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娟

作品数:1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子顺磁共振
  • 1篇英文
  • 1篇中风
  • 1篇鼠脑
  • 1篇顺磁共振
  • 1篇脑中风
  • 1篇脑组织
  • 1篇活性
  • 1篇活性氧
  • 1篇活性氧物质
  • 1篇补阳还五
  • 1篇补阳还五汤
  • 1篇大鼠脑
  • 1篇大鼠脑组织

机构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篇张娟
  • 1篇古力努尔
  • 1篇蔡少青
  • 1篇卢景雾
  • 1篇李廷凤

传媒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0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大鼠脑组织中ROS生成的抑制作用(英文)被引量:12
2003年
诱发脑中风的分子机理至今尚未清楚,临床研究表明经典验方补阳还五汤治疗脑中风作用显著,但其作用的分子机理也不清楚。运用低温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和自旋捕捉EPR技术实验研究了中风大鼠脑组织中ROS的生成情况;并首次直接测定了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大鼠皮层及小脑的活性氧物质(ROS),包括一氧化氮生成的影响。同时还检测了补阳还五汤对体外化学模拟体系产生的超氧阴离子(O2-)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风大鼠皮层及小脑中的ROS生成明显增多(P<0.05),脑组织中的NO水平也明显升高(P<0.001);补阳还五汤可明显(P<0.05)抑制中风大鼠皮层及小脑中ROS的生成,显著降低NO水平(P<0.05,与中风不给药组比较);补阳还五汤对于体外化学模拟反应生成的02-和OH也有很强的清除能力。由此可认为ROS的生成是导致脑中风的重要分子机理之一,而抑制ROS的生成则可能是补阳还五汤抗脑中风作用的途径之一,同时也说明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EPR技术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工具。
李廷凤张娟古力努尔蔡少青卢景雾
关键词:活性氧物质脑中风电子顺磁共振补阳还五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