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争胜
- 作品数:91 被引量:508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珠三角为例被引量:31
- 2007年
- 从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可持续利用四个层次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珠三角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得出结论:珠三角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总体水平不高,区域空间差异较大,珠三角核心区域集约度较高,外围集约度较低,并就提高珠三角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 任艳敏张加恭张争胜
- 关键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层次分析法珠三角
- 《更路簿》的源流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 《更路簿》是我国海南渔民在耕海作业和航海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航海秘籍。国内现已发现20种不同版本的《更路簿》,各版本《更路簿》收录了大量的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土地名。这些《更路簿》和土地名保存了许多海南渔民耕耘和管理西沙...
- 张争胜刘南威张苏吕
- 关键词:历史文化价值
- 珠海市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分析了珠海市的生态旅游资源、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开发生态旅游的优势条件,认为目前珠海市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发展存在一定问题,生态旅游开发应注重科学定位,以生态旅游作为珠海市的旅游品牌,旅游产品设计要突出海洋海岛和生态城市特色;加强保护意识,优化旅游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努力发展生态产业。
- 廖伟群张加恭张争胜
- 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资源旅游产品
-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南海诸岛地名文化被引量:14
- 2016年
- 地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正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是中国政治敏感地带,多国为主权归属问题摩擦不断,研究其地名文化历史演变问题可为维护中国领土主权提供有力证据。基于南海诸岛地名命名、变更和演变等资料,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分析《更路簿》和不同时期公布的南海诸岛命名资料,并利用GIS将地名的演变情况进行地理可视化表达,同时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开发者——渔民和老船长等进行深入访谈。研究发现:南海诸岛的土地名主要依据岛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而命名,地名的更替、消亡与社会文化环境紧密相关;1935年公布的地名以音译英文地名为主,1947年更名以去外国化、美化、纪念地名为主,1983年对1947年所公布的标准地名更改很少,在这118个地名中,增加了前几次未公布地名39个,这些地名几乎都沿用渔民命名的土地名。
- 赵静张争胜陈冠琦南文龙
-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地名文化
- 《地理学的探索与耕耘——刘南威教授从教五十五周年纪念文集》正式出版
- 2009年
- 最近,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组织教师编辑出版了《地理学的探索与耕耘——刘南威教授从教五十五周年纪念文集》,以庆贺著名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刘南威教授从教五十五周年。
- 张争胜
- 关键词:地理学家编辑出版耕耘地理科学
- 小城镇开发及其环境效应分析——以清远市连江口镇为例
- 1997年
- 本文在实地调查考究的基础上,以连江口镇为例就小城镇开发对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系统的影响作初步分析,并提出小型城镇的规划开发必须立足于本镇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实力,合理立项、科学选址,按城镇内在联系布局功能区,认真考虑环境影响,重视城市风貌建设,促进城镇持续发展。
- 张争胜叶自正
- 关键词: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 《西、南、中沙群岛渔业生产和水产资源调查报告》的历史价值被引量:8
- 2015年
- 《西、南、中沙群岛渔业生产和水产资源调查报告》是我国解放后首次有规模地对西、南、中沙群岛实地考察整理的成果,附有我国第一幅土地名位置标注准确的现代地图形式表示的南沙群岛航海图。它首次披露我国海南渔民拥有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航海秘籍——《更路簿》手抄本,首次公布我国海南民间有大量以口头形式保存下来的西沙、南沙群岛土地名,首次全面扼要记载历代海南渔民在西沙、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从事渔业生产、居住、生活的情况。该调查报告是我国海南渔民长期开发、经营并有效管理西沙、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历史见证。
- 张争胜刘南威
- 关键词:历史价值
- 产业集群中的知识溢出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 2011年
- 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溢出在产业集群中扩散的方式和途径,然后进一步运用生产函数解释产业集群和知识溢出两种现象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针对广东省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情况,文章提出了建立学习网络、加强对溢出知识的保护、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等建议,以发挥知识溢出效应、促进经济发展.
- 沈璐璐张争胜罗丰郝鹏翔
- 关键词:知识溢出产业集群
- 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的份额转移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本文采用份额转移分析方法,以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发展变化规律的研究为切入点,对珠江三角洲各市2004-2008年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九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各异:东莞和深圳属于快速增长型;佛山和中山属于区位因素推动型;惠州、肇庆、珠海、江门属于发展滞后型;广州属于产业因素推动型.本文针对不同类型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 罗丰张争胜沈璐璐郝鹏翔
- 关键词:产业结构竞争力
- 曾昭璇先生对南海地理研究的重要贡献被引量:6
- 2016年
- 曾昭璇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地貌学家和教育家。他在学术生涯的不同阶段对地貌学、自然地理学、历史地理学、人类地理学等学科领域均有积极的探索,他对南海地理问题的研究贯穿他的一生,为中国南海地理研究作出重要贡献。他深入研究南海海岸地貌、珊瑚礁地貌,主张采用"地形类型分析法"划分海岸类型,将中国海岸类型划分为山地港湾岸、台地岸与平原岸;他与梁景芬等合著《中国珊瑚礁地貌研究》,系统论述中国珊瑚礁探测史和石珊瑚的种属、生态、地貌特征与发育,并将中国珊瑚礁划分为四大区、六种地貌类型;他完善了珊瑚礁地貌土地名分类,根据《更路簿》划分南海珊瑚岛礁分布区、绘制珊瑚岛礁探测图;他利用历史文献资料考证"石塘"等南海诸岛古地名;他从地质学与地貌学角度论证南海诸岛与中国大陆的陆缘关系,还利用历史地理与地方志等资料佐证了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 赵亮张争胜南文龙
- 关键词:珊瑚礁