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薛晖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胸痛
  • 2篇胸痛患者
  • 2篇预后
  • 2篇评分
  • 2篇急诊
  • 2篇HEART
  • 1篇低危
  • 1篇医疗急救
  • 1篇医师
  • 1篇医师规范化培...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预后判断
  • 1篇预后因素
  • 1篇院前
  • 1篇院前急救
  • 1篇普鲁卡因
  • 1篇全球定位系统
  • 1篇重症
  • 1篇重症胰腺炎

机构

  • 6篇宁波市第一医...
  • 1篇宁波市第九医...

作者

  • 6篇张薛晖
  • 2篇陈旭侠
  • 2篇陈志华
  • 1篇宗建平
  • 1篇邵利江

传媒

  • 2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毕业后医...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经验与思考被引量:13
2019年
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的逐步推进,住培工作也逐渐制度化、规范化。宁波市第一医院急诊住培基地根据基地及学员情况,提出了“带、督、独”三字分层教学方针。除进行有特色的入科教育、教学查房、小讲课、疑难病例讨论外,还同时开展了模拟病例、门诊教学等其他教学活动,丰富的教学活动提高了住培学员的参与性及积极性,使他们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知识,提高了住培学员的岗位胜任力。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带教老师的教学意识有待提高,教学能力偏低,带教水平参差不齐,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仍偏低。我们拟通过不断的培训来提高师资的带教意识及带教水平,通过各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及优质的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学员的积极性。
邵利江张薛晖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科教学能力
普鲁卡因治疗大咯血69例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普鲁卡因治疗大咯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9例大咯血患者应用普鲁卡因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69例患者中大部分大咯血患者应用普鲁卡因疗效确切,止血治愈率占75.4%,而21.7%患者出现咯血未止联合应用垂体后叶素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介入栓塞治疗后血止,有2例患者出现心悸、面色潮红不良反应。结论普鲁卡因在大部分大咯血患者中应用安全、有效,但也应注意其极少见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应停药及积极对症处理。
张薛晖
关键词:咯血普鲁卡因疗效
HEART和HEARTS_(3)评分危险分层对非ST段抬高胸痛患者预后判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比较心脏评分(HEART)与改良心脏评分(HEARTS_(3))对非ST段抬高胸痛患者(NSTECP)预后判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8月期间就诊于三家医院急诊的胸痛患者数据,≥20岁的非创伤性NSTECP患者进入研究队列。应用HEART和HEARTS_(3)两种方法进行评分和危险分层,将患者分为低危(HEARTS_(3)和HEART评分均为0~3分)、中危(HEARTS_(3)4~7分和HEART评分4~6分)、高危(HEARTS_(3)为8~14分,HEART评分为7~10分)、极高危(HEARTS_(3)评分15~25分),统计分析两种评分各危险层患者出院后30 d内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率,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对照分析两种评分体系评估患者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共有208名患者被纳入评分研究,在HEART评分低、中、高危及以上患者的ACS发生率分别为3.37%、17.64%和70.58%,HEARTS_(3)评分分别为1.68%、16.67%、86.96%,高危组AC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P<0.05)。HEART与HEARTS_(3)评分预测出院后30 d内发生ACS的AUC分别为0.88(95%CI 0.81~0.94,P<0.05)和0.94(95%CI 0.90~0.98,P<0.05),灵敏度分别为81.82%和87.88%,特异度分别为76.00%和86.28%。结论在医院急诊,HEARTS_(3)和HEART评分可有效判别NSTECP中高危患者,HEARTS_(3)比HEART评分有更高的预后判断灵敏度和准确度。
陈志华陈旭侠张薛晖陈杰江涛
关键词:急性胸痛
急诊HEART评分低危胸痛患者危险分层研究进展
2022年
评估基于病史,心电图,年龄,危险因素和肌钙蛋白的HEART评分低危诊断的准确性,以及用于预测急诊胸痛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意义。方法:检索Medline、EBSCO、WebofSCIence数据库,研究低危HEART评分预测胸痛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诊断性能。结果:通过筛选,从2010年到2019年发表的26项研究入选,总共有24966名患者列入本文分析中,其中HEART评分分层为低危(0到3分)患者9689人(38.8%)。在HEART评分低危患者中,短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97%(174/8789),而HEART评分非低危(4-10分)患者为21.3%(3187/14942)。HEART评分低危患者短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预测的敏感性为0.96(95%CI为0.93-0.98),特异性为0.44(95% CI为0.36-0.51),阳性预测值为0.20(95% CI为0.14-0.26),阴性预测值为0.99(95% CI0.98-0.99)。结论:针对不同的患者人群中,使用不同的肌钙蛋白和不同的随访时间,HEART危险分层低危评分具有高敏感的阴性预测价值,可预测短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陈志华陈旭侠张薛晖
关键词:胸痛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死亡预后因素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重症胰腺炎预后的可能有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早期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生存组和死亡组碱剩余、二氧化碳结合力、氧合指数、阴离子间隙、血肌酐、血钙和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碱剩余、二氧化碳结合力、氧合指数及阴离子间隙是急性重症胰腺炎死亡的最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气分析碱剩余负值增大;二氧化碳结合力、氧合指数及阴离子间隙水平下降明显者,提示其预后差。
张薛晖
关键词:胰腺炎急性重症预后
紧急医疗呼叫定位搜寻系统应用与院前急救效果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紧急医疗呼叫定位搜寻系统技术应用价值及对院前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引入基于GPS和CD-MA定位技术、GPRS网络通信技术、GIS、120急救中心调度等技术的紧急医疗呼叫定位搜寻系统,将采用此技术前后收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比两组内科急救反应时间及救治效果以评价该系统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院内反应时间、行驶时间及急救耗时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救治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紧急医疗呼叫定位搜寻系统技术显著缩短了院前急救的反应时间,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陈黄波张薛晖宗建平
关键词:医疗急救全球定位系统院前急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