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新
- 作品数:42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建设社会主义动力学
- 1986年
- (一) 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践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加强研究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建设社会主义动力学,已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在地球上确立以来,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中,既有凯歌行进的时期,也有停滞不前的阶段;
- 徐伟新
- 关键词: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社会发展动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理论课社会活动建设社会主义
- 形成·破题·定位──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几点思考
- 1996年
- 形成·破题·定位──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几点思考徐伟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中共十二大主题词的提出为其形成标志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一次翻天覆地的伟大变革,史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作为这一伟大飞跃的理论结晶,一种新型的关于中国社...
- 徐伟新
- 关键词: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公有制中国社会主义发展
-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 1993年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创造性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最大思维成果。不掌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不了解邓小平是如何运用哲学观点去想问题。
- 徐伟新
- 关键词:思维成果模式论苏联模式
- 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活力、动力及其辩证关系
- 1987年
- 从理论上科学揭示和阐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的范畴,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的辩证关系,对于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理论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 徐伟新
- 关键词:社会主义实践辩证法理论社会主义社会
-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研究进展述评
- 1987年
-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自社会主义从理论付诸实践伊始,就严肃地提了出来。能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并自觉开发、启动和加强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制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与否,关系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得失:揭示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动力的作用机制、
- 徐伟新
- 关键词: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动力研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动力问题成败得失
- 坚定文化自信被引量:3
- 2015年
- 关于文化建设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内容。为了加强对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研究,本刊邀请中央党校领导和专家学者发表有关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 徐伟新
- 关键词:文化自信文化精神文化基因
- 略论主体生产力开发
- 1989年
-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经从劳动自主化的视角指出未来社会生产力主体的三重特性,这就是:完整的个人,活动的自觉性,真正个人的交往。在他们看来,“个人向完整个人的发展以及一切自发性的消除”,“被迫的交往转化为所有个人作为真正个人参加的交往”。
- 徐伟新
-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未来社会货币关系前资本主义社会
-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及其方法论原则
- 1985年
- 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人类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并自觉地创造自己的现在与未来的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对此认识正确与否,关系到我们所处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进程和方向.建国以来,这个问题一再被提出来讨论,其原因就在于此.为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取得对社会发展动力的科学认识,仍是摆在理论界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到目前为止,我国理论界对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提出了诸如“合力动力说”,“物质利益动力说”,“阶级斗争动力说”,“生产力动力说”等多种观点.
- 徐伟新
- 关键词:社会发展动力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本动力
- 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被引量:3
- 2015年
-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思想就没有灵魂,没有理念就没有方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最突出的亮点,就是鲜明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 徐伟新
- 新语境·新格局·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走向被引量:1
- 2015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 徐伟新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语境社会主义制度历史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