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还添

作品数:37 被引量:173H指数:9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8篇关节
  • 14篇关节炎
  • 13篇骨关节
  • 12篇骨关节炎
  • 9篇软骨
  • 9篇细胞
  • 5篇软骨下骨
  • 5篇膝骨
  • 5篇膝骨关节
  • 5篇膝骨关节炎
  • 5篇骨折
  • 5篇关节软骨
  • 4篇置换术
  • 4篇肉瘤
  • 4篇膝关节
  • 3篇抑制剂
  • 3篇制剂
  • 3篇膝关节置换
  • 3篇膝关节置换术
  • 3篇关节置换

机构

  • 16篇暨南大学附属...
  • 14篇暨南大学
  • 10篇广州中医药大...
  • 7篇广州中医学药...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暨南大学第一...

作者

  • 34篇张还添
  • 18篇查振刚
  • 8篇梁祖建
  • 7篇佘国荣
  • 7篇刘宁
  • 6篇何铭涛
  • 5篇罗斯敏
  • 5篇张百挡
  • 5篇郇松玮
  • 4篇陈宇
  • 4篇李钊
  • 4篇陈均源
  • 3篇杨杰
  • 3篇李劼若
  • 3篇高学娟
  • 2篇谭文成
  • 2篇张荣华
  • 2篇侯辉歌
  • 2篇潘锐
  • 1篇王华东

传媒

  • 3篇中国骨质疏松...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广东医学
  • 2篇江苏中医药
  • 2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草药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科技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RMT5及YAP调控TXNIP信号影响骨软骨肉瘤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研究
第一部分:以往的研究多从基因突变的角度阐释骨肉瘤(OS)的发病机制,然而,在过去的30年,基于上述理论开展的相关治疗在OS复发性及转移性患者生存率方面并没有明显改善。近年来,从表观遗传酶的角度探讨OS的防治是研究的热点及...
张还添
关键词:细胞衰老分子机制
PRMT5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PRMTs)在蛋白质的甲基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参与可变剪切、转录后调节、RNA的加工、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和肿瘤形成等[1]。目前,已经鉴定出11种该家族的成员(PRMT1~11),根据其催化精氨酸甲基化方式的不同,可以将PRMTs分为3类(图1)[1-3]:
张还添王华东查振刚
关键词:肿瘤
一种通过靶向PRMT5抑制骨肉瘤生长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靶向PRMT5抑制骨肉瘤生长的组合物,包括PRMT5抑制剂和Hsp90抑制剂:所述PRMT5抑制剂为EPZ015666;所述Hsp90抑制剂为17‑AAG;按浓度比计算,EPZ015666:17‑AA...
张还添查振刚高学娟谭文成刘宁杨杰
“补肾活血方”对骨关节炎软骨保护的效应与机制研究被引量:32
2009年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骨关节炎关节软骨保护的效应与机制。方法: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含量。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COMP、TNF-α、MMP-3、TIMP1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MDA含量明显降低,SOD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显著;对照组MDA、SOD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补肾活血方可能通过调控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以及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炎症,抑制氧自由基损伤,抑制软骨细胞凋亡,延缓软骨损伤,延缓关节退变,对骨关节炎的软骨有保护和促进修复作用。
梁祖建韩清民张还添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关节软骨补肾活血方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术膝顽固性肿胀积液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术膝顽固性肿胀积液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 对2013年6月~2014年12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关节科进行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出现顽固性关节肿胀积液的2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针对患者术前基本...
罗斯敏査振刚刘宁潘锐李劼若侯辉歌郇松玮佘国荣张还添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肿胀
腓肠肌皮瓣防治全膝关节置换术切口并发症
2021年
[目的]探讨腓肠肌皮瓣应用于复杂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后切口并发症的防治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9年本科收治的应用同侧腓肠肌皮瓣处理复杂TKA切口的12例患者。其中,4例为预防性肌皮瓣移植覆盖切口,其余8例为挽救性肌皮瓣闭合切口。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重要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预防性组术后下地行走时间、拆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挽救性组(P<0.05)。预防性组4例切口均甲级愈合;挽救性组7例甲级愈合,1例乙级愈合。两组共12例患者出院至末次随访均未发生手术部位局部感染、皮肤坏死或翻修手术。末次随访时,预防性组KSS评分和ROM均优于挽救性组,其中两组间KS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查方面,除了CRP在肌皮瓣术后2周时预防组低于挽救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含义(P>0.05)。[结论]腓肠肌皮瓣转位覆盖伤口可以有效预防及治疗复杂TKA切口并发症。相比之下,采用预防性肌皮瓣的临床效果优于挽救性肌皮瓣。
甘文奕佘国荣陈均源张还添刘文凭查振刚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切口并发症肌皮瓣
“补肾益气方”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3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评估自拟补肾益气方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骨转换的作用研究。方法:将60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口服补肾益气方,对照组给予口服西乐葆,疗程均为3个月;分别检测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骨转换生化指标(ALP、BGP、U-Pyd/Cr),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骨密度、骨转换生化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补肾益气方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骨折引起的疼痛,同时能提高骨密度,降低骨转换率,从而抑制骨吸收,最终延缓骨质疏松的进程。
钟少华张朗仪张还添黄志华吴新基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补肾益气方骨转换骨密度
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全髋置换术治疗策略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全髋置换术治疗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6年3月,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或畸形愈合所致创伤性关节炎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49~86岁,平均68.5岁;均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股骨侧采用近端固定柄假体13例,远端固定柄10例,延长柄假体12例。【结果】经3~65个月随访,髋关节HSS评分平均术前44.1分(31~65),提高到术后82.5(58~94)。髋关节术后功能的优良率91.4%。术后未出现脱位和深部感染。2例股骨柄侧分别出现了5 mm和10 mm下沉,但未见假体的明显松动。【结论】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创伤性关节炎,采用全髋置换术治疗,股骨侧因骨质硬化或骨缺损,采用远端固定柄假体,并注重重建大转子,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刘宁郇松玮侯辉歌张还添佘国荣罗斯敏张红查振刚
关键词: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创伤性关节炎全髋置换术股骨柄假体
膝骨关节炎“未病”至“已病”的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与研究策略
2025年
膝骨关节炎(KOA)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特点,寻找有效的预防手段是遏制其发生的根本举措。“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是中医学重要理念,KOA是中医优势病种,但其“未病”至“已病”的生物学基础尚不明晰,缺乏系统的研究策略。因此,文章基于临床指南、文献研究、疾病相关数据库等资料,归纳辨识KOA从“未病”至“已病”的宏观体征模式及微观关键分子,并提出系统生物学研究策略,为从多层次、多维度阐明KOA“未病”至“已病”生物学基础的研究提供参考。
林青李小云黄峙王静茹叶倩云黄鸿昊张还添王昊宇张荣华张荣华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未病已病生物学基础
骨关节炎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骨关节炎是多因素导致的疾病,除了生活习惯、自身体质外,它还受很多基因及环境因子的影响.骨关节炎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关节软骨的退变及软骨细胞外基质的改变.软骨细胞正常基因调控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它的改变促进骨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近年来,表观遗传学在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微小RNA(microRNA,miRNA)介导机制、染色质修饰及DNA甲基化的改变3个方面讨论表观遗传学与骨关节炎的关系.
黄浩张还添潘京华查振刚
关键词:表观遗传学骨关节炎骨细胞外基质DNA甲基化软骨细胞关节软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