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支江波

作品数:7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胸腺
  • 1篇胸腺肽
  • 1篇胸腺肽Α
  • 1篇胸腺肽Α1
  • 1篇胸腺肽Α1治...
  • 1篇血必净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血型
  • 1篇血型不合
  • 1篇药房
  • 1篇药房药品
  • 1篇药品
  • 1篇药物
  • 1篇药物经济学
  • 1篇药学

机构

  • 7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7篇支江波
  • 3篇张伟
  • 2篇孟宪丽
  • 1篇王晓丽
  • 1篇董福祥
  • 1篇贾海盼
  • 1篇张超
  • 1篇袁琦
  • 1篇吴瑕
  • 1篇刘俊保
  • 1篇董未
  • 1篇张慧
  • 1篇李金伟
  • 1篇冯可青
  • 1篇高延征
  • 1篇丁雪英
  • 1篇刘燕平
  • 1篇魏丹
  • 1篇丁帅
  • 1篇罗静

传媒

  • 1篇河南医药信息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关于我院夜间送药制度的见解
2014年
为了解放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临床),减少临床一线护士从事非专业性、技术性工作的时间[1],临床支持中心或临床配送中心在许多三级医院纷纷成立[2,3]。按医院要求,晚上临床用药由临床支持中心送到各个病区,这个流程为:临床支持中心确定需要取药的病区→药房打单取药→药房药品核对人员及临床支持中心护士共同核对签字→临床支持中心将药品送到病区护士站→值班护士核对签字,整个取药流程方算完成。由于取药环节及药品经手人较多,这样工作时就会产生一些问题。
李金伟罗静支江波张慧董未魏丹王晓丽
关键词:药制度一线护士药房药品非专业性配送中心
利伐沙班预防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效果观察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应用利伐沙班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初次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145例,依据术后用药分为利伐沙班组75例与肝素组70例。利伐沙班组于术后6~8h口服利伐沙班10mg/次,1次/d;肝素组于术后12~14h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0.4mL/次,1次/d,2组均连续应用10d。术后第11天行彩超检查观察2组DVT形成情况,比较2组术后切口出血发生率、引流量、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水平。结果利伐沙班组术后发生DVT 5例(6.7%),切口出血2例(2.7%),术后引流量(148.3±20.1)mL,血小板计数(223.0±13.1)×109/L,ATPP(35.4±7.8)s,PT(12.6±0.9)s;肝素组术后发生DVT 6例(8.6%),切口出血3例(4.3%),术后引流量(155.0±29.3)mL,血小板计数(219.5±12.2)×109/L,ATPP(36.7±8.9)s,PT(12.4±1.1)s,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预防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的效果与低分子肝素相当,但利伐沙班可口服给药,患者依从性高。
孟宪丽支江波张伟丁帅高延征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
药物经济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6年
支江波刘燕平袁琦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临床药学成本-效果
血必净联合胸腺肽α1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27
2016年
目的:探究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胸腺肽α1治疗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自2013年3月-2015年2月收集某院治疗的180例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符合标准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2组患者均给予早期积极抗感染、液体复苏、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50mL血必净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皮下注射1.6 mg胸腺肽α1。统计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一般状态、血气状态、炎症因子水平、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一般状态、血气状态、炎症因子水平均优于治疗前,2组患者治疗后体温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心率、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H、PaCO2、PaO2/FiO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前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5.7%,细菌清除率为82.9%,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62.9%,细菌清除率为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并未出现严重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胸腺肽α1与血必净注射液能明显改善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身体状态,减缓炎症进展,效果显著,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孟宪丽支江波张伟冯可青
关键词:血必净胸腺肽Α1脓毒症重症肺炎
麻仁软胶囊治疗便秘10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02年
张伟支江波吴瑕刘俊保
关键词:麻仁软胶囊便秘疗效
反定型血型出现红细胞溶血的解决方法被引量:2
2005年
董福祥支江波丁雪英
关键词:血型不合溶血抗凝药
二甲双胍通过抑制EIF3G的表达降低结直肠癌细胞对奥沙利铂的耐药性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在改善结直肠癌细胞对奥沙利铂(oxaliplation,L-OHP)耐药性方面的机制。方法采用RT-qPCR法检测71例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EIF3G的表达水平,用Kaplan-Meier法建立生存曲线,用Log-rank检验比较EIF3G高表达和低表达两组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差异。用慢病毒敲降HCT-116细胞中EIF3G的表达水平,构建HCT-116耐药细胞株,给予二甲双胍处理,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IF3G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查对L-OHP的敏感性。构建裸鼠皮下瘤模型,观察二甲双胍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结直肠癌组织中EIF3G mRNA的表达水平上调(3.24±0.4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IF3G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的预后有关(P=0.014);敲降EIF3G可以增强HCT-116/L-OHP细胞的敏感性(P<0.05);二甲胍可以降低EIF3G的表达水平从而降低HCT-116/L-OHP细胞的耐药性(P<0.05),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生长(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以通过抑制EIF3G表达水平降低HCT-116细胞对L-OHP的耐药性。
孟宪丽贾海盼于东升支江波张超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二甲双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