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 作品数:13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B超在妇科子宫肌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观察分析临床中应用B超对妇科阔韧带子宫肌瘤所具有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6-09至2018-09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妇科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共98例设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接受B超与CT检查,经病理检查后患者均确诊为子宫肌瘤。对比CT与B超对子宫肌瘤与所具有的检出效果与分型鉴别效果。结果 B超组与CT组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类检查方式的子宫肌瘤分型鉴别效果均较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组检查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在妇科子宫肌瘤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效果,其诊断准确率高,创伤小、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 张莉蒋丽周宇平黎黧王映飞刘萍萍
- 关键词:B超CT子宫肌瘤
- 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和p62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和p62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3-7月在该院妇产科行清宫术的URSA患者及行人工流产术的正常妊娠者分别作为URSA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采用HE染色观察两组绒毛组织形态学差异,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绒毛组织中LC3-Ⅱ、p62蛋白的表达水平,并通过免疫组化实验观察两组患者绒毛组织中LC3-Ⅱ、p62的定位和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URSA组绒毛组织内部细胞出现皱缩,颜色暗红,细胞之间出现断离,绒毛组织有破损。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URSA组中LC3-Ⅱ蛋白表达量上调、p62的表达量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试验结果显示,LC3、p62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表达情况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一致。结论URSA患者绒毛组织中LC3-Ⅱ蛋白表达上调,p62蛋白表达下调,提示细胞自噬可能参与URSA的发生。
- 宋鹏书张燕华张奕梅莫梅珍何升张莉
- 关键词: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绒毛组织P62
- 一种用于固定胃管的胃肠减压器装置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固定胃管的胃肠减压器装置。该肠胃减压器包括包括胃肠减压器本体、胃管、腰带、挂带、导流管和胃管固定带,胃肠减压器本体设有穿孔带,腰带穿设在所述穿孔带内,腰带两端设有相互配合...
- 邱美娇邱春凤黄姿宇张莉蒋冬梅邱美珍
- 一种阴道扩张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阴道扩张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阴道扩张器包括相连接的上扩张翼和下扩张翼,上扩张翼的与下扩张翼连接的一端开设有一观察窗,下扩张翼的与上扩张翼连接的一端还连接有一手柄,上扩张翼的位于观察窗周缘的相...
- 张莉邱美娇
- 文献传递
- CD38和CD138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CD38、CD138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在EM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育龄女性200例,其中通过检查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并需要行宫腔镜检查的育龄女性100例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实验检测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CD38和CD138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清中辅助T细胞因子干扰素(INF)-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同时检测外周血中炎症因子WBC、CRP、CA125数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EMs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38、CD138与INF-γ、IL-6、TNF-α、VEGF、WBC、CRP、CA125对EMs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子宫内膜组织中CD38、CD138阳性比例,血清中TNF-α、IL-6、VEGF和外周血中WBC、CRP、CA125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INF-γ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分析显示,CD38、CD138、TNF-α、IL-6、VEGF、WBC、CRP、CA125是影响EMs的危险因素,INF-γ是影响EMs的保护因素;CD38、CD138是影响EMs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CD38、CD138、TNF-α、IL-6、VEGF、INF-γ、WBC、CRP、CA125预测EM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82、0.985、0.775、0.769、0.616、0.202、0.930、0.857、0.791。结论 EMs患者病灶组织中CD38、CD138高表达,与血清中的炎症因子以及机体免疫因子密切相关,建议临床上采用IHC技术检测CD38、CD138,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系统性治疗提供指导作用。
- 张莉蒋丽莫梅珍
- 关键词:CD38CD138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因子
- 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功血治疗中应用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析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围绝经期患者82例,应用米非司酮每晚口服治疗,治疗持续3个月。疗程前后均记录患者体内激素水平、血红蛋白水平与子宫内膜厚度,并于结束治疗后随访患者的止血效果,闭经率。结果服用米非司酮后患者均无月经,子宫内膜显著变薄(P<0.05),数据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增高,平均性激素水平为早卵泡期。停止用药后6个月,自然绝经51人,月经稀发13人,月经恢复正常11人,治疗无效7人,未见复发患者。结论利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
- 周宇平熊佳维朱彦霖张莉
- 关键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米非司酮围绝经期疗效
- 动脉灌注并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疗效及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和性激素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观察动脉灌注并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疗效及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和性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C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甲氨蝶呤囊胚内注射联合清宫术,n=50)与观察组(动脉灌注甲氨蝶呤并栓塞联合清宫术,n=50)。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瘢痕蜕膜与非瘢痕蜕膜整合素β3及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蛋白表达情况、治疗前后性激素[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及卵泡刺激素(FSH)]情况、并发症、不良事件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瘢痕蜕膜、非瘢痕蜕膜整合素β3及LIF蛋白表达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E_(2)、LH、FSH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脉灌注并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CSP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康复,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及性激素造成的影响较小。
- 曾威黎藜张莉
-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妊娠动脉灌注动脉栓塞性激素
- 自控微量泵法实施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自控微量泵实施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2013年1月-6月产科收治的待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选择硬膜外自控微量泵法镇痛进行分娩,对照组50例采用非镇痛自然分娩,两组产妇的年龄、产次、孕周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产妇疼痛等级、剖宫产率、产程活跃期及开始泌乳时间。结果观察组疼痛等级1~3级者明显高于对照组,4~6级和7~9级者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剖宫产率、活跃期时间低于对照组,产后开始泌乳时间在24~48h内的比例大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控微量泵实施分娩镇痛可明显降低产妇的疼痛等级、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缩短活跃期时间,开始泌乳的时间提前。
- 周宇平汤璐黄晶张莉兰婧彭晓竹
- 关键词:分娩镇痛剖宫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