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焕君

作品数:17 被引量:156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山东省908专项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优势种
  • 5篇群落
  • 4篇营养盐
  • 3篇大型底栖动物
  • 3篇底栖动物
  • 3篇丰度
  • 2篇大型底栖动物...
  • 2篇底栖动物群落
  • 2篇动物群
  • 2篇动物群落
  • 2篇多样性
  • 2篇养殖
  • 2篇养殖海域
  • 2篇鱼类
  • 2篇鱼类群落
  • 2篇渔业
  • 2篇质谱
  • 2篇质谱法
  • 2篇色谱
  • 2篇生物量

机构

  • 17篇山东省海洋水...
  • 2篇烟台大学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辽宁省城市污...

作者

  • 17篇张焕君
  • 12篇吕振波
  • 11篇李凡
  • 9篇徐炳庆
  • 3篇汤宪春
  • 3篇宋秀凯
  • 3篇马建新
  • 3篇房燕
  • 2篇田秀慧
  • 2篇刘慧慧
  • 2篇刘元进
  • 2篇杨建敏
  • 2篇魏振华
  • 2篇宫向红
  • 2篇张秀珍
  • 2篇徐英江
  • 1篇徐宗法
  • 1篇孙伟
  • 1篇孙玉增
  • 1篇王田田

传媒

  • 2篇海洋湖沼通报...
  • 2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海洋渔业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齐鲁渔业
  • 1篇水产学报
  • 1篇环境化学
  • 1篇渔业信息与战...
  • 1篇2011海洋...
  • 1篇辽宁省气象局...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年份

  • 4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烟台四十里湾养殖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及水质MPI评价
2009年春、秋季在四十里湾养殖海域进行了两个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根据获得底栖动物的栖息丰度和生物量,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和大型底栖动物污染指数(MPI)对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和养殖海域的水质分别进行分析评价,...
汤宪春马建新张焕君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丰度优势种MPI
文献传递
黄海太平洋褶柔鱼种群动态的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根据近年来我国主要海洋渔业公司和群众渔业单位,在黄海拖网生产专捕和兼捕太平洋褶柔鱼的统计资料,结合多年来渔业生产经验,对鱿鱼的洄游分布状况作了具体分析。同时根据2004-2006年5次对山东近海渔业资料调查中的渔获统计及生物学测定,研究近年来黄海鱿鱼资源变动规律,并利用扫海面积法估算整个黄海海域的资源量。结果表明目前黄海鱿鱼资源利用较充分,并提出资源开发保护建议。
吕振波张焕君
关键词:太平洋褶柔鱼种群洄游生物量渔业生物学
莱州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双酚A的分布特征被引量:7
2012年
双酚A(BPA)学名2,2'-二(4-羟基苯基)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聚碳酸酯和环氧树脂的制造,也被用作多种塑料(如PVC塑料)的稳定剂和抗氧化剂.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及其污泥、地表河流和垃圾渗滤液中常有检出.由于其具有雌激素活性,可以干扰人和动物体内正常的激素分泌,所以它在环境中的分布特征也备受关注.
刘慧慧徐英江邓旭修宫向红宋秀凯张焕君田秀慧黄会张秀珍
关键词:双酚A沉积物气相色谱质谱法
莱州湾游泳动物群落种类组成及多样性被引量:39
2013年
为了解莱州湾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现状及变化,作者于2010–2011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0月)和冬季(12月)在该海域进行了8航次底拖网调查,对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与多样性进行了研究。调查共捕获游泳动物85种,包括鱼类55种、甲壳类25种、头足类5种;鲈形目最多(28种),十足目(24种)次之。游泳动物种数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是鱼类种数变化引起的,甲壳类和头足类种数季节变化较小。优势种分析表明,目前莱州湾中上层鱼类以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和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is)为主,底层鱼类以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和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为主,甲壳类以口虾蛄(Orgtosaquilla oratoria)、日本虫寻(Charybdis japonica)和日本褐虾(Crangon hakodatei)为主,头足类以枪乌贼(Loliolus sp.)为主。枪乌贼、矛尾虾虎鱼、斑鰶在2年调查中均为优势种,鳀(Engraulis japonicus)已不再是莱州湾的优势种类。Shannon-Wiener指数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其季节间差异显著(F=6.003,P<0.001),而年间差异不显著(t=0.446,P=0.657>0.05);调查海域西南部的站位Shannon-Wiener指数较低,而东北部则较高。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莱州湾游泳动物种数特别是鱼类种数呈下降趋势,目前,软骨鱼类及硬骨鱼类中的河口种、溯河洄游种、大型经济种、鲆蝶类和东方鲀类等种数已显著减少;群落优势种沿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黄鲫(Setipinna taty)、鳀、赤鼻棱鳀、枪乌贼不断向更小型化的方向演替。增殖放流种类在调查中均有渔获,仅鮻(Liza haematocheilus)于2010年冬季成为该季节优势种,表明增殖放流活动并未较大程度改变莱州湾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目前夏季是游泳动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的季节,也略高于1982–2006年调查结果,可能与伏季休渔政�
李凡张焕君吕振波徐炳庆郑亮
关键词:优势种多样性
桑沟湾营养盐季节变化特征及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根据2006-2007年桑沟湾4个航次海水中营养盐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海水中无机氮(DIN)、磷酸盐(PO43--P)和硅酸盐(SiO32--Si)的平面分布特征、季节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典型相关性。结果表明,N...
房燕吕振波张焕君李凡徐炳庆
关键词:营养盐水质因子
文献传递
烟台四十里湾养殖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及水质MPI评价
2009年春、秋季在四十里湾养殖海域进行了两个航次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根据获得底栖动物的栖息丰度和生物量,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和大型底栖动物污染指数(MPI)对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和养殖海域的水质分别进行分析评价,...
汤宪春马建新张焕君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丰度优势种MPI
2010年夏季黄河口及邻近海域鱼类群落多样性被引量:34
2013年
为了解夏季黄河口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现状,根据2010年6月、7月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海域鱼类群落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空间分布、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相似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次调查共捕获鱼类32种,全部为硬骨鱼类,隶属于7目、21科、32属。6月优势种为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和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7月为矛尾虾虎鱼、斑鱼祭Konosirus punctatus、短吻红舌鳎和斑尾刺虾虎鱼。7月调查鱼类生物量和丰度均较6月大幅增加,分别由3.6kg/h和459ind./h增加到44.1kg/h和6107ind./h,生物量在每个站位均有所增加,且在整个调查海域分布较为均匀。两次调查鱼类群落的生物量优势度曲线、丰度优势度曲线均接近。7月鱼类群落的丰富度指数(D)、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均较6月有所下降。聚类分析和NMDS排序结果表明,6月调查站位和7月调查站位各自聚为一组。两次调查鱼类群落相似性较高,Jaccard种类相似性系数为56.3%,根据生物量计算的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为43.1%。与历史数据相比,黄河口鱼类种类数呈下降趋势,优势种类也发生了明显改变,生物量在各月间的分布也有所不同,本次调查7月黄河口海域鱼类资源密度明显高于6月,而20世纪80年代调查数据则恰相反,6月鱼类资源密度高于7月。
吕振波李凡曲业兵张焕君徐炳庆王田田
关键词:优势种群落结构
2011年黄河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口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被引量:6
2012年
根据2011年6月中旬(前调查)、7月上旬(中调查)和7月中旬(后调查)黄河口海域3航次大型底栖生物调查资料,对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次调查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100种,其中多毛类和软体动物种类数占79.0%,棘皮动物仅占3.0%。调查期间黄河口海域多毛类和软体动物在生物量和栖息密度上均占有优势地位,3次调查优势种均为中小型的软体动物和小型多毛类动物。3次调查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的分布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均出现较大变化。前调查和中调查,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富度指数(D)、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接近;而后调查与前调查、中调查相比,丰富度指数更低,而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更高。群落中多毛类比例较高而棘皮动物比例较低,表明黄河口海域底栖生物群落处于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状态。多样性分级结果表明,3次调查多样性指数均为差级,后调查丰富度指数为差级,前调查、中调查丰富度指数虽为中等,但非常接近差级。与历史资料相比,棘皮动物生物量已经大幅下降。
刘元进吕振波李凡张焕君徐宗法徐炳庆
关键词:优势种生物量栖息密度
山东近海水质营养状况分析与评价被引量:2
2010年
根据2006年春秋季对山东近海调查结果,分莱州湾及渤海湾南部海域、山东半岛北部海域、山东半岛南部海域和海州湾海域分析评价了山东近海水质的营养状况。结果表明,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莱州湾及渤海湾南部海域均明显高于其他海域,COD含量各海域差异较小。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COD整体基本呈现由近岸向远岸逐渐降低的分布态势。少数站位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标严重,COD整体质量较好。从营养结构看,N/P比值大于Redfield值16,P相对缺乏。根据营养化评价模式和有机污染指数计算结果,春秋季表层水质均处于中营养水平,底层处于轻度富营养化;两季节的表层有机污染程度均属于有机污染Ⅰ级,底层属于Ⅱ级,表层水质质量较好,底层已受到污染。
吕振波孙玉增张焕君刘义豪魏振华杨建敏高成美
关键词:营养水平有机污染
2006年春、秋季黄海山东海域鱼类资源结构与数量分布被引量:23
2011年
为了解山东近海渔业资源结构及数量分布现状,2006年春季(5月)和秋季(10月)利用疏目变水层双拖网对黄海山东海域进行了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春季近岸浅水区资源量指数明显高于远岸深水区,以海州湾资源量指数最高;秋季,近岸浅水区资源量指数仍稍高于深水区,资源量指数以调查海域南部中间区域最低而海州湾最高。春、秋季调查各捕获鱼类50种。基于生物量的分析表明,按经济价值结构划分,春、秋季均以经济价值较低种类为主;按栖息水层划分,春季以底层鱼类为主,秋季以中上层鱼类为主;按适温类型结构划分,春季以冷温性种类为主,秋季以暖温性种类为主。春季生物量最高的3个种类为玉筋鱼(Ammodytes personatus)、鳀(Engraulis japonicus)和方氏锦鳚(Enedrias fangi),秋季为鳀、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和玉筋鱼。春、秋季标准生物量谱的斜率均小于-1,表明种群生物量随着个体质量的增加而减少。鱼类资源组成以小型种类为主,春季鱼类平均体质量为2.36 g,秋季为3.34 g。春季平均个体质量小于10 g的种类合计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95.74%,秋季则为82.09%。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本次调查期间鱼类的经济结构更加低质化;资源衰退的趋势虽有所遏制,但渔业资源尤其是传统经济种类资源并未根本恢复;优势种类更替明显,玉筋鱼的优势地位明显上升。根据研究结果认为,应将伏季休渔期提前。
吕振波徐炳庆李凡宋明毅张焕君刘元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