革开放40年巨大成就,而且展示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向世界传递文化之美,体现中国的文化自信。本文梳理这档节目在选题策划、叙事策略和思想传达等方面的创作规律,总结其在增进跨文化交流和中国文化传播方面的价值,力求为提升对外传播效果提供思路。
方毅华杨惠涵
关键词:中国故事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马航失联报道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传统媒体官方微博凭借即时性和交互性的优势,在近期多起突发性灾难事件中迅速发声,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马航飞机失联事件中,人民日报新浪官方微博被指报道内容煽情,情绪化的传播方式不符合权威主流媒体的定位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本文通过对马航事件发生五天内人民日报官微的内容分析,梳理传统媒体官微在突发性灾难报道中的问题及原因,总结出若干改进建议,为官微在未来报道中提供参考。
方毅华赵斌艺
关键词:人民日报灾难报道
《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策略变化刍议被引量:4
2014年
2014年4月,随着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第二季(下称《舌尖2》)陆续播映,坊间吐槽之声不断。在《舌尖2》里,《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下称《舌尖1》)里让人口水滴答的那些镜头少了,而榨油工人古铜色的赤膊,白马占堆闪光的眼睛,养蜂夫妻的打情骂俏以及"相逢"和"心传",各种各样的"传统"与"血脉"更引人注目。美食背后的普通人,成了《舌尖2》更精准的表达对象。叙事重心的调整使这部美食纪录片备受质疑,社会各界对其褒贬不一。笔者从叙事学角度对两季节目进行比较与分析,
方毅华赵斌艺
关键词:叙事策略纪录片普通人叙事学美食
守正创新 献礼国庆——《美丽中国·我的家》生态故事叙述策略刍议
2019年
央视新闻频道2019年6月播出生态系列报道《美丽中国·我的家》,以直播连线、航拍记录等先进技术直观展示我国在生态环境治理、绿色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典型案例、典型人物等报道手段,传递来自环保一线的真实声音;以当代电视观众乐于接受的叙事方式,彰显了美丽中国的完整图景。不仅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也为主流媒体成就类报道创新创优提供了范例。
方毅华杨惠涵王晨燕
《挑战不可能》的叙事学解读被引量:2
2015年
《挑战不可能》是中央电视台原创的大型励志真人秀节目,它以人类自身作为挑战对象,从人类最原始的本能出发,注重对生命潜能的开掘,着重展现人类挑战自我的勇气和精神。相对稳定的节目形态、娴熟的视听叙事手法、人文精神恰到好处的表达、核心价值观的自然凸显、观众心理的稳妥拿捏、两个效益的共赢,都让该节目成为研究者的绝佳样本。
方毅华曲经纬
关键词:观众心理挑战自我点频叙事手法叙事空间
传统媒体微博新闻叙事刍议--以“新华社中国网事”为例被引量:5
2014年
微博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生产流程,既改变了普通人的交流方式,也促使传统媒体在新闻来源获取、报道机制及写作文体等方面做出调整。微博是一种新型的叙事文体。本文主要结合叙事学的相关理论,以"新华社中国网事"为例,对传统媒体微博新闻叙事特征进行分析,在充分肯定微博叙事独特性的基础上,对微博新闻叙事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归纳和思考,并对微博新闻叙事文本的优化提出了若干建议。
方毅华孙芙佳
关键词:传统媒体文本特征
人物类特稿叙事规律探析--以改版后《人物》为例被引量:5
2015年
人物类报道在新闻性与文学性之间由于平衡性的欠缺而长期处于纠结状态,而我国学界对人物类特稿的研究在系统性与深刻性上略显不足,因此从叙事学角度探讨人物特稿写作规律就显得较为迫切且意义十足。《人物》杂志2012年5月以后以新颖的理念、娴熟的叙述技巧改版面世,赢得了受众和市场的高度认可,因而成为人物类特稿研究的绝佳范本。本文从故事和话语两个维度探究人物类特稿的叙事规律,力求为特稿写作提供些许借鉴和启示。
方毅华孙芙佳
关键词:叙事学故事话语
广电离“看不见的宣传”有多远被引量:3
2015年
经历了从新闻格局到广电业态的巨大变革,承受着微博微信快速且强大的辐射,如此艰难岁月,广电人依然相信"内容为王"。不过,新媒体时代的内容为王,是"好内容"为王、"强效果"为王。为争取更多认同和共鸣,作为传统媒体的内容制造者,我们必须改变叙述方式,变革传播观念,增强受众意识,去做"看不见的宣传"。
方毅华
关键词:电离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受众意识大变革
节目本位论
1995年
节目本位论方毅华(本文全文共四个部分:导论,一,二,三。现选刊其第一和第二部分,分两次刊完。──编者)广播电台、电视台以节目的形式面向听众和观众。节目,是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所传播内容的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也是为听众和观众提供服务的最终形式。节目通过对客...
方毅华
关键词:受众广播电视台节目构成广播电视节目传播者
传播好中国声音 提升舆论引导力——解析央视《新闻联播》的故事化实践被引量:1
2016年
新闻宣传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央视《新闻联播》不断改革创新,以故事化手段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抓住了受众的兴趣点和共振点,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电视时政报道长期以来存在生硬说教、枯燥乏味的情况。本文撷取《新闻联播》典型报道,分析其如何精选故事,巧讲故事,打好新闻与宣传组合拳,在吸引受众、服务受众的同时提升电视媒体的舆论引导力,推动社会良性发展。
方毅华曲经纬
关键词:时政报道舆论引导力《新闻联播》故事化叙事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