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肿瘤
  • 7篇手术
  • 7篇前列腺
  • 7篇切除
  • 6篇输尿管
  • 6篇尿管
  • 6篇结石
  • 5篇膀胱
  • 4篇肾积水
  • 4篇肾切除
  • 4篇尿道
  • 4篇外科
  • 4篇外科手术
  • 4篇积水
  • 4篇后腹腔
  • 4篇膀胱肿瘤
  • 3篇肾结石
  • 3篇术后
  • 3篇疗法
  • 3篇疾病

机构

  • 37篇连云港市第一...

作者

  • 37篇方毅
  • 22篇柳兴明
  • 21篇温峰
  • 17篇林则馨
  • 17篇王祥波
  • 16篇钱林
  • 14篇杨光天
  • 11篇汪辉
  • 6篇涂传全
  • 6篇赵海岩
  • 6篇薛鹏
  • 6篇张志刚
  • 6篇杨斌
  • 5篇何浩明
  • 3篇田小平
  • 3篇杨文发
  • 3篇于波
  • 3篇蔡成宽
  • 2篇苏彩女
  • 2篇陈覃

传媒

  • 5篇医学理论与实...
  • 4篇江苏医药
  • 4篇放射免疫学杂...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江苏临床医学...
  • 2篇河南医药信息
  • 2篇中华泌尿外科...
  • 2篇临床泌尿外科...
  • 2篇江苏省第十五...
  • 1篇淮海医药
  • 1篇井冈山医专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现代泌尿生殖...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5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0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加术后羟基喜树碱灌注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加羟基喜树碱治疗浅表性多发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对116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加术后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的治疗情况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加术后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效果满意,总复发率为14.7%。结论: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加术后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是治疗膀胱肿瘤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
张志刚王祥波涂传全薛鹏柳兴明杨光天方毅
关键词:膀胱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羟基喜树碱
肾积水肾切除原因及降低切肾率的临床探讨
2001年
目的 :探讨肾积水肾切除原因及如何降低切肾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 1983~ 1998年 6月手术治疗肾积水 45 3例临床资料。结果 :45 3例肾积水病例中行肾切除 41例 ,占 9 0 5 %。结论 :分析肾积水切肾原因 ,掌握以下几点可降低切肾率 ;①严格掌握肾积水切肾指征 ;②手术时应尽可能取尽结石 ,减少残留结石 ;③避免手术时肾脏大出血 ;
钱林柳兴明温峰方毅林则馨
关键词:肾积水肾切除手术适应证
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和治疗(附19例报告)
1999年
王祥波林则馨方毅温峰柳兴明
关键词:输尿管肿瘤原发性
早期肾癌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11例报告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早期肾癌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7月至2012年1月11例早期肾癌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资料。结果 11例手术全部成功,肿瘤直径为1.7~5.2cm,平均3.3cm;手术时间73~189min,平均(135±27)min;术中出血80~740ml,平均(260±50)ml;热缺血时间16~57min,平均(29±9)min;术后住院7~12d,平均(9.3±2.1)d。随访9~51个月,均无瘤生存,肾功能良好。结论早期肾癌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创伤小、疗效确切,可以有效保留肾脏功能。
杨光天方毅温峰赵海岩杨文发
关键词:肾肿瘤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双J管在上尿路疾病中的应用体会(附91例报告)
2002年
目的探讨双J管在上尿路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上尿路疾病91例,其中术中置管72例,逆行插管19例。结果术中置管72例,8例出现膀胱刺激症状,6例钙盐结壳,1例回缩,72例均无切口感染、漏尿,无输尿管狭窄。ESWL前置管16例经ESWL治疗全部治愈,无石街形成。逆行置管长期引流3例引流通畅,无继发感染、再梗阻。结论上尿路疾病患者应用双J管内引流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杨光天温峰方毅钱林林则馨柳兴明王祥波杨斌汪辉
关键词:输尿管疾病导管引流双J管
输尿管结石ESWL治疗后辅助药物排石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后,不同药物在促进排石、缓解症状中的作用。方法:1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80例。组1为对照组,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后应用黄体酮20mg,肌注,2次/d;排石无糖颗粒5g,3次/d,口服;组2为实验组,ESWL治疗后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予以口服坦索罗辛0.4mg,1次/d。每例患者观察时间不超过2周。结果:在观察时间内两组排石率分别为82.5%和9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坦索罗辛能提高输尿管结石ESWL治疗后的排石率,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输尿管结石的辅助用药。
杨文发赵海岩杨光天温峰方毅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坦索罗辛
单纯尿道会师与加用牵引术治疗后尿道断裂伤的比较
1998年
柳兴明林则馨汪辉方毅王祥波钱林
关键词:尿道断裂伤外科手术尿道会师牵引术
单孔单通道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
孙方浒温峰张志刚汪辉王祥波杨光天卢道远蔡成宽薛鹏王鲲鹏顾金保涂传全方毅
肾窦内肾盂及肾后唇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鹿角样肾结石
2010年
目的探讨肾窦内肾盂及肾后唇切开取石术治疗复杂性鹿角样结石的疗效。方法对65例复杂性鹿角样结石行肾窦内肾盂及肾后唇切开取石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左侧31例,右侧24例,双侧10例。术中游离肾窦内肾盂后,肾窦后唇中下1/3处,2-0可吸收线做两排扣锁式缝合,穿透全层,在缝线之间切开肾实质,边切边缝,至肾下盏开口水平,即可顺结石方向取出结石。结果 65例患者均顺利取出结石,手术时间100-210 min,平均115 min。术中出血100-500 ml,平均260 ml。术后无出血及肾周脓肿发生,3例有结石残留,结石直径〈1.0 cm,经ESWL治疗后排出。结论肾窦内肾盂及肾后唇切开取石术出血少,肾功能损害小,操作简单,术野干净,取石率高,是复杂性鹿角样结石一种满意的治疗方法 。
张志刚温峰杨光天赵海岩涂传全柳兴明方毅
关键词:肾结石外科手术
核素肾动态显像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在老年肾癌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核素肾动态显像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在老年肾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老年肾癌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应用^(99)锝-二乙三胺五乙酸(^(99)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GFR的结果,对健侧肾及术侧残肾进行手术前后的比较,观察其代偿性变化。结果:肾根治性切除组术后健侧肾GFR为(57.6±11.8)ml/min,较术前健侧肾(41.2±7.4)ml/min增加39.8%,但与术前双肾GFR(74.9±12.8)ml/min比较则下降了23.1%。肾部分切除组术侧残肾GFR为(27.8±4.8)ml/min,较术前(36.5±6.4)ml/min减少23.9%,健侧肾GFR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核素肾动态显像法测定GFR在评估老年肾癌患者分肾功能、选择手术方式及监测术后肾功能方面有重要临床价值。
薛鹏王祥波涂传全温峰柳兴明方毅
关键词:肾癌肾小球滤过率核素肾动态显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