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永奎
- 作品数:88 被引量:176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郁金香种球提纯复壮技术
- 2020年
- 近年来,中国郁金香的种植数量大幅增加,但是由于技术和气候等原因,生产上普遍出现种球退化、繁殖系数低等问题。大部分郁金香切花或种植观赏后,子球被丢弃,导致中国需每年大量进口郁金香种球。大丰荷兰花海有郁金香300~400种,有30多种花色,也存在着种球混杂和退化的问题。为此,我们针对种球的混杂与退化进行了提纯与复壮技术的探索。
- 祖艳侠戚永奎
- 关键词:郁金香繁殖系数复壮技术子球种球
- 棉花新品种苏棉24号
- 2004年
- 蔡立旺潘群斌陈建平杨华戚永奎陈丽萌杨明凤张萼施庆华王海洋
- 关键词:棉花选育栽培技术
- 盐葵系列新优品种
- 2021年
- 一、盐葵1号矮秆食用葵品种盐葵1号为晚熟矮秆抗倒伏食用葵新品种,2020年获得国家新品种登记。该品种平均亩产量250.2公斤,生育期100天左右;植株矮,茎秆粗壮,株高100~130厘米,基部茎围9.6厘米,茎秆弹性好;叶片厚,叶色深,平均叶片数32张;花盘直径24.2厘米,单盘粒重165.7克;种子灰黑色,百粒重15.03克,出仁率54.3%,平均容重306.88克/升。
- 戚永奎
- 关键词:矮秆出仁率品种登记食用葵
- 江苏沿海地区棉叶螨的发生特点与综防技术被引量:1
- 2011年
- 江苏沿海地区是中国重要棉花生产基地,且绝大部分均种植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在90%以上),棉铃虫已得到有效控制。由于棉农认识误区及种植业结构的改变,棉田套种、间作增加,水旱轮作及倒茬减少,导致棉田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为棉叶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生态条件,致使棉叶螨在沿海棉区为害加重,给棉农造成很大损失。现将该虫在江苏沿海地区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为棉农防治该虫提供参考。
- 王海洋陈建平张萼蔡立旺施庆华戚永奎
- 关键词:棉叶螨综防技术种植业结构棉田套种转BT基因
- 气象因子对Bt棉抗虫性表达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1年
- 综述了国内外在气象因子对Bt棉抗虫性表达影响方面研究取得的进展,并初步分析了应当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 王永慧陈建平蔡立旺张萼戚永奎
- 关键词:气象因子BT棉抗虫性
- 几种农药防治棉花铃期盲蝽象的药效试验被引量:13
- 1999年
- 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按有效成份计算,每公顷以50 % 甲基1605 乳油750ml、20% 高渗久效磷乳油225~300ml、40% 辛久乳油300~450ml 等剂量进行单用或者混配使用,防治棉花铃期盲蝽象的效果均在63-33%以上,持效期超过7d,其药效和持效优于或接近40% 久效磷乳油600ml 处理;20 % 灭多威单用防效较高但持效期短;含久效磷成份处理的持效期长于含辛硫磷处理;辛久乳油合剂,灭多威+ 久效磷处理都较同剂量农药单剂使用处理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 徐文华戚永奎吴忠义李武权沈安国陈志远万桂喜
- 关键词:农药棉花铃期盲蝽象药效
- 转基因抗虫棉良种繁育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对转基因抗虫棉Yc110 7、Yc10 0 9、Yc5 0 773个品系用自交混繁法和三圃制法生产的原种进行了抗虫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用自交混繁法生产的转基因抗虫棉原种纯度优于三圃制生产的原种。转基因抗虫棉的原种生产应突出自交的作用 ,以系谱选择为基本手段 ,配合抗虫性的鉴定和筛选 ,并在严格隔离条件下建立起高水平的遗传平衡。
- 戚永奎何勇王怡施庆华杨华蔡立旺
- 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棉良种繁育自交混繁法三圃制原种
- 不同施肥量和密度对中棉所68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2012年
- 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和栽培密度对短季棉中棉所68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现蕾期、开花期、吐絮期相差1~5d;产量最高的处理组合为:尿素552.0kg.hm-2、三元复合肥256.0kg.hm-2、过磷酸钙412.5kg.hm-2、菜子饼1500.0kg.hm-2、密度6万株.hm-2。
- 施庆华张萼陈建平蔡立旺戚永奎王海洋王永慧
- 关键词:施肥量生长发育
- 一种设施秋葵促早高效栽培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施秋葵促早高效栽培方法,属于秋葵种植技术领域,包括种子处理,电热温床育苗,移栽前准备,移栽,田间管理,采收等步骤,其中,种子处理包括选种、浸种和催芽,电热温床育苗包括电热温床准备和播种,移栽前准备包括整...
- 高进施庆华陈建平蔡立旺王永慧王海洋戚永奎孙艳茹
- 文献传递
- 甜高粱新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被引量:14
- 2018年
- 为了对现时期江苏沿海地区优质高产甜高粱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5个甜高粱新品种(系)14个农艺性状与产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鲜重产量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有茎秆出汁率、株高、生育期、茎粗等;丝黑穗病接种发病率同时与茎粗、分蘖数、倾斜率、倒折率、穗长关系最密切。说明在甜高粱群体产量、品质改良的过程中,要注重茎秆出汁率、株高、生育期、茎粗的选育力度,同时对丝黑穗病接种发病率的鉴定也尤为重要。
- 高进高进施庆华蔡立旺王永慧戚永奎王为王为丁海荣王海洋孙艳茹
- 关键词:甜高粱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