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镇铭
- 作品数:29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等蘖穗定向栽培的应用及高产配套技术
- 1997年
- 等蘖穗定向栽培是通过稀播和化学调控来培育带蘖壮秧,通过适龄浅栽早生快发低节位分蘖,增加分蘖节位数;通过适时提前搁田并结合化学调控来达到巩固和促进已出分蘖成穗,抑制无效分蘖出生的双重目的;通过合理运筹肥料和控制适宜的群体起点来保障提高分蘖成穗率,最终达到一个分蘖成一个穗的增穗增粒增重增产的理想的稻作栽培新技术。各项技术的配套应用可使成穗率提高20%以上,大田示范可比常规法增产13.3%~22.3%。
- 张镇铭程湘虹李金珠周天岫姚金富蔡玉桥
- 关键词:定向栽培水稻
- 单季晚粳稻要重视稻曲病的防治
- 2001年
- 当前有不少单季粳稻的品种(组合),虽然高产优质,但易感稻曲病。1998年和1999年由于气候条件适宜,连续两年单季晚粳稻稻曲病发病较重。据调查,发病率在20%以上,从而造成产量降低、米质下降。
- 张镇铭丁长命管耀祖赵建根
- 关键词:单季晚粳稻稻曲病种植密度
- 植物高效产能增产剂在水稻上优化配套技术试验研究
- 2006年
- 茅宝田张镇铭戈长水
- 关键词:应用植物水稻品种增产剂产能
- 四种药剂对“扬158”控蘖效果的研究
- 2001年
- 章柏泉张镇铭应武徐礼根
- 杂交籼稻协优7954高产栽培技术试验被引量:1
- 2002年
- L16(43 × 2 6)正交试验结果表明 ,对杂交籼稻新品种协优 795 4产量重要性程度的栽培技术因素依次为 :秧龄 >氮肥用量 >育秧方式 >每穴本数 >控蘖剂 >水浆管理 >钾肥用量 >施氮方法 >移栽密度。提出了协优 795 4产量 10 35t hm2
- 张镇铭姚金富管耀祖丁长命杜如伟董文忠
- 关键词:杂交籼稻高产栽培
- 早稻不同搁田时期及方式对分蘖成穗率的影响被引量:2
- 1998年
- 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是影响水稻分蘖成穗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了在水稻分蘖不同时期采用不同搁田方式对早稻分蘖成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分蘖早期搁田,延长搁田时间,过早中止分蘖的发生,使分蘖率明显下降,分蘖成穗率也随之下降。在5节位出蘖期采取间隙搁田,既能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又能减少已有分蘖的死亡,在分蘖率较高的情况下,能有效提高分蘖成穗率。
- 姚金富姚金富张镇铭
- 关键词:早稻
- 搁田和喷施赤霉素(GA_3)联因对水稻成穗率的影响被引量:3
- 1998年
- 通过搁田和喷施赤霉素联因试验,结果表明,搁田和喷赤霉素联因能抑制水稻的无效分蘖,降低苗峰,对提高水稻成穗率有明显的作用,一般比对照提高15~20个百分点。
- 郑寨生张镇铭郑伟年张尚法王祥根
- 关键词:水稻成穗率搁田赤霉素
- 不同群体条件下穗肥施用量对水稻分蘖成穗的影响被引量:8
- 1998年
- 为探索穗肥用量与群体的联因效应对分蘖成穗率的影响,明确提高分蘖成穗率的施肥条件和技术。试验表明,水稻分蘖成穗率随穗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在较高的群体条件下,穗肥与分蘖成穗率具有较大的正相关性,穗肥施用量对基本苗与分蘖成穗率的相关性影响不大。
- 张镇铭姚金富邵达孚邵达孚
- 关键词:水稻穗肥成穗率
- 早籼新品种杭早3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主要栽培技术
- 1994年
- 早籼新品种杭早3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主要栽培技术邵达孚,俞祥群,张镇铭(杭州市农科所)杭早3号是杭州市农科所选育的一个分蘖力强、适应性广、丰产性好的迟熟偏早早籼新品种。1991年3月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同意,由杭州市品种审定小组审定通过。...
- 邵达孚俞祥群张镇铭
- 关键词:早稻籼稻育种栽培
- 不同群体的小麦全程化控及穗肥施用技术研究
- 2001年
- 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是小麦实现高产稳产的关键所在,而化学调控及穗肥施用技术是调节群体的有效手段,为了探求不同群体条件下化学调控及穗肥施用的增产效果及相应的技术,1999年我们进行了此方面的试验研究。 1 经过与方法试验在单山和梅城两地进行,供试品种半山为杨麦158;播种期11月8日。
- 张镇铭姚金富郑宗连
- 关键词:全程化控小麦化学调控施用技术小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