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岛状
  • 2篇岛状皮瓣
  • 2篇动脉
  • 2篇营养血管
  • 2篇神经营养
  • 2篇神经营养血管
  • 2篇逆行
  • 2篇逆行岛状
  • 2篇逆行岛状皮瓣
  • 2篇皮瓣
  • 2篇腓肠
  • 2篇腓肠神经
  • 2篇腓肠神经营养
  • 2篇腓肠神经营养...
  • 2篇腓动脉
  • 2篇肠神经
  • 1篇岛状皮瓣修复
  • 1篇动脉穿支
  • 1篇置换术
  • 1篇韧带

机构

  • 6篇衡水市第二人...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张玉宝
  • 4篇高凤梅
  • 3篇赵红林
  • 2篇魏国勇
  • 2篇邵新中
  • 2篇刘艳辉
  • 2篇王金戈
  • 1篇赵洪林
  • 1篇王铁铸
  • 1篇张玉杰
  • 1篇张凤杰
  • 1篇赵红军
  • 1篇王国敬
  • 1篇王震生
  • 1篇杨伟胤
  • 1篇刘昕
  • 1篇高风梅

传媒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11
  • 1篇2007
  • 2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17β-雌二醇联合杜仲醇对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机制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17β-E2)联合杜仲醇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并阐明其成骨诱导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全骨髓法分离提取SD大鼠BMSCs,连续传代3次,采用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传代培养BMSCs的细胞学形态。将第3代BMSCs SD大鼠细胞分成对照组、17β-E2组、杜仲醇组及联合诱导组,培养24 h后各组相应进行成骨诱导。采用CCK-8检测各组成骨诱导第1、2、3 d的BMSCs增殖活性;采用RT-PCR检测各组成骨诱导第7 d的碱性磷酸酶(ALP)、I型胶原蛋白(COL-1)、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钙素(OCN)mRNA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成骨诱导第7 d小窝蛋白(Cav1)/Hippo信号通路中Cav1、Hippo/转录共激活因子PDZ结合基序(TAZ)蛋白表达;于成骨诱导第7 d,采用二喹啉甲酸(BCA)检测各组ALP相对活性;采用茜素红染色检测各组成骨诱导第21 d的钙结节数量。结果对照组、17β-E2组、杜仲醇组和联合诱导组成骨诱导第1 d的细胞增殖活性分别为0.32±0.03、0.28±0.02、0.29±0.03和0.35±0.04,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诱导第2 d,17β-E2组、杜仲醇组及联合诱导组的细胞增殖活性(分别为0.57±0.03、0.55±0.04和0.58±0.05)均高于对照组(0.46±0.05)(P<0.05);成骨诱导第3 d,联合诱导组的细胞增殖活性(0.72±0.03)显著高于17β-E2组、杜仲醇组(分别为0.61±0.05、0.58±0.04)(P<0.05)。与对照组相比,17β-E2组、杜仲醇组及联合诱导组的ALP mRNA、COL-1mRNA、Runx-2 mRNA、OCN mRNA、ALP活性、钙结节数量、TAZ蛋白表达均更高,而Cav1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与联合诱导组相比,17β-E2组、杜仲醇组的ALP mRNA、COL-1 mRNA、Runx-2 mRNA、OCN mRNA、ALP活性、钙结节数量、TAZ蛋白表达均更低,而Cav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结论17β-E2联合杜仲醇可显著提高SD大鼠BMSCs的ALP活性和钙盐沉积,上调ALP、COL-1、Runx-2、OCN等成骨分化相关指标的表达,从而更能�
杨燕兵苏红青张玉宝庄忠宝刘衡
关键词:17Β-雌二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腓动脉皮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腓动脉皮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应用解剖学基础上,设计腓动脉皮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结果临床应用15例,皮瓣最大面积25cm×15cm,1例皮缘部分坏死,余全部成活。结论腓动脉皮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血液循环丰富,成活率高,不牺牲主要血管神经,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苏洪青高风梅张玉宝邵新中
关键词:腓动脉腓肠神经外科皮瓣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后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后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对2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分别行X线摄片和螺旋CT检查,并与功能评分做相关性分析,评估治疗后骨折情况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结果 X线片与螺旋CT三维重建在测量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塌陷程度上有显著性差异,其结果与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后骨折位置情况与膝关节功能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精确测量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后塌陷程度,骨折位置情况与膝关节功能无明显相关性。
刘艳辉高凤梅张玉宝苏红青吴占坡赵红林王金戈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螺旋CTX线
关节镜下四股腓骨长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赵红林刘昕赵红军王震生张玉杰王金戈高凤梅魏国勇于桂勇张凤杰王铁铸张玉宝王国敬
由于竞技性体育运动伤和交通事故伤增加,ACL的损伤占有相当高的比重,如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将继发骨性关节炎,严重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关节镜下重建ACL已在各大医院广泛应用。目前有两种比较常用的移植物重建ACL,即骨—髌腱...
关键词:
关键词:关节镜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鳞癌误诊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感染一例
2011年
1病例介绍 患者见,80岁。渊右侧人工股骨头筒换术后3午右髋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1年,加重6个月入院。患者3年前刚摔伤敛右股骨颈骨折于我院行人工股骨头胃换术治疗,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赵红林刘艳辉高凤梅张玉宝苏洪青杨伟胤
关键词: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感染鳞癌误诊
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06年
苏洪青高凤梅邵新中魏国勇吴占坡赵洪林张玉宝
关键词:腓动脉腓肠神经胫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穿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