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标

作品数:18 被引量:304H指数:11
供职机构:台州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植物
  • 10篇夏蜡梅
  • 10篇蜡梅
  • 8篇濒危
  • 8篇濒危植物
  • 4篇环境因子
  • 3篇遗传分化
  • 3篇净光合
  • 3篇净光合速率
  • 3篇光合速率
  • 2篇生理生态
  • 2篇生态学
  • 2篇七子花
  • 2篇种子
  • 2篇光合生理
  • 2篇光合生理生态
  • 2篇光合作用
  • 2篇分化
  • 2篇分化研究
  • 2篇RAPD

机构

  • 17篇台州学院
  • 7篇西南大学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作者

  • 18篇张文标
  • 15篇金则新
  • 5篇李钧敏
  • 5篇柯世省
  • 3篇马金娥
  • 2篇林恒琴
  • 1篇谈探
  • 1篇边才苗
  • 1篇陈彤
  • 1篇蔡海滨
  • 1篇蔡琰琳
  • 1篇潘冠琼
  • 1篇黑刚刚
  • 1篇蔡晓华

传媒

  • 3篇植物研究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广西植物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 1篇浙江林学院学...
  • 1篇浙江林业科技
  • 1篇台州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夏蜡梅果实和种子形态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被引量:19
2007年
对天台大雷山4个不同生境(常绿阔叶林、灌丛、竹林和杉木林)夏蜡梅群体的果实、种子形态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测量的果实和种子12项形态学指标表明,果实和种子的性状以灌丛生境最优、其次是竹林生境、最差的是常绿阔叶林生境.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变异,其中群体间的变异系数的平均值从61.71(每果种子数)到7.51(种子厚).夏蜡梅种子形态较果实形态稳定.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夏蜡梅果实和种子形态在不同生境间差异显著,其中80%以上的变异来源于生境内.PCA分析结果将4个群体大致分为3组,杉木林生境和常绿阔叶林生境果实和种子形态最接近,为一组,竹林生境和灌丛生境各为一组.夏蜡梅果实和种子形态与光照条件的相关性最大,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较小.
张文标金则新
关键词:夏蜡梅果实种子环境因子
不同生境夏蜡梅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被引量:14
2007年
利用RAPD技术对天台大雷山4个不同生境:灌丛、常绿阔叶林、杉木林和竹林中的夏蜡梅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12个随机引物在80个个体中共检测到182个可重复的位点,其中多态位点为49个,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26.92%。4个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在6.04%-11.54%之间,平均为8.93%,其中竹林群体最高,常绿阔叶林群体最低,大小顺序为竹林群体>灌丛群体>杉木林群体>常绿阔叶林群体,Shannon指数和Nei指数估算结果为灌丛群体最高,其次是竹林群体,第三是杉木林群体,最低的是常绿阔叶林群体。AMOVA分子差异分析表明夏蜡梅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高,71.91%的变异存在于群体间,28.09%的变异存在于群体内,群体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627 4。夏蜡梅群体间的基因流很低,Nm=0.297 0。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杉木林群体和灌丛群体最先聚在一起,再与常绿阔叶林群体相聚,最后与竹林群体聚在一起。可见,夏蜡梅在各生境间有着不同的遗传多样性,且在各生境间发生了明显的遗传分化。
张文标金则新李钧敏
关键词:夏蜡梅RAPD生境
蓝果树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应用LCA-4型光合测定系统对蓝果树成熟叶片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果树的光合速率日进程呈"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8:00和14:00左右,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暗呼吸日进程变化为明显的"单峰"曲线,在10:00时达到最大值;胞间CO2浓度呈"W"形变化趋势,早晚高,中午有一回升;气孔阻力早上随光强增加,气孔张开,气孔阻力下降,中午的高光强、高温、低湿环境导致部分气孔关闭,气孔阻力增大,以后随着光强的降低,气孔阻力下降,到14:00降到最低,此后随光强降低气孔阻力又开始增大。应用逐步多元回归方法对光合速率(Pn)和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CO2浓度(Ca)、大气相对湿度(RH)、大气温度(Ta)、叶面温度(T1)作逐步多元回归,结果表明,影响蓝果树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是PAR、RH和Ca,蓝果树Pn与Ta呈极显著的相关性,与PAR和Ca具有显著相关。
马金娥金则新张文标蔡晓华
关键词:蓝果树光合作用环境因子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夏蜡梅、七子花保护生物学研究
张文标李钧敏柯世省边才苗金则新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夏蜡梅、七子花保护生物学研究》对中国特有的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夏蜡梅、七子花的遗传多样性、生殖生态学、空间遗传结构以及生理生态学等重要的前沿问题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研究,从群落、种群、个体、分子水平分...
关键词:
关键词:夏蜡梅七子花生殖生态学保护生物学
夏蜡梅光合作用对生长环境光强的响应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不同光环境下夏蜡梅的光合作用响应,以确定其适宜的生境。[方法]在3种人工设置的光环境下,即高光强(HL)、中等高光强(ML)和低光强(LL)下,研究夏蜡梅的光合作用响应和光合日变化。[结果]夏蜡梅的光合能力与一些耐阴植物相当,其最大净光合速率在ML下最大,显著高于HL、LL下的;HL下夏蜡梅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暗呼吸速率最高,表观量子效率和日均净光合速率最低。[结论]ML环境对夏蜡梅植株的生长较为有利,这对夏蜡梅的管理与引种具有指导作用。
黑刚刚柯世省张文标
关键词:夏蜡梅生长环境光强
青钱柳光合日进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用LCA4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青钱柳的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暗呼吸速率(Rd)、气孔阻力(rs)等的日进程,并结合其环境因子分析影响青钱柳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青钱柳光合速率日进程是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经分析“午休”的原因主要是非气孔因素,影响青钱柳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和大气CO2浓度。
马金娥金则新张文标蔡海滨
关键词:青钱柳环境因子
天台山东南石栎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被引量:71
2004年
分别对林窗、林缘和林下 3种生境的东南石栎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林窗、林缘生境的东南石栎在 6月、8月和 11月晴天 ,净光合速率日进程为双峰型 ,2月晴天为单峰型 ;林下一年不同月份的净光合速率日进程均为单峰型。 8月 ,东南石栎叶片已发育成熟 ,叶绿素含量高 ,硝酸还原酶活力大 ,水热条件优越 ,光照强 ,此时光合能力达到一年中的高峰。在 8月 ,东南石栎的光补偿点最低 ,光饱和点最高 ;东南石栎的光补偿点较低、光饱和点较高 ,其对光适应的生态幅较宽。东南石栎日均净光合速率比伴生种类高 。
柯世省金则新林恒琴张文标
关键词: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力
濒危植物夏蜡梅种子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检测夏蜡梅种子千粒重和含水量,并对种仁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粗脂肪、粗蛋白、淀粉、可溶性糖、粗纤维、灰分、氨基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3.57%、14.28%、7.72%、8.61%、7.08%、2.33%、0.59%,蛋白质组分以水溶性和碱溶性蛋白质为主,盐溶性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大量元素以N最高、K最低,微量元素含量依次为Zn>Fe>Na>Mn>Cu>Ni。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大小级种子的粗蛋白、可溶性糖和醇溶蛋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11种矿质元素大部分以大种子的含量最高,除Ca、Na、Fe和Ni之外,其他元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
蔡琰琳金则新张文标
关键词:夏蜡梅种子化学成分
木荷光合特性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8
2006年
运用LCA4型便携式全自动光合测定系统,在自然条件下,于9月上旬的晴天里对空旷地生境中木荷叶片光合作用日进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木荷冠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进程曲线为双峰型,在午间出现明显的“午休”现象。用逐步多元回归方法得到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最优化方程为Y=-5.0105+0.0052X1+0.3869X3-0.3576X4(复相关系数R=0.9558,F值=24.6384,显著水平p=0.0004,剩余标准差S=0.7893)。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空气相对湿度和气温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有着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关系,是影响光合速率主要的环境因子,影响大小的顺序为光合有效辐射>空气相对湿度>气温。
张文标金则新柯世省陈彤
关键词:木荷净光合速率环境因子通径分析
濒危植物夏蜡梅及其伴生植物的光合日进程被引量:20
2007年
用LCA4型便携式全自动光合测定仪,在自然条件下,于7月下旬的晴朗天气测定了群落冠层和林下两种不同光环境下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的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呼吸速率(Rd)、气孔阻力(rs)的日进程,并与其伴生植物悬铃叶苎麻(Boehmeria platan-ifolia)、盐肤木(Rhus chinensis)、水马桑(Weigela japonicavar.sinica)的光合日进程相比较。结果表明:夏蜡梅冠层的光合速率日进程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经分析其"午休"的原因主要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的;林下夏蜡梅则表现为"单峰"曲线,净光合速率较低,最大净光合速率不及冠层的1/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其最重要的影响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p=0.001);与其它伴生植物相比,夏蜡梅的日均光合速率、最大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都明显偏低,在群落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马金娥金则新张文标
关键词:濒危植物夏蜡梅伴生植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