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泓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新疆棉花生产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研究新疆棉花生产时空格局变化,分析棉花生产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定新疆棉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91~2020年新疆棉花生产的面板数据,以新疆区域及主要产棉市(县)为研究基本单元,采用时间序列与空间相结合,综合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棉花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产变化,研究新疆棉花生产的时空和区域特征以及各因素对新疆棉花生产的影响。【结果】(1)1990年以来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年际变化相似,呈现2个阶段:波动中递增时期(1993~2010年),跳跃式增长时期(2010~2020年),期间北疆和南疆棉区持续增加而东疆棉区有所下降趋势,空间上呈现“东减南增北平稳”趋势。(2)近30年新疆棉花单产显著增加,由0.81×10^(3)kg/hm^(2)增加到2020年1.85×10^(3)kg/hm^(2),较同期增加近1.28倍,平均每年增产34.66 kg/hm^(2),增长速度较快。(3)全疆棉花总产量变化总体上以面积贡献为主,其次单位面积,互作主导为最低,新疆棉花的生产优势产域为南疆。【结论】30年来新疆棉花种植面积持续增加,生产集中程度不断增大,优势产区趋于稳定,单产逐步提升;棉花生产重心呈现出由喀什地区向阿克苏地区转移。
- 张泓吐尔逊江·买买提张少民张军高周小云
- 关键词:棉花影响因素
- 贯彻实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建立健全单位内控制度
- 2004年
- 一、实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是贯彻实施新《会计法》的强化和补充1、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是新《会计法》的灵魂和核心,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基础。新《会计法》第一章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单位负责人作为本单位会计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应当如何履行《会计法》所赋予的职责?关键是要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 潘荣华杨冬梅张泓
-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内控制度新《会计法》会计资料单位会计工作
- 近30年全国棉花生产区域时空变化及区域优势分析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分析全国棉花生产布局变化,研究棉花生产时空变化特征与区域优势,为合理的配置棉花生产资源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全国近30年来棉花总产量、播种面积、单产等数据,以全国主要种植棉花省(市、区)为研究单元,综合运用统计工具分析全国棉花生产时空变化和区域优势,研究棉花生产变化的总体特征、地域格局演变特征。【结果】1990年以来全国棉花总产量年际变化呈现两个阶段:波动上升时期(1991~2007年),除新疆显著上升外,大部分省(市、区)缓慢下降;波动下降时期(2008~2020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下降较快,西北内陆棉区尤其新疆显著增加。近30年全国棉花总产量显著增加,由5.09×10^(9) kg增加至5.91×10^(9) kg,增加了16.11%,空间上呈现“东南-西北”格局;单产与总产量变化相似,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增加;播种面积则不同,生产重心呈现出“由东向西”转移,逐渐向西北集中的态势。全国棉花总产量变化总体上以播种面积贡献为主导,其次互作主导,单产为最低,我国棉花的生产优势区域为新疆。【结论】30年来全国棉花播种面积先减后增,生产集中程度不断增大,优势产区趋于稳定,单产逐步提升;棉花生产布局呈现全国棉花生产重心呈现出由南向北,再由北向西北内陆棉区(尤其是新疆)变迁的特点。
- 张泓吐尔逊江·买买提张少民张军高周小云
- 关键词:棉花比较优势
- 中国棉花生产区域格局变动及影响分析被引量:6
- 2022年
- 基于《中国统计年鉴》1991—2020年中国棉花播种面积、单位产量、总产量面板数据,采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中国棉花生产时空分布和格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1—2020年中国棉花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而棉花单位产量呈现出波动上升态势,棉花总产量呈现出上下波动态势,中国棉花生产重心加速向以新疆为主的西北内陆棉区移动,已形成新疆为主的地域分工格局。通过上述分析,为进一步把握中国棉花生产的发展规律,更好地利用区域优势发展棉花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 张泓郭刚
- 关键词:棉花
- 新疆绿洲棉花生产布局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 2023年
- 新疆绿洲棉花种植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产棉基地,研究新疆绿洲棉花生产布局变化特征对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布局、农民增收、促进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定新疆绿洲棉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90—2020年的新疆棉花生产数据,以新疆四大绿洲棉区(即塔里木盆地绿洲棉区、西北沿边绿洲棉区、将吐鲁番—哈密盆地绿洲棉区以及和田绿洲棉区)及主要产棉市县为研究基本单元,运用时间序列分析与空间分析相结合,对绿洲棉区的棉花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位产量趋势数据进行剖析,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新疆绿洲棉花种植业地理集聚的影响程度,揭示新疆四大绿洲棉区棉花种植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91年以来,新疆绿洲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且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波动性,四大棉区变化特点各异,其中以塔里木盆地绿洲棉区和西北沿边绿洲棉区面积增长明显,且塔里木盆地绿洲棉区在新疆棉花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生产驱动因素分析表明,自然条件、生产科技和政策引导是非常重要的驱动因素。由此可见,30年来新疆绿洲棉花种植面积先减后增,生产集中程度不断增大,优势产区趋于稳定,单位产量逐步提升;生产布局呈现新疆棉花生产重心呈现出由西向东北方向变迁的特点,同时自然条件、生产科技水平和政策因素也促进了棉花生产向塔里木盆地绿洲棉区转移。
- 张泓
- 关键词:棉花新疆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