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育广

作品数:63 被引量:445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文化科学
  • 8篇政治法律
  • 5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24篇高校
  • 19篇大学生
  • 17篇教育
  • 12篇创业
  • 9篇社会
  • 9篇创业教育
  • 7篇社会实践
  • 6篇文化
  • 6篇工科
  • 6篇创新创业
  • 5篇大学生社会
  • 5篇大学生社会实...
  • 5篇学生社会实践
  • 5篇志愿
  • 5篇校园
  • 4篇新时期高校
  • 4篇院校
  • 4篇志愿服务
  • 4篇校园文化
  • 4篇工科院校

机构

  • 58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东莞理工学院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广东技术师范...

作者

  • 58篇张育广
  • 5篇王亚煦
  • 5篇秦卫民
  • 4篇王新伟
  • 3篇陈卓武
  • 3篇刁衍斌
  • 3篇胡静
  • 3篇邓俊
  • 3篇黄桂标
  • 2篇孙逊佳
  • 2篇朱效传
  • 2篇张超
  • 2篇黄培清
  • 2篇许金镇
  • 2篇陈未娴
  • 1篇冯鸿光
  • 1篇倪钢
  • 1篇刘琼辉
  • 1篇许炜铭
  • 1篇傅强

传媒

  • 7篇广东工业大学...
  • 3篇中国青年研究
  • 3篇中国成人教育
  • 3篇科技管理研究
  • 3篇广东青年干部...
  • 3篇中国高校科技
  • 3篇社会工作与管...
  • 2篇青年探索
  • 2篇成人教育
  • 2篇东莞理工学院...
  • 2篇系统科学学报
  • 2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中国高等教育
  • 1篇教育评论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高教探索
  • 1篇文教资料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9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服务学习视阈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探析被引量:5
2010年
服务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兴起的一种结合课堂学习与社区服务的教学模式,其基本涵义、关键特征对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借鉴意义。立足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借鉴服务学习的原理,可进一步探究深化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路径。
张育广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
高等院校与地区工业设计振兴的互动关系
文章分析了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现状,阐述了办有工业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与地区工业设计振兴之间相互依存的、互动的关系,并提出了办有工业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在地区工业设计振兴中可发挥的积极作用。
张育广杨向东
文献传递
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新时期高校团工作
2004年
文章结合新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优势,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
邓俊张育广秦卫民
关键词:共青团校园文化知识经济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2017年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进行,构建了“一个核心、三个层面、四大保障”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探索了多元融合的、创新创业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建立了创新创业训练与孵化基地,更好地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服务。
于兆勤米银俊刘琼辉张育广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大学生
风险治理中社区组织韧性:意涵、局限与优化被引量:3
2023年
高度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凸显的风险时代给社区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社区的韧性建设成为回应风险治理的可行路径,但社区组织作为其中重要的能动因素,理论探讨中对其重视程度不足,实践运作中堵点痛点难以疏解,局限了其在社区治理过程中能动效用的发挥。借鉴并引入企业管理中组织韧性的概念,以丰富社区组织韧性内涵,分析社区组织在风险治理中韧性发挥的现实局限,在党建引领下还权赋能、增强社区自组织能力、营造社区文化以及发展反思学习力等四个方面提出优化社区组织韧性的策略建议,以期强化社区和社会的风险治理能力。
张育广姚欢芸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新工科如何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025年
围绕新工科如何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高教探索》编辑部组织了一组笔谈。李正在题为《新工科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路径思考》的文章中提出三条路径:一是深化教育供给侧改革,通过优化学科布局、革新课程体系、强化师资建设和搭建产学研平台,为产业提供适配性人力支撑;二是推动产业需求侧牵引,建立产业需求导向的科研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强化创新创业成果孵化功能,实现知识价值高效转化;三是强化教育-产业双链耦合,构建协同创新联盟和创新协作网络,与产业共创区域创新生态。马宏伟在题为《全面深化新工科改革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文章中指出,新工科建设应主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地方高校需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布局,动态调整学科结构。他还提出了持续优化顶层战略谋划、进一步完善落实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激发多主体深度参与等深化新工科改革的思考,以强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人才支撑,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戴青云在题为《重构适应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文章中指出,重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包括重构学科专业体系,打破学科壁垒,聚焦根技术与产业需求;优化中高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强化目标衔接与能力进阶;建设产教融合的实践课程和教材体系,破解“两张皮”难题;强化“双师型”教师培养,提升教师实践与创新能力。通过综合改革,为新工科教育提供人才支撑,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谢笑珍在题为《新工科何以赋能产业技术变革》的文章中,阐释了新工科建设与产业技术变革这两大异质的社会系统之间的共性诉求和内在逻辑一致性。新工科以“使命、问题、需求”为导向,与产业界及国家/区域发展之间形成解决问题的底层逻辑一致性,实现科�
李正马宏伟戴青云谢笑珍张育广吴世勇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科技成果转化
“产学创”:新工科人才培养工程实践系统的优化机制被引量:17
2022年
新工科创新人才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工程实践是培养新工科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探索科学有效的工程实践系统机制是当前迫切任务。通过系统观点对“产学创”作概念阐述,提出“点-线-平台”发展模式圆锥模型。研究认为,传统工程实践存在顶层制度缺乏系统整体性设计、实践条件缺乏系统动态性考量、训练平台缺乏系统开放性构建等系统性缺失问题。构建培育新工科创新人才的工程实践系统的优化机制须用系统思维,采用系统整体性定点策略、系统动态性拉线策略、系统开放性平台策略,重点解决建章立制、课程设计、实践平台等方面问题,突出结合中国特色的育人创新。
梁静鑫祁明德刁衍斌张育广
关键词:工程实践
市场化视角下我国大学精神缺失问题探析被引量:1
2011年
近年来,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完善、法制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大学发展在与市场的交融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探索和研究我国高校在市场化进程中大学精神缺失的表现及其原因,厘清大学精神传承的基本思路,以期能够在市场化的运作和大学精神的固守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最大限度的发挥大学对人、对社会发展的价值。
张育广王新伟
关键词:市场化大学精神传承
大学生创业警觉与创业机会识别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创业警觉对于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培育创业精神有重要意义,对培养大学生开拓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同样具有显著影响。文章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原因,探讨创业警觉与创业机会识别的相互作用,提出提升大学生创业警觉的对策和可行性建议,以帮助大学生敏锐把握创业机遇。
倪钢张育广
关键词:创业机会创新创业
社会工作视野下高校志愿服务模式转型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本文基于高校志愿服务的现状,提出导入社会工作理念及其主要方法,以提升高校志愿服务的水平,分析了社会工作对高校志愿服务在服务专业化、工作广泛性、资源最大化方面的导向作用,提出在机制构建、资源整合、文化融合等层面探索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的联动,助推高校志愿服务模式的转型发展。
王亚煦张育广
关键词:社会工作高校志愿服务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