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
- 作品数:70 被引量:755H指数:16
- 供职机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 2010年北京市不同地区儿童甲3亚型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的病原学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对2010年北京市某两区发生的儿童甲3亚型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进行病原学研究。方法:荧光RT-PCR方法检测疫情患者标本,对核酸阳性者进行病毒培养;对毒株血凝素HA1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两起疫情标本甲3亚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共14件;毒株共分离到6株。各疫情毒株同源性序列为100%;两起疫情的HA1序列同源性为97.3%。与疫苗株A/Perth/16/2009(H3N2)比较,其中疫情2分离株共有8个氨基酸(aa)变异。结论:两起疫情均为甲3亚型(H3N2)流感所致;同一起疫情均由同一病毒株传播所致;两起疫情甲3亚型(H3N2)毒株的血凝素HA1区存在不同程度的aa变异。
- 卢桂兰张代涛刘医萌吴占国任淑敏梁慧洁张莉吴双胜杨鹏
-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病原学分析
- 2012-2015年北京市流感监测分析被引量:84
- 2016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2012-2015年流感流行特征和流感病毒优势株的变化。方法使用"北京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中二级以上医院流感样病例和百分比的周数据以及流感病原学监测周数据,分析流感样病例发病趋势和流感病毒构成情况。结果 2012年第27周至2015年第26周,北京市流感样病例(ILI)、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与流感病毒阳性率变化趋势一致(r=0.801,P〈0.001;r=0.737,P〈0.001),发病高峰为每年冬春季。不同监测季,流感样病例年龄组构成不同(χ^2=2.143,P〈0.001),各监测季流感病毒亚型构成不同。共报告流感暴发疫情68起,其中62起(91.18%)由甲型H3N2引起,发生在小学校的疫情最多,为35起(51.47%)。结论 2012-2015年甲型H3N2亚型、甲型H1N1流感、乙型Yamagata系均有流行,且各年度优势毒株不一。ILI、ILI%和流感病毒阳性率三者的高峰基本吻合,证实了北京市流感监测系统在预警预测流感流行趋势和暴发疫情中的实际作用。
- 段玮孙瑛杨鹏吴双胜张莉石伟先庞星火
- 关键词:流感流感样病例
- 北京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管理模式探讨被引量:11
- 2016年
- 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例,系统分析北京地区公共卫生,尤其是疾病预防控制人才队伍的发展现况、管理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特点,确定当前北京地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从而为探讨适合于北京地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需求的人才管理模式提供政策建议。
- 刘秀颖庞星火张莉宋卫萍马彦
- 关键词:公共卫生
- 双因素理论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激励机制是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现针对职工工作状态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借鉴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对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激励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 韩丽萍李薇王勇王静红刘静博姜东兰张莉
- 关键词:激励机制保健因素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新媒体环境中的舆情特征及风险沟通策略被引量:3
- 2022年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是对在当今新媒体环境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管理及风险沟通的一次重大考验。因此有必要了解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特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舆情特征,新媒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播中的双向作用,并探讨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如何综合运用新媒体传播方式合理有效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风险沟通。针对以上各部分,对新媒体时代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特征及风险沟通策略作一综述。
- 张莉吴双胜孙瑛马春娜王全意段玮
- 关键词:新媒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风险沟通
- 2007—2012年北京市流感样病例和流感病原学监测被引量:75
- 2013年
- 目的阐明2007—2012年北京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特征和病原学监测结果。方法使用“北京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中二级以上医院流感样病例数和百分比的周数据以及流感病原学监测周数据,分析流感样病例发病趋势和流感病毒构成情况。结果2007—2012年,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共监测流感样病例3,045,527例,其中流感样病例百分比2.11%。期间共检测标本49,868件,检出阳性标本8,289件,其中甲型H1N1亚型573件(6.91%)、甲型H3N2亚型2,578件(31.10%)、甲型H1N1流感2,021件(24.38%)、B型Victoria系945件(11.40%)、B型Yamagada系681件(8.22%)。各年度流感病毒亚型构成不同:2007—2008年度主要为B型Yamaga—da系(60.36%)和甲型H3N2亚型(23.68%),2008—2009年度为甲型H1N1亚型(78.63%),2009—2010年度为甲型H1N1流感(40.28%)和甲型H3N2亚型(20.29%),2010—2011年度为甲型H3N2亚型(64.34%)和甲型H1N1流感(23.44%),2011—2012年度为B型Victoria系(57.28%)、B型Yamagada系(20.80%)和甲型H3N2亚型(18.66%),2012—2013年度为甲型H3N2亚型(77.40%)和甲型H1N1流感(20.36%)。结论近年来,甲型H1N1亚型、甲型H3N2亚型、甲型H1N1流感、B型Victoria系和B型Yamagada系均有流行,且各年度优势毒株不一。
- 吴双胜杨鹏石伟先卢桂兰彭晓旻张代涛刘医萌赵佳琛张莉段玮郑阳张漫马春娜王全意
- 关键词:流感流感样病例
- 2021—2022流行季北京市流感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2021—2022流行季北京市流感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控流感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北京市2021—2022年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流感样病例和流感病原学监测数据,分析流感流行趋势和病原学特征。结果2021—2022流感流行季累计报告流感样病例530829例,流感样病例百分比为1.25%,流感活跃期持续15周。流感样病例中以0~15岁年龄组为主(60.71%),60岁以上人群占比5.90%。共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18505件,阳性率14.91%,其中乙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为优势毒株(99.56%)。乙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中,44例标本为1A.3a2分支,与WHO本年度推荐的疫苗株B/Washington/02/2019为1A.3分支存在一定的进化距离。结论加强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监测预警,适时接种流感疫苗,及时调整疾病防控策略至关重要。
- 段玮潘阳张莉吴双胜张姣姣孙瑛张代涛冯兆民
- 关键词:流感进化树
- 北京市2007—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09
- 2011年
- 目的通过对2007—2010年北京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进行分析,为手足VI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北京市2007—2010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北京市2007—2010年报告病例数分别为11012例、18445例、24483例和45409例,报告死亡例数分别为0例、2例、4例和18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69.65/10万、112.90/10万、144.44/10万、258.74/10万。流动人口聚集区报告发病例数较多;四季均有病例报告,但以夏秋季为主,5—7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男性儿童发病高于女性儿童;散居儿童死亡例数高于幼托儿童。EV71和CoxA16为手足口病的主要致病病原体,EV71病毒均为C4基因型。结论北京市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数呈逐年增加趋势。每年夏秋季节。应加强对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流动人口聚居区散居儿童是防控的重中之重。
- 李锡太王全意黄芳李洁曲梅李爽刘白薇吴晓娜张莉黎新宇
-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EV71COXA16
- 2014-2015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流感疫苗接种效果评价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评价2014-2015年流感流行季流感疫苗在中小学生中集体接种后的保护效果。方法收集北京市2014年11-12月中小学生聚集性发热和流感样病例(ILI)疫情的病例信息和流感疫苗接种史,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流感疫苗对ILI病例和实验室确诊流感病例的保护效果。结果 43所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学校学生纳入本研究,实验室确诊流感病例组、ILI病例组、无症状对照组的流感疫苗接种率分别为38.9%(91/234)、36.7%(328/893)、39.7%(692/1 741);流感疫苗对ILI病例、实验室确诊流感病例的调整后保护效果分别为27%(95%CI:13%-39%)、7%(95%CI:-25%-31%)。结论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流感疫苗集体接种对流感具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 张莉潘阳马春娜吴双胜孙瑛张漫段玮王全意杨鹏
- 关键词:流感疫苗发热流感样病例
- EARS在北京市流感大流行预警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阐明累积和法用于北京市流感暴发预警的有效性。方法:应用基于累积和算法的早期异常报告系统(early aberration reporting system,EARS)对北京市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进行预警分析,以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作为判断流感高峰来临的金标准。结果:2009年至2010年北京市共有421家医院开展了流感样病例监测,7家网络实验室开展了流感病原学监测。2009年6月至2010年4月,421家医院的平均流感样病例百分比为2.56%,共在11家医院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19 262份,分离流感病毒5 045株,以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主。使用累积和法对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较好地预警了流感高峰的来临。结论:应用累积和法对北京市流感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高效准确地对流感高峰进行预警。
- 张代涛杨鹏张奕张莉彭晓旻石伟先卢桂兰梁慧洁刘医萌刘民王全意
- 关键词:流感疾病暴发流行疾病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